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宗教禁忌和文化生态学我们讨论宗教的文化生态学,主要着重于由信仰超自然存在和力量所引起的行为怎样有助于人们在其物质环境中生存下来。以下从宗教对有机体的作用的观点来探讨人类种群(human populations)在适应特定环境中,信仰和仪式有哪些功能。图腾和禁忌首先考虑在许多人类种群中重要的宗教禁忌——食物禁忌的解释。在解释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图腾制时,E·迪尔凯姆和拉德克利夫-布朗试图表明它在维持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2.
乐器发展史是一部改革进化的科技史,它们的分类视角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形式都休戚相关。本文从乐器“进化论”这一视域出发,分别从民族乐器的古今对照和民族乐器与世界多元音乐文化交流这两个单元论述我国传统民族乐器的发展历程,该论题研究旨在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和认知民族乐器文化的同时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乐器的不断革新和创新。  相似文献   

3.
卞全琴  张原 《民族学刊》2015,6(6):18-22, 99-100
在古典进化论的理论发展中,“昆虫社会”的研究是一个被广泛而深入讨论的议题。诸如达尔文、赫胥黎、巴霍芬、柏格森等著名学者均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展开了富有启发的研讨,并衍生出关于社会分工、道德伦理、母权社会和创造进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学理思考。对于我们理解当时人文学科的社会理论建构而言,厘清古典进化论中的“昆虫社会”研究极为必要和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 19世纪下半叶,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以美国的摩尔根为代表的一批人类学家主张用进化的原理解释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形成了风靡一时的进化论学派。20世纪初,一股反进化论的浪潮汹涌而至,进化论学派受到严重冲击而一落千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影响不断扩大,美国人类  相似文献   

5.
“文化与人格理论”产生的背景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框架发生过4次变动。第一期是进化论的时代,将“野蛮”和“西欧文明”理解为单线进化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期是历史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取代进化论思想的时代。这一时期,伴随着殖民地的扩大,人类学家陆续对亚洲、非洲的“野蛮部族”进行了调查,认识到各个社会都有独自的历史和文化。第三期是在第二期大量积累的民族志资料的基础上,尝试理论概括总结的时期。第四期在1960年以后,泰勒(E·B·Tylor,1832~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当下环境法治建设中颇为流行的“唯理论建构主义”倾向进行了反思 ,认为在目前西部环境法治建设中的“进化论理性主义”的维度是不可忽视的。在此理路下 ,通过阐释和梳理甘青特有民族的生态文化后得出结论 :甘青特有民族的生态文化是西部生态法治建设中可资借鉴的本土性制度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类似的本土性制度资源 ,将有利于西部开发中环境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在文化人类学的几种主要进化论现点的基础上,通过将新进化论的能量指标转化为信息指标,并结合文化的微观传播与变异过程,可以建立一种基于意义的选择模式来重新理解人类文化的进化,文化的在不同人群中的传播过程,就是意义选择的过程,具有相近的认知和记忆结构的人对于某种文化特征的选择往往是相似的,因此文化并非是完完全全的客观存在,也不纯粹是我们主观的创造物,而是我们与世界共有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8.
许多人往往把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同算卦占卜、“跳大神”等混为一谈。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它们之间的确有共同之处。但因此而将它们划为等号,不加以任何区别,那是错误的。因为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正因为如此,前一种现象称作“宗教”,后一种活动叫作“封建迷信”。 下面通过对比分析,看看宗教与封建迷信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先谈谈共同点。宗教与封建迷信的主要共同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它们同属于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9.
美国式民族生态学指的是诞生于美国生态人类学中的一种独特方法,它试图从认知的视角探讨不同民族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对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概念界定和理论预设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美国式民族生态学的本土人立场、民族志方法、认知的视角、关注传统生态知识以及跨学科色彩浓厚5个方面的学科特征.  相似文献   

