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宗教对少数民族国民教育和民族教育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教育和谐问题,以人为本,促进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民教育与宗教教育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成为民族教育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边疆应急管理关乎边疆的安全稳定,关乎边民的安居乐业,关乎边疆治理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涵.通过多案例的比较分析,验证了当前我国边疆应急管理存在的复杂情境,继而归纳出导致边疆应急管理复杂性的四重归因,分别为认知层面、府际层面、组织层面以及域外层面.为了有效化解复杂情境的困扰,边疆应急管理需树立整体性治理思维,从健全预防预警机制、注重各方力量的协调整合、重视制度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加强政府公共关系等方面来提升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   

3.
随着边疆战略地位日益提升,出于开发与建设边疆、抗战建国的需要,南京国民政府制定和实施了诸多边疆职业教育政策。其内容主要关注于设立学校,培养师资、保障生源,完善体制和筹措经费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社会影响。在其影响下,西北边疆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喇嘛职业教育。受多重政治力量博弈的影响,边疆职业教育发展具有复杂性,它客观上完善了边疆文化体系与教育体系,其局限性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应引以为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日益成为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重要场所,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疆民族地区工作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创新民族团结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促进边疆稳定和社会繁荣.  相似文献   

5.
民国时期的边政学者重新界定了边民概念,将其理解为“边疆少数民族”,并从主权、领土和中华民族角度论证了边民的国民身份。在此基础上,他们批判了历史上边民在边疆社会身份体系中所处的“私民”或“奴隶”地位,强调要保障边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权利,同时主张通过扶持边疆教育来塑造边民的国民意识。这些观点汇聚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边民国民化”议题,反映出现代国家构建过程中边民观念的转变趋势。其间所形成的丰富成果,在研究视角、历史叙事、议题选择、分析方法等方面对今天的边民研究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吴思震 《民族论坛》2006,(10):48-50
一、中国西南边疆民族教育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数量、规模虽然都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原因,这些地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仍还很缓慢,教育质量整体水平仍还比较低;“两基”成果不稳定,有些地方的“两基”数据存在不少水分;教育资源配制和布局结构不科学,办学效益还比较差。尤其是在边远偏僻的民族地区和农牧区,民族教育发展状况暴露出的落后面貌十分明显。(一)民族教育的历史特点遗存民族教育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受民族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物…  相似文献   

7.
壮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经历长期的不断积累、不断发展和提升的过程.首先是壮族的民族认同.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随着壮汉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特别是西南边疆遭到外来入侵,壮族的国家认同日愈增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发展政策,促进了壮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壮族的国家认同有了质的提升,维护了祖国南部边疆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吴艳 《民族论坛》2012,(6X):2-2
<正>2012年6月2日至3日,当代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的可行性、中国边疆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边疆面临的现实危机、跨界民族在中国边疆问题中的作用、民族学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6月2日至3日,当代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的可行性、中国边疆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边疆面临的现实危机、跨界民族在中国边疆问题中的作用、民族学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0.
秦汉时期在西南所设郡县所及范围便成为统一中国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国疆域的格局,但这时云南地区还不存在"边疆"问题,因为没有境外政权作为边疆产生的相对参照.蒙元以前,云南边疆处于边疆要素的历史积累过程,积累的内容主要有民族文化归附力的历史作用,客观自然地理条件因素及其连带选择,等等.蒙元时,境外相对强大政权的建立使云南产生国家关系互动意义体系下的边疆.  相似文献   

11.
张原 《民族学刊》2012,3(5):37-51,92-93
抗日战争时期,岭光电作为一个兼有彝区土司和军政职务的彝族精英,其《倮情论述》一书所陈述的彝区的边务实践与民情风俗,展现了在国族政治抱负下,彝区精英如何对彝人历史、社会、文化之图景进行重新的组织与呈现。在民族国家的语境下,他的论述获得了时代意义:即让西南边地的人民与现代中国的国家化进程接轨,从而在使国家更为完整的同时,也让边民获得其民族地位与国民权益。岭光电所具备的时代穿透性和空间跨越性,也使得他的边务实践和民情叙述充满了一种宝贵的韧性和灵活性,而这些正是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所缺乏的。  相似文献   

