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文化中最稳定的因素是民族心理,民族心理的重要内容——民族认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使得民族心理结构与组织的发展具有民族性与文化性.汉族与藏族的传统文化不同,使其表现出的民族认知不同.本文从白色认知的区别入手,探寻原因,以便更好地挖掘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秦宇  税琳 《中国民族博览》2023,(17):106-110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变迁、发展的映射,反映了各民族人民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状况,是各民族人民智慧和劳动的象征。朝鲜族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家庭的一部分,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与鲜明民族风格的音乐艺术,为民族音乐文化增添了绚丽的篇章。在民族文化更加开放、多元的当今时代,在保留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精华与特色基础上实现创新与融合,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成为时代命题。结合朝鲜族音乐的分类与形式,分析其发展的特点与社会价值并对朝鲜族民间音乐发展进行路径探析,以更好地促进民族音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是对边境旅游与民族文化旅游的双重深度拓展.文章基于族群、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对边境民族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进行了新的界定及探讨;从边境民族文化旅游所涉入的边境、边境民族、边境民族文化与边境旅游等要素关联属性构建其内部驱动机制;从系统发展论视角,提炼了由引导、推动、实践、保障四重推进体系构成外部驱动机制;并系统构建了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驱动机制.旨在通过全面探讨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概念、特征与发展驱动机制以解析其发展的动力结构,寻求边境旅游跨产业融合的着力点,以促进边境地区民族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边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边境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决策提供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本文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 ,通过对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涵义的认识及二者关系的辨析 ,指出民族经济与民族文化是嵌合在一起的。民族经济不可能游离于民族文化而独立 ,民族文化又必然要以民族经济为依托。民族发展不仅与民族经济相关联 ,而且也与民族文化、与人本身的完善和发展相关联。因此 ,民族发展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在现代世界体系中 ,处于世界边缘位置的民族是无法再重复中心国家的发展道路的 ,他们所能作的只能是动员更为广泛的社会文化资源 ,充分运用包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等多种资本形式来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提供动力。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用的实践活动就是这样的努力行为 ,其意义深远。因为这样的实践不仅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道路 ,而且还为民族文化的弘扬提供了制度化的保证 ,进而也为人类新的文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认为青海要发展必须正确认识青海民族文化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现代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动民族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语言贮存着民族的记忆,凝聚着民族的意志和向心力;民族文化,特别是民族民间文化则是民族之根,是民族发展进步的记录和民族特征的表述和彰显。了解和认识一个民族,不能不依靠其语言与文化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云南的民族多样性决定了其文化的多样性。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是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源泉,是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是云南和谐社会构建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正确认识云南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探究保护和发展云南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举措,对云南民族文化强省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的发展从起源和发展历史来看 ,一直是多元性的 ,与此同时 ,文化在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存在多元与一体的时隐时现的主题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与推进 ,文化多元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进而使全球化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民族认同多样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产生了民族认同与民族冲突并存的文化发展局面。文化同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力图解决这些问题 ,可还是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发展的特点 ,把握多元文化时代民族认同的趋势 ,本文提出多元文化创造性地共存的观点 ,通过多种文化群体积极的和动态的共存 ,使不同文化群体以一种既能再生产其文化特征 ,又能与时俱进的方式组织起来 ,从而形成“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文化”的分层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9.
社会发展进程中,多重因素会对民族文化形成冲击,对其保护与传承形成消极影响。只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适时调整民族文化的社会功能,选择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路径和设计,才能达到有效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民族作为一种人们共同体,既有文化属性,又有政治属性,基于此可将民族划分为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于是,学术界由民族属性衍生了关于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的纠结的话题。伴随西方"族群"概念的引入,我国部分学者将文化民族等同于族群和将政治民族等同于民族,并主张以族群替代民族的观点,其实质上就是通过民族的"去政治化"或"文化化"而人为地实现政治民族转向文化民族。本文认为,在中国,提倡民族的"政治化",未必会强化民族认同而削弱国家认同,对国家的稳定、统一与发展形成挑战;同样,主张民族的"文化化",也未必能够淡化民族色彩,模糊民族意识,有效地解决当前存在的民族问题。显然,只有客观地看待民族属性,科学界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才能促进民族的自身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Employment projections and skills strategies emphasise the importance of (highly) skilled labour for competitiveness. A strategic focus on ‘attracting the best talent’ globally may conflict with policies to ‘grow local talent’. This issue is considered in the UK context of a shift from a liberal immigration regime to a demand-led system characterised by increasing restriction, through adjustments to a points-based system to manage labour migration from outside the European Economic Area (EEA). The specific focus is on an annual limit on non-EEA labour migrants introduced in 2011 and tightening of eligibility criteria for entry of (highly) skilled migrants, amid business’ concerns that this might stifle economic growth. Drawing on 20 employer case studies and literature on skills and migration policy, the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costs and implications for business in adhering and seeking to adapt to migration policy changes. Such changes pose administrative burdens on employers and limit business flexibility but associated monetary costs to businesses are difficult to quantify. Adapt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impact of migration rule changes vary: some firms experience limited impact, some adjust their recruitment behaviour and some feel their underlying business rationale is threatened. Developing local talent is a partial long-term solution.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贫困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缓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高中阶段入学率低,辍学率高,办学规模小,生源质量差,考取大中专学校数量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经济落后状况和传统观念制约,受新的“读书无用论”和办学条件差的影响。这种状况不改变,势必影响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要发展民族地区高中教育,必须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宣传与政策引导,设立救助基金,提高民族高中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吸引力。  相似文献   