10.
纵观19世纪以降民族主义思潮的发展历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系谱论”民族主义观与“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系谱论”民族主义观试图将“进化论原则”与“民族观念”相结合,从历史演化的线索中审视某一民族并分析其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性;“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则强调民族主义研究有其特有的方法论和可能性的历史前提。西方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虽然依托于作为意识形态的民族主义,但是在民族共同体范围内的“民族自决”、“民族身份认同”却与政治场域中的“公民权利”、“公民身份认同”发生内在性冲突。系谱论民族主义观侧重于从民族有机体“自然演进”的角度在“时间维度”上解决这一问题,而反系谱论民族主义观则强调要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主体性建构”的空间维度化解这一矛盾,但结果证明,两种民族主义观念都无法顺利走出民族主义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1.
美国苗族“Hmoob”人,仍然保存着自己的语言. “Hmoob”人的语言属于苗语西部方言的一种次方言,其中某些词汇可能源于古代汉语.“Hmoob”人现今仍然在使用的几个词汇如“Hmoob”“Mab”和“Suav”能够清晰地反映出“Hmoob”人群体的自我认同与族群分野建构的历史过程.在建构自我认同与族群分野系统的过程中, “Hmoob”人的族际关系观念受到其历史迁徙过程与华夏民族观的影响,但文化自觉因素在其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 “Mab”一词与其衍生词汇在美国“Hmoob”人群体的当代自我认同与族际分野中仍然存在,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2.
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生态人类学是人类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本文就生态人类学这门学科的含义,以及它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理论,即环境决定论、环境可能论、文化生态学、文化唯物论、生态系统论以及民族生态学,作简要论述,并阐述了生态人类学的新近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3.
一、“角色”概述 “角色”一词原为戏剧用语,指演员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后被社会学、人类学及民间文艺学等广泛采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弗拉基米尔·普罗普(1895—1970)最先用角色来分析民间故事中的人物。他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对一百个俄国童话进行了研究,归纳了童话叙述中的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他把不变的因素称为“功能”(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认为“功能”与“母题”同义),即人物的行动;可变的因素称为“角色”,即人物。他认为童话的特征是“经常把同一的行动分配给各式各样的人物”,“功能的数目极小,而人物的数目极大”。他总结了俄国童话叙述的四条原理和三十一个功能,还标出了与三十一  相似文献   

14.
刘华 《民族学刊》2017,8(6):23-29, 102-103
本文从利奇与费孝通关于中国人类学研究的论辩出发,尝试性地分析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定义”性特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注释”性特征对西方人类学与中国早期人类学的不同影响,认为中国早期人类学家即便曾采用西方人类学的某些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式,由于在对待这门学科的前在立场及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在人类学的学科实践上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即中国早期人类学家把西方社会科学知识作为一种认知手段来重新注释、解释整体性观念下的“中国”——此“中国”并非仅仅是民族国家系列中“一国”的政治地理概念,它还包含着从自身历史与文明中承继而来的对生命及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学科问的交叉和互渗是当代科学发展的大趋势,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互渗在中国更具有特殊意义。例如生态学与民族学、人类学的交叉、互渗孕育出新的学科——民族生态学、生态人类学等。通过民族生态学的研究,人们可以获取当地人对环境的认知。对世界的看法。从民族生态学的角度来讲,环境并不一定是一个真实的实在物,而是人类感知与解释外部世界的产物,即环境是文化构建的产物,因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环境观,也就存在有  相似文献   

16.
自然生态环境是影响人们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内经》曰:“天有八纪,地有五里”、“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内经》认为,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物产分布、地质地貌等因素,均能影响人的生活及健康状态。麻阳之所以自古就以多寿星而闻名,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拥有在地理环境、地质地貌、气候环境、森林环境、水环境、物产分布等适合人们健康长寿的自然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民族生态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生态学是一门介于民族学和人类生态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所涉及的问题超出了民族地理学、民族人类学和民族人口学的研究范围。该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族群或族共同体在所居住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文化条件下谋取生存的传统方式和特点,当地生态系统对人体产生的影响,族群或族共同体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特点及对自然界的影响,它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民族生态系统形成和发挥职能作用的规律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丁苏安 《民族论坛》2012,(24):11-21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是英国人类学家,文化进化论的提出者,也是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奠基人。《原始文化》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泰勒定义了文化,提出了文化进化理论,并创造了文化研究的方法。人类学界对泰勒及其研究的讨论并不热络,但一些入目书籍中必定会有所提及。学界对于他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其文化进化论和著作方面。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华裔的边缘化及涵化进程中的结构仪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重点考察仪式因素对美国社会中华裔美国人涵化和边缘化进程的影响。它描述和比较了唐人街老华人的“单元民族特征文化”和新华人的“二元民族特征文化”的关系。该研究运用了结构仪式理论以分析华裔美国人在不同环境中的象征性仪式活动。我们将华裔美国人的新生代社会分成不同的层面 ,重点考虑影响华人个体行为的各种结构方面、文化方面和全球化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能够解释华裔美国人中各种新型组织结构的存在和他们的二元民族文化特征。华人中有以双重特性或二元化文化为其生活之常规者 ,因而在不同的社会氛围中 ,特别是正式的组织活动和非正式的人际交往中 ,按照不同的仪式行事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学术界围绕着与民族矛盾原因有关的问题展开了不少的研究 ,其中有的研究实际上已经在理论上建构了彼此不同或有一定区别的民族矛盾原因体系。主要有 :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因素、主要因素和多种原因”论 ,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论 ,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论 ,民族关系或民族问题的“诸影响因素”论 ,“国内族际冲突导源于民族国家构建和族体发展之间的矛盾过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