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六观"教育的3+1基本模式,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和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保证我国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生命线,是高校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和基础。积极教育引导民族院校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和宗教观,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教育政策、促进各民族大团结,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其进行过程中,既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性问题,也有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因身份认同和信息扩散而引发的特殊问题。解决途径除了教学要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等之外,还应注意民族观教育的层次性,并将西方公民教育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4.
黄红 《民族论坛》2013,(9X):83-87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其进行过程中,既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性问题,也有全球化与网络时代因身份认同和信息扩散而引发的特殊问题。解决途径除了教学要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等之外,还应注意民族观教育的层次性,并将西方公民教育理念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民族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国外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必然会对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面对这些影响,中国民族理论学界应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既不能恐慌也不能漠然视之,要认真地进行预测性研究,积极应对。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实际相结合,用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精神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要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宗教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6.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今天我主要讲一个问题,即: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宗教观,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活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一、关于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深厚而美好的感情。它集中表现为对祖国山川土地和文化的深情眷恋,对国家荣辱兴衰和前途命运的强烈关注,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和信心,以及作为祖国一员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等等。爱国主义是动  相似文献   

7.
民族政策研究对民族教育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民族政策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理论素质、民族政策研究的整体水平都会影响民族教育的效果。当今民族政策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些观点歧异甚至相对立的理论观点,造成了理论界的思想混乱,对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民族观教育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提高民族院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与理论素质,同时加强对民族院校大学生进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教育、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基本观点教育、维护民族团结的公民义务教育。  相似文献   

8.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考核方式创新是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效性的核心要素。实践教学的开展和"互联网"等"活力因素"的引入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课堂坚守"与"课下延伸"有机结合,教学实效性和课程亲和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李达在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深刻的独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其民族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民族问题>一书之中.李达不仅译介了斯大林关于民族概念的权威定义,而且系统完整地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在当时苏联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相似文献   

10.
刘海军  曹洪滔 《民族学刊》2022,13(9):23-32, 155
新时代推动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是强化国家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方略,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基础、助力中华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价值。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文化资源以及全方位发展成就为强化民族地区祖国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素材。新时代以祖国观教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遵循“理论导引——资源利用——合力培育——实践转化”的内在逻辑。要坚定习近平民族观的理论指导,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导引;推动祖国观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营造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生态;充分发挥祖国观教育各主体作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合力;推动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的教育转化,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效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宗教适应观,是指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中国宗教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揭示的关于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以及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内涵和途径的观点。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宗教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党和国家要加以积极引导,这种相适应是有差别的相适应;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是引导相适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背景下,必须加强大学生民族观、宗教观、价值观、发展观、平等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构建反映时代特色的灵动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彭尚源 《民族学刊》2020,11(1):8-13, 121-122
通过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调查和原因分析,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和价值认同等方面都有待加强。因此,要大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民生条件,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政治认同;要着力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自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历史的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份认同;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从而使其在培育自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担当起国家民族政策的宣传者,担当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的责任,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广泛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繁荣。  相似文献   

14.
詹全友  周旻 《民族论坛》2013,(8X):36-38
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四地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开展的国家认同观教育表示满意,"四个认同"非常强烈。但是,外因如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有待提升、国家认同观教育不足,内因如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等差异会导致国家认同观出现差异。为此,应进一步利用民族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国家认同观终身教育,并加强民族地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发展党团员就显得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四地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群众对党和国家开展的国家认同观教育表示满意,"四个认同"非常强烈。但是,外因如一些党员干部作风有待提升、国家认同观教育不足,内因如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等差异会导致国家认同观出现差异。为此,应进一步利用民族地区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国家认同观终身教育,并加强民族地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大力发展党团员就显得极其必要。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后被列宁斯大林发展。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结合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观,使之形成了相对完善、成熟的科学理论体系。时至今日,这一理论对于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既有国民教育的共性,同时也有自己的特殊性,因而在民族教育的发展中,有其它院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族院校图书馆也具有其它机构不可替代的民族观教育职能.在新形势下,民院图书馆要充分发挥其民族观教育职能,为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作为人们信息交流和人际交往的新平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更增加了教育的难度.本文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特殊性和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特殊性为视角,重点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坚守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社会道德责任感培育等方面面临的挑战,并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工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以及加强对新媒体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地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张掖实际,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成功处理了各种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为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20.
陶文俊  张浩 《民族论坛》2008,(11):60-61
新疆伊犁地区作为我国反分裂、反恐怖、反渗透的前沿阵地,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关重要。本文从从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宗教观五个方面对伊犁地区大中专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新时期伊犁地区大中专院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