13.
王万宏 《民族学刊》2014,5(4):15-18,106-108
网络图像在信息与文化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图像具有易得性、易编辑性、超语言性、图文关系多样性、传播途径多样性及图像的文化性等特征。以拉萨"3·14事件"反西方媒体歪曲报道来看,我国涉藏网络图像传播有以下不足之处,如重官方不重民间、重媒体不重个人、重国内不重国外和重文字不重图像等。对此,建议大力建设网站的涉藏图像专栏,与国外门户网站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图像分享渠道,重视民间的力量,注重涉藏事件图像传播的时效性。  相似文献   

14.
宋朝少数民族人口数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朝境内少数民族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以广西路最多,四川地区次之,以下依次为陕西地区、荆湖地区和河东路。经考证推测,北宋中后期宋朝境内约有少数民族人口 467万余人。其中少部分列入方志的当地户口统计,但在全国总户口数中,则只有极少数列入。由宋朝官方全国总户数得出的宋朝总人口数,应加上少数民族人口才是比较真实的总人口。  相似文献   

15.
基督教作为一种"异质文化"在中国乡土社会传播的过程中,通过"适应"和"自我改造"的"技术化"方式实践了本土化,也正是这种"技术化"的机制减弱了基督教与本土文化的冲突张力。本文以作者在甘肃省榆中县的实地调查为依托,对这种"技术化"的实践作出分析,力图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对基督教在偏远地区农村传播和发展的深层原因予以揭示。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内地蔬菜传入西藏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开发史是近代时期边疆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以来,内地与西藏地方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蔬菜也随内地官员、军队和民众的入藏而被引种。这一过程在民国时期(1911—1949)得到了继续。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近代西藏与祖国内地在蔬菜品种种植交流上的表现、事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交流成绩有限,但是它预示了西藏地区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农业发展史和中国现代边疆开发史上的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80年来认识和处理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和实践.作者认为,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民族问题就受到了高度重视.80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步摸清了中国的民族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一般规律,形成了科学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在21世纪,只要中国共产党针对新的实际继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切实加以落实,中国的民族问题就会解决得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18.
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推动西部大发展 ,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地区劳动力流动更为频繁。处在这一背景下的西部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部劳动力的结构、就业特点 ,希望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竞争能力 ,为保持西部地区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回族)在抗日救亡斗争中功不可没.他积极参与制订对日作战计划,指导原则和指导大纲;奔波于前方火线,指挥或参与策划过许多战役,有拼搏的胆识,是一位忠于职守的爱国将领;组织回族社团,发表了不少有关回族人民抗日救国、提倡爱国爱教的文章,教育回族,提高认识,纠正"争教不争国"的错误观念;抗战初期同意并支持中共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共产党互相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相似文献   

20.
噶当派是11—15世纪藏区影响较大的一个佛教教派,其兴起原因主要在于它适应了当时藏区的社会和政治环境以及藏区佛教的发展方向。本文强调指出,噶当派在教理教义、寺院经济制度等诸多方面影响了其他教派的产生与发展;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的形成也与其作为藏区第一个佛教教派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此外,噶当派对藏区社会的其他方面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