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业务获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为了避免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就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包装设计不仅需要满足运输需求,更需要在节约成本的同时最大程度地提高用户的满意度。由此可见,包装设计对于网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从包装设计材料应用的角度,就网购发展背景下的商品包装设计材料应用趋势展开探究。通过对网购发展背景下包装设计中对材料要求的分析,对网购发展背景下包装设计中材料的应用趋势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能够通过以下研究为网购包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对精神层次的追求与需求越发强烈。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我国越发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魅力。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子孙几千年的生活积累与沉淀,孕育着丰富的精神文明,其多样化的构成元素,如图案、色彩、材料、理念等,为现代包装设计提供了支持。本文在简要分析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就基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现代包装设计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下,现代视觉艺术中版式设计创新显得格外重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为版式设计优化提供动力,就有助于版式设计质量提高。本文先就现代视觉艺术版式设计视觉语言及新媒体背景下版式设计的变化加以阐述,然后就新媒体背景下现代视觉艺术版式设计的发展趋势和要点详细探究,从理论层面就版式设计进行创新发展探究,希望能对版式设计工作良好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字元素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包装设计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包装设计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字元素寻找灵感。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字与现代包装设计着手,探究了中国传统文字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趣味性包装理念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方法:以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包装理念、包装形式、包装内容三方面深入分析了趣味性包装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结论:趣味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者基本的心理需求,加强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可以使包装设计更具竞争力,成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6.
旅游纪念品立足于地方文化,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可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本文以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符号,提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叶包装的设计随之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花茶包装作为茶包装的一个分支,也逐步迈开了创新之路,本文从花茶包装现状分析,虚拟了一个全新的花茶品牌It’s Tea Time(茶时),探究如何凭借视觉元素和结构造型来提升品牌形象,并就此分析茶时花茶包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8.
旅游纪念品立足于地方文化,对旅游纪念品进行创意包装设计可以推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纪念品的包装设计需要通过特定的文化符号进行表达,本文以旅游纪念品包装的现状为出发点,分析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的文化符号,提出旅游文化纪念品包装设计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趣味性包装理念的可行性及发展方向.方法:以趣味性包装设计的必要性、基本原则为依据,采用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从包装理念、包装形式、包装内容三方面深入分析了趣味性包装的具体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结论:趣味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者基本的心理需求,加强包装设计的趣味性,可以使包装设计更具竞争力,成功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茶叶包装的设计随之也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花茶包装作为茶包装的一个分支,也逐步迈开了创新之路,本文从花茶包装现状分析,虚拟了一个全新的花茶品牌It's Tea Time(茶时),探究如何凭借视觉元素和结构造型来提升品牌形象,并就此分析茶时花茶包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文化经过较长时间积累形成,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符号在文化积淀中逐渐形成,因此在现代越来越多的设计融入了传统符号,并广泛应用于包装设计。传统符号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提高了现代包装设计装饰性语言的审美韵味,充实了设计的文化结构,包装设计将民族传统艺术彰显出来,不仅是对西方现代设计思路的创新,而且还能起到文化符号弘扬的作用,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供了一条新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对文化符号简要介绍,然后分析了包装设计的基本现状,最后重点探究文化符号应用于包装设计的意义以及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文化实力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文化密切交融,受时代潮流影响又饱含中国特色的“新国风”文化逐渐呈现在世界舞台,向全世界输出着东方之美。中国本土品牌也在文化浪潮中更新换代,大众深刻地感受到国货彩妆品牌的奋力崛起,领略璀璨夺目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市场调研对“新国风”文化和当前彩妆产品包装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了解彩妆产品包装的市场需求,从文化、经济方面阐述“新国风”元素在彩妆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货彩妆品牌,从色彩、图形、造型三个角度探究“新国风”元素在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希望在新时代大众可以通过更多新技术、新形式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我国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包装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既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学习,也承担着育人功能,在培养设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包装设计"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内容与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探究,有助于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正确导向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消费需求发生了改变,在关注实际功能的同时更加重视美观和使用安全。因此,对消费心理的研究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消费心理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代消费心理的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分析包装设计中可以采用的心理功能技巧,分别从材料要求分析和绿色消费心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商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的高标准、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艺术水平的提升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现代首饰的设计中,成为现代首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示了不一样的首饰设计美感。传统首饰设计中更多的应用设计材料为金银等贵金属,还有珍珠、宝石等也是传统首饰中的重要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首饰设计的创新,越来越多的新材料经过创新设计后,也能够体现首饰的艺术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体验。本文就以现代首饰设计中的新材料使用为例,介绍现代首饰设计的特点和功能,分析新材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需要具备的优势作用,并注重分析几种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的新材料类型,探究这些新材料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艺术审美。  相似文献   

16.
农产品市场正逐渐从价格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要想占领现代农业制高点,必须树立品牌观念,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挖掘其背后的非物质性含金量。通过叙事性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体会买的不仅是商品,本文力求能跳出局限于"纸面"的物化包装形式。针对性地利用叙事性理论对农产品包装附加值的增值权益性应用展开研究,契合了大数据互联时代背景下人文营销的概念,探索出现代农产品包装非物质附加值最大化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市场正逐渐从价格竞争演变为品牌竞争,要想占领现代农业制高点,必须树立品牌观念,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挖掘其背后的非物质性含金量.通过叙事性的包装设计让消费者体会买的不仅是商品,本文力求能跳出局限于"纸面"的物化包装形式.针对性地利用叙事性理论对农产品包装附加值的增值权益性应用展开研究,契合了大数据互联时代背景下人文营销的概念,探索出现代农产品包装非物质附加值最大化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每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都有着其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汉绣"是最能代表湖北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湖北地区人民的图腾崇拜、民俗生活和精神信仰。虽然"汉绣"自身很优秀,但是汉绣外包装设计大众化生产,包装结构简单,包装材料选择单一,没有品牌形象,我们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阐述设计有地域性特色的网购包装,从而促进汉绣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幅员辽阔,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每个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都有着其独特的实用与审美价值。"汉绣"是最能代表湖北民族特色的工艺品之一,它集中体现了湖北地区人民的图腾崇拜、民俗生活和精神信仰。虽然"汉绣"自身很优秀,但是汉绣外包装设计大众化生产,包装结构简单,包装材料选择单一,没有品牌形象,我们借助互联网的发展,阐述设计有地域性特色的网购包装,从而促进汉绣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土特产包装设计可以起到传播地区文化、地区特色的作用,因此,如何将本土地域性特色应用在土特产包装设计中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徐州土特产小孩酥糖为例,探讨了土特产包装设计与徐州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关系,同时从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装潢等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