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刘涛  王燕 《民族学刊》2020,11(6):127-132, 180-181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生态学角度剖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地域文化生态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而探索其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认为,少数民族地区施行的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旅游业、打造体育产业等经济发展措施,在极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打破了其传统体育项目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平衡,使得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丧失了原生动力,甚至违背其创建与传承的初衷,造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的现实困境。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对乡土具有忠实情感,使得文化生态环境虽然遭受社会变迁的毁损,但民族内心的意志却未曾磨灭,因而文化生态环境依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修复和优化,主要是通过对原生体育文化活动场域进行搬迁或复制;理清传承与传播关系,建构双重性发展途径;扶持原生态小众项目,兼顾产业化驱动效率等举措对其文化生态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2.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特色鲜明、底蕴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不过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不少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失传,有的在传承过程中,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力度,争取让优秀的体育文化得到优秀的传承,发挥体育文化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相关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逐渐形成了多种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伦理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不谋而合。在现代化进程中应传承与创新少数民族生态伦理观念,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三维角度完善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探索出生态伦理与环境保护的共赢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国少数民族有着特色鲜明、底蕴丰富的传统体育文化,不过在现代社会发展变迁过程中,不少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已经失传,有的在传承过程中,遭到了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亟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力度,争取让优秀的体育文化得到优秀的传承,发挥体育文化的价值。基于此,本文重点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相关研究,希望可以对我国少数民族的经典传统体育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提供些许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古籍中蕴含大量关于少数民族农事节日神话传说的记载,这些神话传说与少数民族节日形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解释了节日的来源.本文以记述口传古籍农事节日为基础,结合节时的民俗活动,挖掘蕴涵其中的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伦理价值,力求在现代语境下,引发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从而对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助益世界生态伦理发...  相似文献   

6.
郗春嫒 《民族学刊》2013,4(2):10-16,94-95
全球化浪潮使得布朗族如其他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正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如何有效传承本民族传统文化日益重要。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布朗族传统教育的模式及其功能发生了改变;民族地区现代学校教育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今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尽管它正面临传承与发展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7.
<正>运动竞赛是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湖南四年一届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竞赛制度,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促进各民族间的体育文化交流,推进民族地区全民健身和文化事业的进步,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特别是推动民  相似文献   

8.
对少教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现状具有保护与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保护与发展模式型多元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丰富,但保存现状不容乐观,原因在于过于单纯追求经济快速发展,导致民族文化生态和文化资源遭到破坏;投入经费严重不足,保护机制与措施缺失等.最后提出了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竞技文化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这一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继承和保存、如何传承和发展以及保存和发展的内容和方式问题就显得尤为迫切。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有必要明确少数民族文化都包含哪些内容,她对一个民族意味着什么,以及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和载体等问题都需要我们民族工作者来回答并加以解决。一、全面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是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基础少数民族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并经世代传承的文明成果,是各族人民群众千百年来在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形成的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受到西方现代体育的不断冲击。同时,一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由于活动范围限制以及开发不合理等原因日渐消亡。随着现代体育的国际化竞争,国家在加大竞技体育投入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要在东西方文化撞击与融合中,对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创新继承。更重要的是在学校体育当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在全民健身当中广泛推行,为的是传承民族文化,振兴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融合团结。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数字信息时代,特别是在"云时代"背景下移动互联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同时这也为民族文化传承渠道的发展和转换带来了契机,将现代媒体技术应用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颇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铸就了少数民族女性作家强烈的自然审美感受,在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中少数民族女作家们以独特的女性生命体验,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对边地女同胞给予了深切的人文关怀,通过自然、女性的书写,表达了强烈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理想的内心诉求。在文学书写中从民族文化的根系上寻找摆脱生态困境的出路,建构诗意栖居的生态家园。  相似文献   

13.
西部地区自古以来地处边陲,处于中华文明圈的边缘地带,由于交通、信息等交流不便,逐渐形成了各地域和少数民族自身特有的文化传承体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少数民族不断汉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少数民族汉化有利于社会意识形态的统一与政治经济文化的整合发展,但是如果少数民族在汉化过程中不断抛弃了自有的优秀文化内涵,则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与国家所提倡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相悖。因此,在保证文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下,从教育方面入手,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本区域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本文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土教材开发为例,试探讨乡土教材开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科技的发展无疑在总体进程上标志着人类的进步,但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倡导生态伦理为宗旨的蒙古族生态小说,却对它有许多无情的解构,它的本质不是对科技的排斥,而是对科技被异化的社会文化的反思;在现代语境下,民族自我现代化诉求同时催生了文学中的科学利用和科技治理思想.这种杂糅式的科技想象,是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族裔对民族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南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及其传承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多起源、观赏性、重和谐等特点,对西南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在2l世纪的今天,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受到多方冲击.有些项目后继无人,面临消失的危险.在词查的基础上,我们探讨切实可行的传承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其多重现代功能.  相似文献   

16.
满—通古斯语族作为古老的民族共同体,蕴藏着丰富的体育文化资源,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特征,是研究诸民族原生态文化业态的样本;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民族文化标识,独道的民族文化基因,既浓缩了民族文化精华,又彰显了民族文化精神;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又显现了民族文化价值。保护传承满—通古斯语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样性,需从教育传承、竞技传承、产业传承、媒体传承、民间传承和学术传承等入手,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体育文化是其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对保护他们的民族文化遗产,促进我国体育文化的多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广义的生态文化不仅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还必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所探讨的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即属于广义生态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生态文化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在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人类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广义的生态文化不仅要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还必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本文所探讨的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即属于广义生态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民族村寨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平台。有利于促进贫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协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贫困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在特色村寨的建设中,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些问题,要发挥政府、当地居民、企业及社会各界的力量,促使特色村寨保护试点成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民心工程,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德政工程,造福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