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每一种语言有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存在的意义.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对于原来没有文字的民族语言来说是历史的进步.树立科学的语言生态观,有助于培育人们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认同情感、认同心理,缩小人们对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心理距离.少数民族新创文字的积极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其民族语言生态乃至全世界整个语言生态的和谐发展.而双语教育教学是提高少数民族新创文字活力、维护语言生态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生活的稳步提高,与之相适应各项社会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深入的变化.其中,语言使用格局的改变是不对等的,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方面,作为强势语言的普通话推广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另一方面,一些处于相对弱势的汉语方言及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活力却不断降低.本文通过对语言规划和语言保持关系的梳理后认为,语言规划是一种长期的,有预见性的语言干涉,其最终的目的应该是在规范各种语言使用的同时,保持语言生活的多样性,建立和谐稳定的可持续语言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朝鲜语是一种跨境语言。对于跨境语言来说,语言接触是语言变异产生的重要外部因素。语言接触环境下的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主要有两个外部来源,汉语和境外朝鲜语的影响。由于中国的朝鲜族与汉族长期共同生活,汉语对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影响很大。境外朝鲜语与中国朝鲜语虽然从广义来说是同一种语言,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中国朝鲜语变体和境外两个朝鲜语变体之间存在差异。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中国的朝鲜语受到朝鲜和韩国语言的影响,从而词汇变化的轨迹趋于多元化。本文通过汉语和境外朝鲜语对中国朝鲜语词汇变化的影响,探讨了中国朝鲜语词汇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的影响,在学习语言用英语进行言语交际过程中往往忽视了语言形式在各种非语言环境下的不同应用功能,高校英语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消除民族生的语用失误,培养他们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一批著名的民族语言学家和体质人类学家来到昆明工作.他们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云南的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体质进行了调查研究,从而对我国的民族学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居住着汉、藏、回、土、撒拉、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千百年来,他们在这里生活、劳动结成了亲密的兄弟友谊,同时使民族文化亦互相影响。表现在语言上不仅汉语对于各少数民族语言产生较大影响,各少数民族语言(尤其是藏语)对于汉语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本文仅通过汉藏语言比较分析,就青海汉语方言的一些语法现象作一些说明。“宾一一动”句式“宾——动”式是青海方言的一种基本句法格式,它不象在普通话里作为“变例”出现。所谓基本句法格式,首先是说这种格式应用的范围极广,概括的句子极多。陈述句如:毛…  相似文献   

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语言的活力程度进行排序,旨在分清轻重缓急,先抢救处在最濒危状态的语言,并为其提供理论依据.根据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合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研究的测试的综合指标,并对中国一百多种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活力排序.  相似文献   

8.
关于语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本文仅就《民族语文》刊载的有关语言关系研究的论文进行评介,同时,也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 每一种语言的发展演变都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周围语言的制约。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共处的历史悠久的大国,而少数民族居住环境又是小聚居大杂居,因此,少数民族语言受汉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汉语中也有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研究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9.
语言文字对于文化传承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语言文字可以有效地促进该民族对于自身文化的保护以及延续.当前由于文化的融合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不断地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自身的文化发展也在不断地遭到威胁,有的甚至面临着消失的局面.而从当前的实际出发,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是当前的少数民族中的一个重要的传承特征,因此就要不断地增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不断地加强少数民族在当前的语言应用中的影响地位.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保留独特的民族文化,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加强少数民族跟汉族之间的联系.这可以有效地处理好民族关系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并提出了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相关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于母语为无声调语言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声调是非常困难的,但由于汉语的声调有辨义功能,因此学好声调又是非常重要的.安多方言就是藏语中一个无声调的方言.本文以使用安多方言的15位藏族学生作为考察对象,对他们的发音材料进行了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