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质性研究主要以诠释学(解释主义)为理论预设及方法论.然而,从古典诠释学到后现代诠释学并非一个连续统,后者甚至颠覆了前者的方法论立场,并通过破坏性解构对古典诠释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使质性研究方法论的内部理论取向充满了张力.  相似文献   

2.
以参与式田野研究和深度访谈为主要方法的人类学研究是质性研究的重要实践.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社会人文学界出现了对"科学"的一种误读,将"科学"研究理解为"量化研究",甚至将"数字"视为科学性的最高表述,将应用研究中有无"数字"表述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由于有些社会人文学者把"数字"当做拜物主义对象,以经验研究为主要方法,以质性研究(对社会结构、制度、关系以及社会文化意义等的探索)为目标的人类学,在社会人文应用研究中遭到了质疑,也因此又一次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3.
以《江村经济》为基础,从三个方面探讨费先生在田野调查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所做的贡献。第一,《江村经济》为中国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化提供了范本。第二,《江村经济》为中国农村社区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在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和国共内战的漩涡中,"江村"成为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费先生通过对"江村"的研究,为当时的知识界提供了参与式研究方法。第三,与以往人类学界主要以无文字的社会为调查对象来撰写民族志不同,费先生通过对中国农村为背景的"江村"的田野调查,开创了人类学对有文字记录的社区研究的先河。认为费孝通先生一生当中出版了许多有影响力的著作,其中《江村经济》是费先生早期的代表作品,他以"江村"为田野调查点,为人类学界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术领域涉足性人类学研究的几位实践者都是研究少数民族婚姻家庭问题的代表性人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不同领域的性学研究者开始看到,性存在是多元的,在批判生物决定论的同时,提出了性的社会建构理论,这与人类学对性的研究不谋而合.中国的性学研究逐渐形成了"性人类学"这门崭新的边缘交叉学科,学者们开始对性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与定量分析相比,质性研究往往被认为缺乏客观性,因为无论是研究者还是他们的信息提供者/互动者都受到各种他们看不到或没有意识到的“规范”的高度影响。本文认为,质性研究者可以将这种认知困境转化为积极的力量和机会。作者以羌族田野研究和其他研究为例,提出了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其前提是社会、文化(和其他)各种规范常被“编码”在当代人的书面、口头和社会行动等表征之中,在此前提基础上,人们能够通过关注不完全受相关规范导引的“异例”来解码这些表征。将研究焦点转移在规范和异例之间,质性研究者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很久以前的和遥远的“他者”,还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自己。  相似文献   

6.
民族生态学的概念在中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民族生态学"是从生态学角度去理解生态文化问题,而"狭义民族生态学"则是把生态文化看成是生态人类学的另一种表述。"狭义民族生态学"有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和研究领域,擅长于对传统知识的研究。民族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成果在中国的西部大开发中可以发挥积极的借鉴作用,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划也需要民族生态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的开放程度逐步提高,这使得各阶层之间的社会流动加快,分层流动的方式增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通过教育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成为一条重要而有效途径.本文以新疆的维吾尔族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扎根理论,分析解释了教育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的促进作用,进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分层流动.  相似文献   

8.
丁瑶 《民族论坛》2013,(9X):47-51
"ethnicity"一词在中国多被译为"族性"、"族群性"或"民族性"等,这几个词条在当前中国的学术论著中出现频率高,使用次数多。但是学者们对于"族性"具体含义的理解却是从者如云,新见迭出。本文对涉及到"族性"一词使用的论著进行了简要梳理,并认为族性的具体含义应是一个族群不同于其他族群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9.
"ethnicity"一词在中国多被译为"族性"、"族群性"或"民族性"等,这几个词条在当前中国的学术论著中出现频率高,使用次数多。但是学者们对于"族性"具体含义的理解却是从者如云,新见迭出。本文对涉及到"族性"一词使用的论著进行了简要梳理,并认为族性的具体含义应是一个族群不同于其他族群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学者都是从迪尔凯姆和韦伯解释社会所依赖的路径和视角之不同来看待他们在方法论上的差异.而笔者认为,尽管迪尔凯姆和韦伯在社会学的整体方法论上迥然不同而导致各自解释"社会"的范式也有明显差异,但他们终因"社会学"的学术范畴走到一起.因此,本文拟在分析二者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沟通二者的桥梁,为避免新时期社会学方法论走向两个极端提供一种理论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