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抗战时期甘南藏区畜牧业开发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时期,甘南藏区畜牧业在国民政府"开发西北"浪潮的推动下,进行了畜种改良、畜疫防治、畜产品加工等开发活动.这些举措促进了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使原始畜牧生产逐渐步入了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2.
青海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是全省社会整体经济中的重要支柱。我省六个自治州几乎是纯牧区。但是长期以来,我省畜牧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还没有突破古老、原始的粗放经营方式,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今年夏季随省政协考察组,深入基层,就我省环湖牧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作了较深入的调查。环湖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成就令人瞩目,许多方面已经步入了我省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有不少经验值得思考、总结、推广。  相似文献   

3.
青藏畜牧业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与青海省同处青藏高原,各为我国的五大牧区之一,在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活动中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畜牧业方面,两地的草资源结构、畜群结构、生产方式已及畜牧业生产者的生活方式及文化内涵都十分接近。从表面上看,西藏自治区的草场面积和牲畜总量均超过青海,在人口总量上又远远小于青海。但是,近年来西藏的畜产品却不能自给,需要从周边省区调入,其中有近半数的牛羊肉、酥油需从青海凋入,笔者在西藏的主要牧区——那曲调查时发现,连牧民都有购买外地酥油的现象。由此看来,青藏两地在畜牧业生产的深层次方面必定有许多相异之处,拙文将在这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牧区的改革与发展艾云航近15年来,内蒙古牧区全面开展经济体制改革,发展了牧业生产力,加快了牧区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化,使草原畜牧业和牧区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主要标志是:1、牲畜头数稳定增长,良种畜比例显著提...  相似文献   

5.
我国少数民族牧区和山区拥有广阔的草原、草山和丰富的牧草、牲畜品种资源,具备发展畜牧业的客观优势和巨大潜力。我国牧区草原有43亿亩,南北方山区草山、草坡有10亿亩,总共有53亿亩草场,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强,居世界第三位。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的蒙、藏、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鄂温克等民族地区。牧区少数民族经营畜牧业有悠久的历史,牧业是这些民族的主体经济。全国有230多个牧业县和半牧业  相似文献   

6.
我省以藏族为主体的游牧民约80余万人口,分布于6州1市28县,牧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6%,其中草场5.8亿亩,1990年牧业总产值占全省农牧业总产值的43.02%,可见畜牧业在全省地位之重要。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省畜牧业经济处于缓慢发展状态,生产方式基本上停留在落后的粗放经营阶段,商品经济极不发达,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牧民群众的生活方式依旧是逐水草而居,这就使得极有潜力的畜牧业经济难以发挥其优势,直接影响了青海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青海民  相似文献   

7.
一、畜牧业地区概况 畜牧业地区系指草原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位于我国北部和西部边疆,从大兴安岭西部往南,沿阴山、贺兰山西北、祈连山东麓和青藏高原;包括12个省、自治区(请看表一)的266个牧区、半农半牧区旗县,总面积达36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7%左右。其中,内蒙古、西藏、青海三省、区牧区面积分别占本省、区总面积的66%、81%、96%;新疆、四川、甘肃三省、区牧区面积占本省、区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和切入点。加快发展畜牧业 ,是青海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调整经济结构的中心任务。本文在对青海畜牧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恶化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青海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战略思路与对策 ,提出了“解决畜草矛盾”和“畜牧业经济中心向第二产业转移”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两个战略重点。围绕生态畜牧业的总体战略和两大战略重点 ,具体谈了青海畜牧业经济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草原畜牧业是以草地为主要载体的家畜生产体系,是草原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主体产业。大力发展苹地畜牧业对促进草原牧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作者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通辽市草原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实现通辽市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青海环湖牧区“四配套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久前,笔者对青海环湖牧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感受颇深。这里近年狠抓了以牧户定居、牲畜棚圈、草场围栏、人工种草为基本内容的“四配套建设”,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现将这次考察的初步成果整理如下,以期与读者在今后中央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共谋青海牧业的振兴之路。不妥之处,欢迎指教。 一、环湖牧区“四配套建设”的主要经验 从传统的自然地理角度划分,环湖地区一般是指青海湖周围的刚察、海晏、共和3县。但综合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因素,广义的环湖地区还应包括祁连县及门源县西部的诸牧业乡。这些地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接壤,而且在畜牧业经济方面有着许多共同  相似文献   

