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汉字正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设计素材和灵感来源被广泛采用,对于汉字造字应注意基本的应用规则如正确性、合理性和协调性原则,同时应灵活运用汉字造字设计本身的各种表达方式来丰富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
形声是汉字的一种造字法,但汉字并不因此以表音见长.由于汉字造字本意及表音的特点,造字法本身的障碍,用字过程的影响,语音演变的影响等,形声字声符表音准确度呈弱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李明 《民族论坛》2007,(10):28-29
古壮字是古代壮族人民用来记录语言的一种文字,在造字方式上与汉字有密切关系。本文以古壮字中表示天象一类意义的文字为例,并选取古壮字中部分自源文字,通过同义比较的方法探讨古壮字的造字方式。  相似文献   

4.
方块壮字也称古壮字,是壮族先民仿效汉字六书造字法,利用汉字及其部件来记录壮语的一种民族民间文字.壮语称sawn1dip,意即生字,有不成熟之意.汉文献则称之"土俗字".方块壮字是壮族人民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中华汉字对周边少数民族创制文字的影响李滨英,吴维汉字是汉民族创制使用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现行文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今汉字共有六万多个,通用的约为五千至八千。造字方法主要有四种:(1)象形,(2)指事,(3)会意,(4)形声。从表形、表意到形...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古汉字从诞生到现在至少有四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古文字之一。本文以古汉字字体为对象,从欣赏视角和书法理论对其风格特点展开分析,进而对古汉字的研究视角进行一定的拓展,并为该字体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壮族古壮字是孽乳仿造汉字的借源字,受汉字及以汉字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影响颇深。其仿造汉字的构字原则,从萌芽、成形、发展到逐渐弱化退出历史长河,这一路旅途无一段不与汉字交融共生,包含于汉字文化圈之中。在长期的交融过程形成了与汉字文化圈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壮族古壮字是孽乳仿造汉字的借源字,受汉字及以汉字为核心的汉字文化圈影响颇深.其仿造汉字的构字原则,从萌芽、成形、发展到逐渐弱化退出历史长河,这一路旅途无一段不与汉字交融共生,包含于汉字文化圈之中.在长期的交融过程形成了与汉字文化圈共生共荣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几千年来承担着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对中国人来说,汉字已经超越工具而成为一种精神象征。近代以来,有学者提出要以拼音文字取代汉字,并提出一系列汉字拼音化的根据。本文从汉字拼音化根据的逻辑问题和汉字本体优势两方面浅析汉字拼音化的可行性,得出在当前阶段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汉字拼音化都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教千年来,汉字在约定俗成和不断规范中形成了自己的体制原则。它在周边民族和国家的使用与传播中,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发生了种种变异,经历了五种形态汉字汉文→汉字某(民族)文→某族汉字→自创民族文字→新“书同文”和大字符集建设,并因而形成了汉字系文字以及使用汉字系文字的国际区域。汉字的这种变异与地理、历史、儒学、宗教、民族等东方文化背景有关,并呈现出层次性、离合性、互动性和宽容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日语中汉字的读音有音读和训读两种读法。由于汉字或汉语传入日本的时期、途径不同,以及汉字原音在中国地区存在差异性等原因,音读又分成吴音、汉音、唐音三种读音。此外还有一种与汉字原音没有关系的“惯用音”。训读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正训和熟字训两种。另外,还有一种“当て字”,形式上利用了汉字的音读或训读,而内容上却与汉字的本来字义无关。日语汉字的读音具有多样性,但也并非无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2.
汉字特点及对蒙授学生汉字教学的几点要求进行了阐述。认为对蒙授初中生汉字教学必须体现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和训练性。  相似文献   

13.
方块壮字的萌芽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方块壮字至少萌芽于汉代 ,其发展大致经历了萌芽、成形、流行、盛行四个阶段 ,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假借、形声、会意、借汉、象形、特形等六种造字法  相似文献   

14.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汉字蕴含并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了解时代文化的"活化石"。本文通过汉字中"男"女"的失衡现象梳理,分析汉字所体现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汉字构形模式及特点,尝试从修辞学角度出发,运用比较、分析和观察的方法,重点分析了汉字构形中的排比、反复、夸张、比喻、省略等构形特点,从象形、结构、意义三个方面总结了汉字构形中对称平衡、寓稳于变、普遍联系的表达艺术,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汉字字形构造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汉字结构与人体构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汉字字形自然具备了人体基本特征,汉字也成为具有审美内容的节律形象。这是几千年汉字演变过程中始终保持的基本性质,也是汉字形体构造的特征。本文从汉字结构形式、结构构成、比例及方法四个方面论述了汉字型体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7.
敦煌文献中有一类特殊的古藏文卷子,用藏文为汉字注音译音,即汉藏对音材料.这类资料中一般藏文[ka]对应见母字,[kha]对应溪母字,其中异常的是部分溪母字与见母字的对音相同.学界多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其实并非如此简单.通过对比回鹘文、日文译音、汉字注音中类似的现象,分析其移民、方言特点,可以推断这应是当时当地汉语方言中部分溪母字与见母字读音混同的一种特殊现象,体现了古代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有据可查的仓颉庙(祠)、墓(陵)、造字台及出生地等遗迹有40余处,南乐仓颉陵是历代帝王、官吏及士学学子朝拜的圣地。仓颉陵所在地现为5万余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本文通过对相关史料及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的分析,初步推断仓颉陵古文化遗址的主要文化内涵应与传说中仓颉所生活的时代有重合的部分。早期仓颉文化对南乐县的影响是十分深刻和久远的,从历史时期到近现代,从文人雅士到民俗信仰,南乐体现出浓郁的仓颉文化特征,是探究仓颉文化的重要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书法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栽体,蕴舍深厚的文化意蕴,在现代设计中其不仅承担字叉信息传播的功能,同时它作为汉字印刷体特异的形式,有着很强的视觉美感,对设计作品的文化生成和文化联想有很强的激发作用:通过"式"的使用和借鉴,"形"的提取与衍生、"势"的把握与承传、"意"的沿用与延伸和"境"的相适和暗喻等方法,使书法在视觉传达中获得文化联想和附加值,对提高设计品牌的品位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中华文明。在这个进程中,文化认同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汉字和由汉字发展而来的中国书法居功至伟。自从有了甲骨文,也就是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朝中、后期起,中华先民就开始使用汉字。随后,这种文字被移植到青铜礼器、法器(金文)、石头(石鼓文)上,这时期的汉字被称为大篆。夏、商、周三代,大体上但凡使用这些文字的群体,被后人统称为华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地的小篆作为统一的字体,以国家的名义号令颁行,自此,汉字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使用。小篆结体优美,线条圆润流畅,由此,汉字开始从实用交流沟通工具向艺术表现层面演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