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和日本都用相同的汉字表示“家”,但其内涵却完全不同。在此,笔者拟先通过对家、亲戚、同族的概念异同之比较,来说明日本的家、分家和同族的基本特征,进而探讨日本和中国的家与社会的异同。一、“家”、“亲戚”、“同族”的概念的异同日中两国关于家、亲戚、同族...  相似文献   

2.
蒙藏医脉诊与中医脉诊之异同试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然本文要探讨的是蒙医、藏医与中医间的关系,在介入正题之前,我有必要强调说明:中医这一名称中的“中”字,其含义并不是“中国”。中医之名所含的这个“中”字乃是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众所周知,儒家思想统治中国意识形态两千多年,那么,作为中国内地历史悠久的这种医学文化被称为“中医”便不难理解了。居天地之间,求阴阳之“中”,养中和之气,取中庸之道,是中医理论的重要观念,加之其肇兴于古称中华、中土的中原地区,这就是称之为“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杨翰卿  王曾 《民族学刊》2019,10(3):44-49, 115-116
作为壮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儒学,曾以古文经学为特色的儒家经学形式活跃兴盛于壮族先民地区,以董仲舒之学和以“统合儒释”为思想内容的汉唐儒学传播影响于壮族先民地区,以程朱陆王为主体的宋明理学浸润渗透于壮族先民地区,同时集中表现在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与儒家思想的一致性。这是我国历史上壮族先民在精神文化上能够获得较大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可资总结弘扬的思想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内容,包括特定的含义、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产生于春秋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先秦儒家的“中和”思想在中华文化的多个方面都有具体表现,如“仁”“‘温柔敦厚’诗教”“随时处中”等,可以分为精神品质、文学艺术、世事伦理三个层面。通过探析“中和”思想的多重表现,可以考察其对于儒家思想、中华文化和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与启发。  相似文献   

5.
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被列入我国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封建王朝的正统系列中,这一事实本身正是儒家所谓“诸侯用夷礼者则夷之,夷之进入中国者则中国之”的具体体现。本文拟就儒家思想与女真族思想政治变革的关系问题谈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6.
廪君为巴人始祖质疑田敏凛君为巴人“始祖”的观点长期以来为许多学者所引用或首肯,但只要我们认真深入地进行追根寻底的剖析,其诸多疑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已经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一观点从一些方面提出过不同意见,但嫌不够详尽系统。在此,笔者不揣浅陋,拟对之进...  相似文献   

7.
我分三部分对吐蕃王国创建史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我先博采众家之说、并提要勾玄,在此基础上来说明我自己的研究方法。我分析了吐蕃王统的世系及起源之传说,通过去伪存真以接近  相似文献   

8.
浅论赫哲渔业生产的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论赫哲族必然涉及其渔业生产,我们用"牵一发而动全身"来形容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是再恰当不过了.换而言之,赫哲族的渔业生产与赫哲史本身一样,历史悠久,渊远流长,中间虽经历过曲折的发展过程,但其作为主业的特性却长期地保存下来,故有"夏捕鱼作粮"之说,笔者在探讨赫哲史的过程中,觉得有必要将其渔业生产的演变作为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人们的注意. 赫哲族的渔业生产问题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问题,何以言之?说它古老,是由于它溶  相似文献   

9.
“三教归一” ,是全真道鲜明的特征。丘处机继承和发展其师王“三教归一”的思想 ,在其作品中 ,从儒家中主要吸收忠、孝、仁、义等思想 ,从佛教中更多地吸取了禅宗的观点。本文对丘氏“三教归一”的思想和作品进行了分析 ,同时认为柳存仁先生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0.
<正> 成礼兮会鼓, 传芭兮代舞, 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九歌·礼魂》《九歌》中的这段歌词,每一句话都通俗易懂,但是,把词意连贯起来读,却总有一些茫然。历代诸家的解释,互不一致,又都含糊其词,不知所云。封建时代的学者,惯用儒家思想去解释屈原的著作,不仅牵强附会,而且酸气冲鼻。如《山带阁注楚辞》云:“礼魂,盖有礼法之士,如先贤之类。故备礼乐歌舞以享之,而又期之千秋万祀而祧也。”这种解释,今日的读者一看便可知其荒谬。旧说又有解释《礼魂》为“谓以礼善终者”更是胡猜,王夫之先生的《楚辞通释》已辨其非。现代学者如郭沫若、闻一多等名家,摆脱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桎梏,用新观点来解释《九歌》,较前有了重大进展,但是,  相似文献   

