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西北回民起义结束后,西北各地鸦片种植泛滥,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且对于西北的社会风化构成很大的威胁。为此,左宗棠基于鸦片对西北社会危害的深入分析,采取了严厉禁烟的举措,遏制了当时鸦片种植泛滥的趋势。但是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地方官员的奉行不力,西北的鸦片种植仍然未能根本杜绝。本文拟以左宗棠的西北禁烟思想和实践为中心,对其掌控西北政坛时期的一系列禁烟活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述论。  相似文献   

2.
以左宗棠为首的湘军势力在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后,为了激活西北社会的经济,对西北茶务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改良,本文以湘军任命左宗棠及其后继者对西北茶务的改革与调适,进而探讨其对西北茶务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全面研究回族抗日史,不仅可以发扬回族人民的优良传统,还有现实的政治意义。本文从西北回族抗日爱国团体及活动、西北回族穆斯林上层人士的爱国行动、西北五马参加抗战等方面论述了西北回族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西北民歌是在陕西、宁夏、甘肃等西北省区流行的民歌,西北民歌主要受该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民性格的影响,具有旋律自由、荡气回肠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歌曲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歌唱体系,并且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北民歌的音阶与其他的民歌有所不同,传统的音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为此本文将对西北民歌的音阶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西北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西北民歌是在陕西、宁夏、甘肃等西北省区流行的民歌,西北民歌主要受该地区地理环境和人民性格的影响,具有旋律自由、荡气回肠的特点,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北民歌是人民在劳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具有浓郁西北地方特色的歌曲形式,经过漫长的发展历史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歌唱体系,并且深深地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人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北民歌的音阶与其他的民歌有所不同,传统的音阶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为此本文将对西北民歌的音阶形成进行深入的探讨,以促进西北民歌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地会濮氏父子是近代基督教世界从事西北穆宣活动的重要人物.本文主要依据西方差会的英文资料,分析了濮氏父子在近代基督教西北穆宣活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他们与西北穆斯林的交往及其对西北穆斯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希望能通过个寨研究的方式加深对近代西北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近20年来西北回族教育史的研究现状和成果进行归纳梳理,目的在于从史学的角度来审视西北回族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而为西北回族社会史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砖茶与西北少数民族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砖茶是我国西北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少数民族地区普遍使用的民族茶。砖茶不仅仅具有普通茶的生物性功能,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它还具有政治、宗教、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社会功能;砖茶也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商品,自古及今,它在内地与西北少数民族以及西北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上,一直扮演着重要的工具性角色,承担着文化使者的职能;西北少数民族对砖茶的厚爱和依赖,也创造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砖茶文化。  相似文献   

9.
民国时期,西北回族商业的发展出现了回族军阀官僚阶层涉足商业活动,并以军政手段垄断商业贸易而形成回族官僚资本。西北回族官僚资本最大的特点就是从金融垄断到商业垄断。在经营手段上,军、政、商三位一体,在所有权上公私不分,以公的名义出现,最终化公为私。西北回族官僚资本少有买办性,有独立性和民族性。西北回族官僚资本有着二重性,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吐蕃经略西北的历史进程与西北的地理特征,分青藏高原、新疆地区、河西走廊三大区域,评述近30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唐代吐蕃与西北民族关系的研究概况、观点,并提出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研究西北地区的基督教史,具有重大意义。因为基督教在西北地区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上溯至唐元。该地区交通不便,环境相对恶劣,而且信仰状况复杂,民族语言多样。基督教在西北地区的活动,充分体现了中西交流的丰富历史图景。不过,目前西北地区基督教研究仍显得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队伍薄弱,对中西文史料缺乏深入挖掘上。鉴于此,本文着意梳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北地区基督教史研究状况(不涉及唐元两代的景教研究),整理西北地区基督教史档案史料的分布情况,并对西北地区基督教史的未来走向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明代对西北藏区实行的僧纲制度是其管理藏区事务的一部分,也是明代对汉传佛教采取的僧官制度在西北地区的扩延,明把西北地区看作是经营整个藏区的示范区,不少政策首先是在这里推行后才向藏地纵深地带延伸的,因此,研究它在安多地区实行的僧纲制度对研究明代藏族史有一定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总结出目前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剖析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最后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宋神宗、哲宗时期.随着熙宁、绍圣的开边拓土,蕃汉民族交往日益增加.土地关系、民族关系以及新旧归附区社会稳定等诸多新问题接踵而至.为了保障西北边疆政策的顺利贯彻,政府强调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西北蕃部的治理,先后制定了一系列针对西北蕃部各族的民族法律法规.它的制定、颁布和实施.对于处理西北边地各族矛盾和纠纷、打击西北缘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促进西北蕃部民族稳定和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内地蔬菜传入西藏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开发史是近代时期边疆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以来,内地与西藏地方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蔬菜也随内地官员、军队和民众的入藏而被引种。这一过程在民国时期(1911—1949)得到了继续。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近代西藏与祖国内地在蔬菜品种种植交流上的表现、事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交流成绩有限,但是它预示了西藏地区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农业发展史和中国现代边疆开发史上的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6.
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在巴塘活动之面面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友珍 《西藏研究》2010,(1):9-15
随明清两代经营川藏线和清末川边改流的开展,大量汉族人进入四川藏区,位于川滇藏三省区中界的巴塘一时成为汉藏文化交流的活跃区域。文章从开荒垦殖、开设商户、兴办学校、汉藏通婚、帮会组织等角度对清代至民国时期汉族移民在巴塘的活动作了论述,呈现汉藏两个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北地区是民族较多、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一个地区。在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中 ,如何总结历史经验 ,处理好民族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在总结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的发展及特点的基础上 ,指出 :西北地区要处理好民族关系 ,最终实现现代化 ,就必须走建立在各民族文化相同化、融合和利益相惠通的基础之上的各民族同向多样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中国西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统治制度。土司制度在青海土族地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本文就青海土族地区的土司制度的渊源、特点、当地土司的概况及其影响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以群体适应为分析视角,在厦门市外来少数民族城市适应的田野调查基础上,展现出西北穆斯林在厦门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及其所遭遇的适应难题,并针对所产生的与外来少数民族有关的社会问题提出建设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以供政府部门在制定城市民族政策时作为决策的咨询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