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绘画是精神文明的产物与载体,也是一种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西绘画艺术不断交流、碰撞,极大地促进了现代中国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研究现代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有助于发扬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着现实意义。文章分析了现代中国画的表现力,并对其审美特征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画创作过程中,笔墨文化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及内容,赋予了中国画最内在的灵魂。对于笔墨所具有的内涵,不管是从纸、笔等工具的狭义意义上来讲,还是从抽象绘画形态这种广义意义来讲,都体现了中国画与我国传统笔墨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和相关联系的相辅相成性。所以,在国画的创作过程中,对笔墨的融会表达必须有十分严格的要求,以此才可充分将现代绘画的那种审美艺术特点呈现出来,此同时也才能不断探索出未来的前景与规律。中国画是一种有着中国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灵魂,而且也包含了各种中国艺术刻印的元素。本文重点探讨中国画在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其神韵风姿、精神特质与我国传统笔墨之间的密不可分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早期画作需要使用毛笔在绢帛上作画,为了有效地控制墨汁的渗入效果,画工对于线条笔法的运用较为关注。在绘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线条逐渐成为了我国绘画艺术中的重要特征,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方式。本文将对中国画工笔人物线条在时装、宗教等绘画题材中的运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湖南麻阳苗族现代民间绘画剑阁,学善麻阳苗族现代民间绘画(原称麻阳农民画),是以湘西苗族民间艺术变异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绘画艺术门类.它以浓郁的苗族民间特色,地域乡土特色,时代生活情趣和独特的现代民间绘画群体风格跻身于画坛,形成了一个独立画种和画派,得...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中国绘画色彩历史的研究,梳理历代花鸟画色彩的发展变化,立足于中国传统哲学和美学的标准上,探讨现当代工笔花鸟绘画在“随类赋彩”这一古代中国画艺术理念中的实践与发展层面上,与传统美学观点和现代艺术观点相结合,由“随类赋彩”衍生了“随意赋彩”理念,为的是让今天的艺术实践者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扩大色彩运用的空间,而又不背离中国画的美学特征,更好地表现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感受,体现这个时代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普通的美学在国际范围内获得了大量的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类美术思潮和绘画方法都被我国艺术家所接受与传播。受到国际思潮影响,当前的艺术家更进一步研究了中国艺术审美,从而使现代艺术不再受限于对外来艺术的模仿与照抄,从真正意义上显示中国传统文化,获得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7.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8.
概括来说,中国绘画艺术是由文人画、宫廷画以及民间画三者共同组成的独特绘画艺术,每一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理念和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比例也不尽相同。由于各种原因,前两者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重,而民间美术往往独立于正统美术之外,今人只能依靠其保存现状来进行研究。本文所研究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其重要性就在于,莫高窟自南北朝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开窟以来,历经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元等朝代,都保存了大量的壁画艺术珍品,详细考察之下不难发现,其作品与相关历史时期的大的审美倾向与格局息息相关,无论是内在理念还是外在表达方法似乎都能在同一时期的整体中国美术大趋势中找到对应,而这恰巧又在另一方面使中国绘画在内外表达方面更加完善。因此本文在研究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同时,并未忽略其与中国美术史的整体关系。  相似文献   

9.
水陆画是佛教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相融合的产物,是佛教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其始于唐,兴于宋,盛行于明清时期,近世以来逐渐被人们淡忘。它是中国传统绘画工笔重彩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笔重彩的补充和发展,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山水画在历经早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构图审美绘画特点以后,逐渐发展到五代至两宋的、从成熟到辉煌的绘画历史时期。本文以五代、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审美构图特征展开分析,梳理探讨这段历史时期中国山水画从"全景式构图"到"边角特写式构图"的演变、特点,以及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审美与艺术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冯茹 《中国民族博览》2023,(19):179-181
近年来,大量西方绘画艺术作品开始在我国流传,种类繁多的绘画艺术作品不仅增加了我国艺术爱好者的鉴赏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同时也阻碍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发展。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对后印象派绘画作品中色彩美学的研究与应用和对后印象派绘画作品审美内涵的理解对我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后印象派绘画为对象,以其色彩的美学意蕴及艺术特点为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后印象派绘画色彩的美学特点,探究后印象派绘画色彩的美学意蕴,并对后印象派绘画色彩的艺术价值与后世影响力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意象性作为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理想的精华,而且展现着西方绘画在中国当代油画风景创作中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交流,中国当代油画风景的意象性是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孕育下不断成长。它是一种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语言,在内涵上体现了东方文化精神,也体现了西方绘画的形式表达。本文将从构图、造型、色彩、笔法等四方面探寻意象性油画风景的审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审美取向和需求逐渐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绘画形式其带来的视觉享受,开始将审美需求寄托于传统与现代融合而产生的新型绘画艺术形式上。为此,本文结合时代审美需求对我国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美进行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对我国新时期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装饰美走向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悲鸿是中国近代以来具有划时代标志的优秀画家、美术教育家,在素描、油画、国画方面的成就很高。他凭借深厚的功底,过人的学识,努力的探索与求学精神,将中国画与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相融合,其美学思想对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涌现出一批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艺术院校和以他为首的画家流派,使中国艺术的发展更加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15.
画鱼是我国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罗列历代画鱼名家的作品进行赏析并对其作品发展的脉络进行了总结,从画鱼的角度探讨我国花鸟画艺术的史承渊源和发展脉络,对今后研究花鸟画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家英是新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最杰出的代表,其最擅长工笔人物画。他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去观察身边事物,去发现身边平凡人身上的光芒,注重绘画对象的心理世界与内心感受。他的工笔人物画中,在清新自然的人物形象、意境、中西技法相融上创造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开创了中国工笔人物画新时期的新发展。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大致从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创新性、以政治主题和唯美主题为主的现实性、诗情与画意相结合的诗意性这三方面去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写意花鸟画在我国画派中极具影响力,创造了很多经典的作品。笔墨又是花鸟画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笔墨是中国式的绘画语言,也是中国写意画独特风格的命脉。本文主要从中国写意花鸟画笔墨的发展概况、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当代如何利用笔墨创新中国写意花鸟画来论述笔墨在创作中的作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进行研究,以对中国画的笔墨精神、情感意趣、气韵等的艺术表现方法进行理解分析,来思考如何创作出既不会背离传统又敢于尝试新思路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年画是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杨柳青年画艺术审美特色强烈,文化底蕴深厚。本文分别从杨柳青年画的基本概述、年画文化象征及文化认同对其进行探究,努力发挥"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文化内涵以期丰富杨柳青年画的文化内涵,为杨柳青年画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詹凯 《中国民族》2008,(6):71-72
印度细密画是印度优秀画种之一,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也是世界插图艺术的重要代表。所谓细密画。其实是一种尺幅较小的绘画样式,最初是用作装饰书籍的插图,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画种。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绘画艺术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藏族的唐卡绘画与汉地传统的工笔绘画分别属于我国绘画艺术的两个分支.它们在色彩、线条的处理上有着独具自我的特色,对于画面的技法处理和色彩的运用上它们存在着一些异同.本文拟从题材的选择、构图、色彩及线条的运用几个方面来进行比较,并对这二者之间差异性存在的文化根源进行探索和研究,使我们对这两类画种的审美意象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