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我国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的土族,主要分布于青海省的互助、民和与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等地。土族服饰与其民族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紧密联系,体现了他们的文化艺术状况与民族特性。本文通过对土族服饰特征的梳理,分析其服饰源流变迁因素,从而对影响土族服饰演变的因素做出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特定民族的服饰能准确传达出这一民族文化体系的特征。本文以土族服饰图案为研究对象,以现象社会学中的行为意义理论为视角,通过对土族服饰图案所表达的象征意义的梳理,探索土族在民族过程中的具体社会事实。  相似文献   

3.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化历史和审美观念。本文就土族服饰发展源流、演变及特征进行分析 ,以期进一步探讨土族服饰中蕴含的原始信仰审美观  相似文献   

4.
土族服饰,是该民族成长史上不断继承和改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互助、民和、大通、天祝、卓尼等地土族服饰由于地域、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显示出特殊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青海土族服饰中色彩语言的民俗符号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青海土族服饰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色彩作为研究对象 ,从民俗符号学和象征主义的理论角度对土族服饰中的色彩语言符号进行解读 ,从而对土族服饰所承担的深层的文化内涵作一探讨。这也是对土族服饰文化从描述性研究到理论探索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6.
土族是全国56个民族中人数相对较少的民族之一,"班斯纳得那"是土族民间信仰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在有些土族聚居地,还保有这一古老的文化遗存.几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思考,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班斯纳得那"的文化蕴含进行了分析、整理,认为现在的"班斯纳得那"中尽管有其他民族文化的成分,但仍保留了大量古老的土族文化成分,对土族历史、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综述了日本学术界对我国甘肃青海一带特有的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土族和裕固族的研究情况,全文分为作为突厥民族进行的历史研究、作为蒙古语系民族进行的语言研究、作为伊斯兰—穆斯林民族进行的文化研究、作为变迁中的民族进行的社会和文化研究等四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每个民族的服饰,都随着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而不断产生变化。民族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二是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因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从而使因文化交流而形成的服饰变化,蕴含于因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服饰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9.
土族扭达儿是土族服饰的灵魂。文章通过对扭达儿的考述,揭示其潜在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苗族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服饰成为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乃至情感的载体。从广西融水苗族服饰文化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入手,立足于服饰文化研究,从服饰体系中提取民族文化精髓进行设计和产品开发,让苗族服饰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新的时代因子,推动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而为融水苗族传统服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可行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阐述了土族婚礼传承的相关问题,主要对土族婚礼的传承内容、方式和传承人进行了阐释,并就其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和变迁,以及保护土族婚礼文化传承的核心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试图为土族婚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一些学理性的思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考察德昂族村寨民居、服饰、饮食等文化现象,来描述德昂族生活习俗的特点、习俗的变迁及所受影响因素,并对这种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变迁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琴 《西藏研究》2007,(1):96-100
嘉绒藏族传统服饰是如何发生变迁的,与藏族、汉族及其他民族服饰有何联系与区别?文章借有限的历史文献记载对隋唐前后、清代以及新中国建国以后几个关键的历史阶段进行考察,探讨了嘉绒传统服饰变迁的过程、特点及其原因,认为文化传播、社会制度变革和转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嘉绒服饰变迁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祖国辽阔的青藏高原东北方,在巍峨的祁连雪山脚下,在奔腾不息的黄河、湟水岸边,居住着约20万土族同胞。相传,土族的先祖从天边裁来红霞,制成红、黄、绿、蓝、紫五色相间的绚丽多彩的服饰,故人们把这里称之为“彩虹的故乡”。土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自元朝以来,祖祖辈辈就繁衍生息在河湟谷地,与兄弟民族一样,在其自身的发展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成为祖国文苑中一支绚丽的奇葩。然而,由于地处偏远,人口较少,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鲜为世人所了解。《土族婚丧文化》一书,弥补了这一空缺,第一次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以全新的角度向…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土族大、中学生文化习性获得与跨文化适应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土族青年的文化习性和跨文化适应力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随着年龄和学历的增长文化习性发生了变化,大学生对主流文化更加认同,对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认同更加理性.大学生表现出较强的跨文化适应力.本研究旨在探寻民族高等教育中文化适应力培养的基础和文化底色与根基,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和谐稳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席元麟土族先民自唐宋以来由中央王朝管辖,与其他民族人民共同开发经营祖国西部边陲,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土族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伦理道德亦然。土族人民在缔造伟大祖国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斗争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他们...  相似文献   

17.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之一,侗族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传统民俗文化和服饰文化艺术区别于其他少数民族,彰显着独特的民族魅力。侗族服饰风格古朴、特色鲜明、配色素雅、工艺精湛,是侗族民族审美的重要体现,更是侗族历史变迁、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通过对侗族聚居地进行实地考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侗族民族、文化,对侗族男士、女士、儿童、老年服饰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深入探讨了作为侗族服饰的专用面料侗布制作工艺。旨在传承和发展侗族服饰文化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推进民族服饰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杨林军 《民族学刊》2014,5(5):17-24,103-106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表征。明代麽些民族服饰可分为丽江服饰区、永宁-盐源服饰区、北地-俄亚服饰区。麽些民族服饰在头饰、衣裳和装饰方面都有显著的特征,总体上呈现出“分异”的趋势。造成这种变迁的原因包括:明清时期中央不同的民族政策措施,麽些民族各支系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周边民族和宗教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土族轮子秋运动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 ,创造出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体育运动 ,本文试就从轮子秋起源、变迁、功能及与群众文化关系 ,探讨其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20.
藏汉民族对土族宗教信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聚居区处在藏文化圈和汉文化圈的结合地带 ,土族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连接地带文化。这种文化在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 ,又大量吸收了藏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土族的宗教信仰深受藏、汉民族的影响 ,藏传佛教、汉族民间信仰和萨满教在土族的信仰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但藏传佛教和汉族民间信仰对不同地区土族的宗教信仰影响程度各有所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