12.
露易丝·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最杰出的作家之一.《爱药》是她的成名之作和代表作.《爱药》叙事形式新颖,作者从印第安人的视角去讲述美国历史上发生的与印第安人相关的事件对他们生活的影响,让世人听到了后殖民时代美国印第安人的感受和心声.《爱药》真实地反映了在文化接触与转型中,美国印第安人从坚守传统、被动迷茫到民族意识觉醒、与时俱...  相似文献   

13.
壮族天琴源流探微——壮族天琴文化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的分析,初步认为:壮族天琴发源于广西龙州县金龙镇(古为金龙峒),源自当地原住民族壮族布傣族群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礼器或法器"叮鼎",其早期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两千多年以前的战国至汉代的骆越人。宋至清代流传至凭祥、宁明、防城等地,中法战争后流传到与广西相邻的越南地区。  相似文献   

14.
族群是在跨文化的边界中相互交融、相互对话而产生的群体。由于生态环境的置换,族群认同的核心内容语言、信仰、生计方式随之发生变化。湘西地区的瓦乡人长期在苗族与汉族之间的崇山峻岭与溪流水域中迁徙,其语言表现为佶曲聱牙的非苗非汉的混合语言,其生计方式也由农耕方式发展到捕鱼、淘金、运输等多业并举,最能体现其族群认同的宗教信仰盘瓠崇拜的内涵也发生变化,呈现出儒释道多神混合的形态。湘西地区的瓦乡人族群认同变迁的个案论证了在跨文化的互动与对话中生态环境的置换是族群认同变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自创办起就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团结抗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华日报》对广大国统区回族民众的爱国行为展开积极报道,称赞回族同胞参与抗战救国的行为,还对陕甘宁边区的回族民众进行了报道,展现了边区回族的崭新风貌。通过研究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回族的报道,有利于我们全面认识回族的抗战贡献以及中共中央为维护全民族抗战所作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朝鲜族在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抗日战争中,在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同全国人民一道,为保卫祖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delineates and critically juxtaposes the differential public commemorations of the Vietnam War and the Holocaust in the US. We elucidate how the tragedies of the Holocaust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US public memory as a central part of the American story, solidifying the image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a powerful and moral nation that rescues desperate people from tyranny. In contrast, public commemorations of the highly divisive Vietnam War are sparse, if at all, in great part because they would re-ignite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the US in Vietnam and in the suffering of its victims. While the Holocaust enables the United States to re-narrate national glory, the Vietnam War calls attention to US defeat and upsets the narrative of rescue and liberation. Through a critical juxtaposition of these two public memories, we assert that the moral and political divisiveness of the Vietnam War constitutes one unacknowledged source of the ascendancy and centrality of the Holocaust in American memory. Through our relational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 public memories, we draw on and contribute to the field of memory studies.  相似文献   

18.
边境贸易的发展,促使了岳镇的城镇化历程,其中的社会性别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在边境贸易的背景之下,以婚姻为分析对象,探讨私人生活和社会性别建构的互动关系,以此说明社会性别是一个可以被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的构建是以社会及其文化为基础,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经由婚姻中婚姻形式、择偶方式、通婚圈、婚礼等这些文化事项变化,新的社会性别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19.
In post-Soviet Ukraine, the remembrance of World War II has been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the state-led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This analysis of commemorative speeches on the occasion of Victory Day in Ukraine demonstrates how the presidents of Ukraine attempt to present the war as a national Ukrainian experience, and to produce a feeling of national belonging among Ukrainians who may have had various experiences of the war. By referring to World War II, the speeches portray the war as a common experience of Ukraine and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whereas by referring to the Great Patriotic War they depict the war as a common heritage of Ukraine and post-Soviet countries. Such interpretation of the war is visible in the presidential speeches through the use of linguistic means, discursive strategies, and interdiscursivity.  相似文献   

20.
杨文安 《民族学刊》2014,5(2):43-45,119
傣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历史上南传佛教与封建领主统治、村社统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长期维持着傣族社会的稳定,并对基督教的传播产生了强大的抵制作用。过去虽然有少部分傣族民众由于各种原因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但没有对傣族社会和传统文化造成大的影响。近年来,部分傣族改信基督教现象再次出现,并有增长态势。对此,首先应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必然性、长期性和社会性,其次,应围绕焦点问题和突出矛盾,采用政府引导下的民间协调方式,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