11.
辽代牧、农经济区域的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代前期 ,契丹辽地主要是以畜牧经济为主 ,牧场遍布草原各处 ,畜牧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 ;农耕经济区域虽因燕云地区的并入等而有所增扩 ,但农业种植仍是片片点点 ,无法与畜牧业相比。到辽代中后期 ,牧区变化比较平稳 ,官营畜牧经济屡遭打击 ,已繁盛不再 ;而此时的农耕区域却有很大变化 ,农业经济的繁荣 ,对辽代社会的进步及金、元时期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生态畜牧业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生态畜牧业进行了理论探讨 ,论述了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含义、界定范围及其生态学思想 ,指出生态畜牧业是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进程中为解决生态环境恶化和草畜矛盾而提出的 ,因而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认为发展生态畜牧业必须注重草场生态系统的平衡 ,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荣宁 《青海民族研究》2007,18(2):144-148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区,又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地区,在诸多自然灾害中,旱灾和雪灾对西部民族地区影响最大,并呈现出一定的发生规律。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的逐渐增强而呈弱化,但是这种影响始终存在,并造成一定的财产和生命损失。加强区域间的合作研究和防治,提高农牧生产中的科技含量,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是防治自然灾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的考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西夏时期干旱、寒冷的气候,草原、荒漠的植被,对其牧业经济若干要素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兹认为农牧并存以牧为主是其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且畜牧业因一向在夏国经济中占重要地位而倍受其统治者的重视。然而这种自然规定和人类选择的统一性,愈来愈受到严重的挑战和破坏,并有愈演愈烈之势。籍此,作者在研究西夏牧业经济若干要素基础之上,对这种原因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思路,认为应从转变观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加强现代化管理等方面加快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 ,我国的草地生态环境在日益恶化 ,对畜牧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采取应对措施促进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资金绝对规模、相对规模、资金结构三个方面系统考察了西藏农牧业补贴的现状,进而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求解了西藏农牧业补贴和农牧业经济产出的长期均衡、短期动态波动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西藏农牧业补贴对整个自治区农牧业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大的拉动作用,但是西藏农牧业补贴也存在着相对规模不断缩小、补贴资金结构不尽合理、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等问题.依据这些分析,基于新时期的发展战略,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补贴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研,作者对门地22村草原畜牧业经济有了几点轮廓性的认识.鉴于青藏铁路通车的大好机遇,针对22村目前发展现代化草原畜牧业存在的现实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有机锗对动物的作用及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的可能性作了综述。有机锗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抑制肿瘤作用,但目前还无与其它抗癌方法的比较,加之具有毒性,各国均未将其列入抗肿瘤药物。有机锗对心血管的作用,不同的试验有相反的结论。有机锗能延长果蝇寿命,但无对高等动物的试验,因其长期应用具有毒性,在抗衰老延寿方面似难以应用。有机锗对某些类型胃溃疡的作用与甲氰咪胍相似。有机锗体外试验可使GH(生长激素)LTH(催乳激素)浓度显著提高。锗和有机锗都具有毒性,可使肾小管上皮、肝细胞、心肌细胞等变性,而发生肾功能不全,甚至引起死亡。虽然有有机锗促进鸡生产率的报道,但也有对体重增长影响不大的试验。有机锗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也有防治畜、禽、鱼的病毒、细菌和原虫病的报道,但是从经济上和毒性上考虑,除非微量(<1mg/kg体重)有机锗就有上述作用,才有望应用于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