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澄迈县有多个火山岩古村落,具有至今保存完好的火山岩特色建筑和生产生活工具,火山岩文化价值较高。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古村落面临"空巢化"的问题,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澄迈县采取火山岩古村落群的保护开发模式,保护古村落文物和传统文化,开发火山岩特色历史文化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2.
四川以西地区的汉族传统古村落一直以来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中不可被分隔与取代的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与时间的流逝中陪伴并证明着四川以西地区各种文化的传承与变革和时代转移与变迁。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使得绝大多数古村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惊人变化。加之广大普通群众对历史文化遗产认识严重缺失,不能作出正确的保护措施,从而使得大批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慢慢的从我们身边消失。本文以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的商业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为切入点,对该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进行研究,解决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四川以西地区汉族传统古村落快速发展与传承保护的矛盾。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心血和艺术精神,需要着重加强保护,以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长期以来,因保护不力,大量精美绝伦的古村落逐渐消亡,这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一种损失。本文立足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分析了加强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探讨了当前古村落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保护策略,以期为古村落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逐渐被淘汰,现代化的生活方式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湘南地区还存在着许多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沉淀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内涵,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得许多古村落遭到严重破坏甚至趋于消失。为了保护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需要对古村落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南社明清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保留着鲜明的岭南建筑特色。近年来,茶山镇采取系列措施加大对其保护利用工作的力度,但基于社会经济发展、古建构成复杂等因素,古村落在保护利用和原真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冲突。本文立足于笔者日常工作,从发现的问题着手,对茶山镇古村落持续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之后对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拉萨市古村落保护条例》进行评析,最后对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的法治化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关注乡土就是关注中国,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复兴中国文化首先要复兴乡村文化。村落是由社会、经济、人文及自然构成的生态网络,传统村落更是在长期农耕文明的延续下逐步形成的。它所承载的是历史的印痕和社会发展轨迹,它们被视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高速发展,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风貌逐渐改变,农村人口特别是年轻人不断向城市聚集,村落的人口结构出现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大量的传统村落空置或消失,延续了上千年的有形的、无形的农耕文化和乡野民俗也逐渐远去。本文从民俗学的视角,分析瓯南地区非典型古村落风貌特征和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研究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发展非典型古村落,探索保护与传承非典型古村落文化在当下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的必要性和急迫性,之后对今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拉萨市古村落保护条例》进行评析,最后对民族地区古村落保护的法治化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古村落是农耕文明的重要产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古村落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期,有必要基于乡村振兴视域,采取有效策略对古村落进行保护和活化利用。本文简述了乡村振兴战略,并以珠海市会同村为例,探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策略,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陈幼君 《民族论坛》2012,(16):84-86
古村落作为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历程的历史见证,形成了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多彩的民俗风情,是传统农耕文化的经典。湘南江永县兰溪勾蓝瑶村就是古村落的典型代表。它不仅保留了宗祠庙宇、亭桥廊碑、商街民居等古建筑,而且其民俗风情也十分独特。该古村独特的生产方式、婚姻嫁娶、节庆歌舞、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等无不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挖掘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是不可再生、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学科与学术研究的价值。其所具有的丰厚文化积淀和历史信息,是传承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开启心灵智慧和道德修养的绿色基地。对古村落的保护,许多专家学者积极建言献策,许多地方对此进行了努力探索实践,但古村落遭人为、自然破坏的形势依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的生态景观资源,是祖先遗赠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财富,保存着年轮的印痕和光阴的故事.郑宅镇镇区传统古村落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对郑义门古村落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文化遗产之中,古村落一直都是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对象,因为古村落始终都是展示一个民族自身文化的公共文化空间。同其他旅游资源相比,古村落更多时候所展示的是过往苍生的艰辛路程,是文物与文化相辅相成的活化石,而位于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最具历史底蕴的一块活化石。所以,基于核心利益主体包含的各个层面,推动丁村民俗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合理发展,成为当地今后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正>古城、古镇、古村落以其悠久厚重的历史、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独具特质的民俗民风,承载与传续着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发展历史、文化精神与集体记忆。它的发展演变是一个民族文明兴衰的历史见证,所蕴涵的文化信息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拥有7000年农耕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在其广袤悠远的历史时空中,经过各族人民长期的创造性建设和积累,形成了众多形态各异、特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我国农耕文明的精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它蕴藏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和自然的生态景观资源,是祖先遗赠给我们的一笔丰厚的财富,保存着年轮的印痕和光阴的故事。郑宅镇镇区传统古村落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案例。做好保护和利用工作,对郑义门古村落的传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国际的来往日益密切,不断地进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众所周知,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但是近几年来具有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为了发扬和保护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国家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我国壮族的传统图像文化,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种类和形式比较齐全多样,非常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特点.同样由于自身的独特之处,为我国现代艺术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参考价值,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笔者通过"形""意""韵"三个方面,将传统的图形文化和现代视觉相互结合,设计出不但具有少数民族特色还具有现代审美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8.
基于记忆场所以胶东西河阳古村落为研究对象,探索古村落活力,通过行动调研与深度访谈等方法,梳理西河阳古村落记忆场所,分析现状及存在问题,探析其记忆要素,提出活化策略,为记忆场所理论在古村落建设发展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周兴维  蔡晓萍 《民族学刊》2012,3(6):75-78,101
中国的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正遭遇现代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的"三重门"困惑。灾后重建,千方百计,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藏羌文化,乃其关键一端;而以发展文化产业来推动抢救、恢复、保护和发展藏羌文化,乃其关键一处。可以依循"文化差异-文化产业特色-市场区隔定位"的理路推进文化产品的开发。藏羌文化滋养于岷江,古蜀文化源于岷江,发展藏羌文化与产业,自然该抓住"岷江文化",不仅有利于保护母亲河岷江,而且也是阿坝州发展藏羌文化产业的一个战略切入点。发展藏羌文化产业,需要把藏文化元素、羌文化元素和藏羌文化元素同时代元素也就是市场需求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龙晔生  谭瑾 《民族论坛》2012,(16):30-34
文化自觉是文化发展的思想基础与前提,对文化转型自主能力的提高,对获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自主地位有着促进作用。当前,在保护、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工作中引入文化自觉理念意义重大:第一,展现民族特性: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的基础;第二:使特色村寨的主体群在"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更好地区分"他者"与"自我";第三,在地区开发与发展模式中找到自身的自主地位,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第四,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促进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科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