11.
排瑶地区流传的经书,为先生公举行宗教仪式时所使用。不同的仪式使用不同的经书。其内容涉及到排瑶社会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是瑶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研究瑶族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难得的、珍贵的学术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2.
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认为西藏传统体育是西藏人文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在西藏高原地域环境和地域条件及藏民族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并在西藏经济社会的进程中和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得到认识。它和西藏历史、宗教、艺术等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具有明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艺术性。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西藏地域特点和丰富多彩的藏民族文化,深入开发西藏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存和发展具有藏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将西藏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全民健身机制,使传统体育资源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侯斌  周鸿彦 《民族学刊》2011,2(2):27-31,85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立法,加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立法还存在不足和缺陷,应当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杨杰宏 《民族学刊》2013,4(6):18-27,96-98
羌族口头传统的口头传统遗留较为完整,在灾后重建中获得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同时呈现出传统文化生态恶化、释比减少、羌语濒危等诸多危机,文化展演、释比城镇传承成为羌族口头传统的新特点。坚持保护优先原则,尊重传承主体,达成政府、学者、民众、企业等多元力量的有效整合是传承口头传统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期以来传统工业化的弊端和目前人们对新型工业化的种种认识误区,本文以地处珠江源头、具有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云南省工业基础较好的曲靖市为例,明确提出要从生态视角和民族文化视角来审视传统工业化。认为推进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首先要树立新型工业化的生态环境观和民族文化观,遵循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尊重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充分利用高科技、信息化、经济增长来保持和重建生态系统,并改变传统工业化导致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以通过工业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多元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汇集了库区土家族、苗族等各少数民族医药文化精华,加强该库区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不仅可以有效地保护或传承库区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文化、培育民族精神与增强民族凝聚力,而且会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为库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纵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传统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凝结精炼而成的,其中有许多优秀的成分,应该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广西是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具有着极其丰厚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必须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8.
蔡晴 《民族学刊》2021,12(3):80-86, 103
胎教作为一种在中国绵延千年的民俗观念,最初是为培养天子而创设,后历数代发展而逐渐成为寻常百姓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近代以来,在西学浪潮的冲击之下,近代知识人也以报刊为阵地,对传统礼俗进行“理性调适”。笔者立足于民国时期的报刊材料,以传统民俗——“胎教”的嬗变过程为切入点,呈现转型时期文化浑融对于产育知识的影响,厘清近代知识人传统文化的重构,并对中国的“现代性”问题做出反思。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中国的复杂社会系统中,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的融合互动奠定了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运行的基础。二者的双向融合互动,主要是以地方社会的主动参与为主,使地域文化与国家政治贯通起来,并随国家意识形态需要不断创新,保障了社会机制内部的脉络畅通。实际上,这种融合互动代表了传统中国社会"文化政治"的一般性运作机制。本文从柳宗元神灵形象与文教圣贤形象建构的视角出发,长时段考察地方社会与国家政治间存在的民间化--升华的双向融合互动,从下而上地对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予以上溯,管窥其中蕴含的传统政治智慧与社会运作机制,以期为完善当前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昌都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大门,是康巴文化的中心.300年前,昌都就有穆斯林繁衍生息,虽然他们屡遭劫难,但伊斯兰文化薪火传承,未曾断绝.时至今日,昌都穆斯林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构成了昌都多元文化的一道风景线.本文首次全方位向读者介绍昌都穆斯林的来源与现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份较为翔实的资料,填补了中国伊斯兰教研究的一段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