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面临着民族间收入差距加大,发展共享不足、民族经济发展特色不明,盲目竞争和民族经济发展各自为政,资源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等问题.在"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我党提出的四大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将会为解决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在四大主体功能区划分后,应该从加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建设、促进我国收入分配方式调整和倡导民族间经济共享意识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民族间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田钊平 《民族学刊》2013,4(2):17-25,96-98
经济和谐是民族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不和谐是制约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根本原因。妥善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是促进中国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主要体现在经济要素配置、经济利益平衡和经济活动联系等几个方面。应通过制度创新构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和谐发展的制度基础,有效解决经济发展的不和谐问题,为推动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内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中国共产党领导广西民族团结进步60年的历程,其价值不仅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优越的和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基本制度,也在欠发达民族地区走出了一条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道路,促进了民族经济大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大繁荣,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广西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广西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良好局面,增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了社会和谐进步.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民族和谐与社会和谐的相互关系,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党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激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功能,以民族和谐促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关系理性以主体间关系为尺度和根据来理解人的存在意义,强调相互承认、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实现了对客观理性和主观理性的扬弃和超越,可以为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并指导民族工作实践提供新视角。从话语表述、关系性质和关系范围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关系理性在当代的具体展开和自觉表现。在关系理性视角下,通过创造各民族共享物质田园、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武陵山片区隶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武陵山片区生态经济发展是建设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关键要素。文章以湖北省苏马荡旅游度假区为例,认为武陵山片区发展生态经济有着一定的优势条件,并积累了部分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如历史文化挖掘彰显、规划开发统一规范、当地居民成果共享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大健 《民族研究》2006,30(4):1-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8.
武陵山片区隶属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促进武陵山片区生态经济发展是建设国家生态功能区的关键要素。文章以湖北省苏马荡旅游度假区为例,认为武陵山片区发展生态经济有着一定的优势条件,并积累了部分经验,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如历史文化挖掘彰显、规划开发统一规范、当地居民成果共享等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信任: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是促进人际关系融洽和社会秩序良性循环的重要前提,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的社会基础。中国与世界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证明,信任对于促进民族关系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当今各民族基本上形成一种信任关系,但影响民族间不信任的因素仍然存在。要在各民族中形成一种信任关系的互动,必须坚持在各民族平等的前提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同时需要各民族在沟通中加强相互理解、尊重与宽容,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以诚相待、彼此取信。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全面把握我国民族旅游村寨经济发展现状,促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发展,本文对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多元化的经济类型进行了梳理,并对此作了详细的探讨和比较研究,指出目前民族旅游村寨经济类型呈现多样化趋势,农户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具有多元化特点。  相似文献   

11.
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是当前民族经济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结果为建立"利益共享、四方共赢"和谐主体利益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张岚  陈祖海 《民族论坛》2013,(5X):94-99
资源开发中的利益关系是当前民族经济学界关注的重大课题。本文分析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和资源开发企业、企业和当地居民之间利益分配关系,研究结果为建立"利益共享、四方共赢"和谐主体利益关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坚持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策,是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立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构建和谐政治关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尊重藏族风俗习惯等,构建和谐文化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发展西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党的"和谐民族"政策在西藏得到了充分体现和落实.促进了西藏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胡洁 《西藏研究》2016,(4):114-120
2014年5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后,民族互嵌成为处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思路,体现了国家从经济建设硬着陆向社会文化建设软着陆的转变。从国际经验看,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通过"混居"方式增加各民族接触机会,美国不断修正法律实现了多民族平等和谐共处,英国以"教育优先区"填补部分地区和民族的教育弱势等对我国通过民族互嵌虚立新型民族关系有一定的启发。坚持以各民族为主体、政府引导、强化法律监管监督,深挖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精准落实着力点,培养地域共同体意识以增强"接触"可能性等有利于建设我国民族互嵌式社区。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0,1(1):63-70,164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民族地区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进,但是,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处于比较滞后的状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继续全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处理好经济追赶和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高速持续增长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与其他发展机会,特别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实现和谐发展和共享型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都处于急剧变迁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省三亚市凤凰镇回族社区的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也呈现出一些新的情况,例如民族意识趋于强烈并带有市场经济的一些特点.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政府的积极引导更是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凤凰镇回族对异族通婚的普遍接受就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7.
论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好的民族关系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当前我国民族关系面临着国际政治和民族问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及人力资源和文化贫困、宗教、民族意识非均衡性发展等带来一些不和谐因素;鉴于此,应通过消除民族分裂隐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问题、加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等措施来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以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正>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建国初期,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初步建立了适应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民族贸易体制,促进了湘西民族经济的繁荣和发展。40多年来,党的民族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促进了民族团结,民族贸易在机构、网点、从业人员和购销业务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发展,已成为全州联结城乡、服务工农、开展国内外经济联系的重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地区地缘经济及区位关系角度,大致可划分为北方边疆区域、西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南方沿边沿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四大民族经济地理版块,这四大版块呈"G"字形排布,各具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那么,这些地区未来的经济发展走势将会如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这为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特征,进一步认识"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现实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着重分析"促进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现实基础以及对民族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