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政府启动了肯定性行动计划,在就业、教育等领域对少数民族、妇女等社会不利群体给予某些优待和照顾,有力地提高了少数民族和妇女的社会经济地位,促进了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但三十多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存在和实施必要性的争论从未间断过.特别是近年来,关于肯定性行动计划的争论趋于激化,一些州甚至取消了肯定性行动计划,这很可能导致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严重倒退.  相似文献   

2.
美国针对少数民族高教入学问题的先期干预计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少数民族在高等教育中面临入学率低、保持率低、就读学校层次低等问题。取消平权措施更使这些问题恶化。为此 ,美国政府、私人团体、大学、中小学、家庭和社区分别发起了先期干预计划 ,在K - 1 2系统中为少数民族学生开展咨询服务、提供奖学金、提高学术成绩、进行个性培养等。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以规模扩大为特征的外延式扩张,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给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教育资源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的弱化、社会服务功能薄弱、教育科研水平不高,这些成为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就要加大投入,提高资源使用效益;转变政府职能、科学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为改善黑人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状况提出的平权措施的起源、发展、效果以及社会对实施平权措施的反应.由于此项措施基本是以对公共教育的民主设想为基础的,所以其取得较明显效果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5.
在大众化视阈下,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问题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还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和探讨.探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有利于客观公正地审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有着极其重要战略意义.本文中,笔者试图回顾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方面的成就,从多视角分析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中的问题,并提出保障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高度融入性,是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民族融合性以及多元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少数民族学生的有效参与对于丰富我国高等教育群体覆盖基础、扩充高等教育综合覆盖人群规模、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在民族地区和民族人群中提高渗透性,均具有显著价值。本文从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思想、学习等方面的薄弱之处入手,尝试结合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思想等特征,探索与少数民族学生生活习惯、个人成长以及思想塑造紧密融合的教育机制,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提升高等教育适应性,夯实多民族高等教育格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美国"肯定性行动"为例,探讨了西方教育领域的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美国经验说明,在各族群之间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使用带有种族或族群意识的政策进行干预,但是随着差距的缩小,这类政策必将成为过去。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免造成"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此外,"肯定性行动"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境说明两点;一是任何一项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从逐渐弱化到最终取消,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阶段;二是政策的定位不能只是停留在高等教育入学阶段,解决各族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评估是社会或国家对高校实施监督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调整高等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评估始于1985年,虽然已经开展工作多年,但至今仍处于逐步建立和完善阶段,有很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而美国已建立了完善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有着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去借鉴.笔者通过探讨美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经验和特色,对如何促进和完善我国高教评估制度做了初步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对白人种族主义的现实存在与危害的漠视,致使种族歧视行为至今在美国社会各个方面仍普遍存在,不仅给美国黑人造成了难以弥合的精神创伤,而且对美国社会具有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修正美国历史上对一些弱势群体的不公正与歧视,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和推行了一系列优惠和照顾黑人等弱势群体的政策、法令,即"肯定性行动"计划.然而,这一计划却激起了从而普通白人男性的强烈反对,引发了"逆向歧视"之争.  相似文献   

10.
国家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学校——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的、我国目前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理论期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2013年正式创刊了.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创刊得益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视.积极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是贯彻《高等教育法》、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要求.党和国家在一系列法律法规中对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总则第八条指出:"国家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1.
游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重要价值。当今儿童游戏在吸收科技进步成果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鄂伦春族传统游戏包含着该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对形成鄂伦春人许多独特、优秀的品质有重要作用。传承并发展包括鄂伦春族传统游戏在内的民族传统游戏对当今儿童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我国一些高校开展了少数民族预科教育。作为国家的一项民族政策,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文章结合本校民族预科教育的特点和预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少数民族预科人才培养模式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13.
发展民族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的战略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论述了面向新世纪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对于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和保障民族平等以及民族教育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解析了人们对于加快发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种种疑虑 ;提出了民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指出 ,加入WTO后 ,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服务市场的主体 ,其中民族高等教育将受到较大的影响。民族高等教育界应采取对策 ,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素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培养和建立有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师资队伍和各项制度 ;努力学习外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 ,实现民族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抵御进一步开放后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与“分化”图谋等  相似文献   

15.
孟大虎  苏丽锋  赖德胜 《民族研究》2012,(1):25-34,108,109
文章分别使用了OLS方法和分位回归技术,考察了1995—2007年间中国城镇少数民族教育收益率的总体水平及其长期变化趋势,并将之与汉族进行了比较,发现在经济转型期,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总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的教育收益率没有显著差异。政策的力量与市场的力量有机结合、相互叠加,是转型时期中国城镇少数民族的地位并没有发生逆转的重要原因。与汉族相同,少数民族的教育收益率随着收入分位点提高而逐渐减小,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收益率越低。  相似文献   

16.
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是一门揭示教育的一般原理在具体民族环境中应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任务是通过实现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现代化来促进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民族教育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障和促进了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民族教育法制建设还落后于民族教育自身的发展,现有的民族教育法规已远远不能满足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加强民族教育的立法工作,是当前发展我国民族教育的当务之急,是实现民族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举。  相似文献   

18.
Brazil has high levels of socio-economic inequality and an in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How much of this inequality is associated with race or class is an important question in light of the current debate over 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suitability of race and social targeted policies. There are those who claim that racial disparities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re a result of students’ social status and not a result of racism, while others believe race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hat superposes the effect of class. This study uses national survey data from Brazil’s Exame Nacional do Ensino Médio (National Secondary Education Exam [ENEM])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ce and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2004 and 2008. The results document a vicious circle which connects the schooling of the young with their race,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university attendance.  相似文献   

19.
Despite the growing number of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AS) programs and Asian ethnic organizations acros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ince the 1970s, surprisingly little empirical research examines the role of these aspects of higher education on Asian American identity. How do the roles of AAS curriculum and Asian American student organizations (Asian American activities) influence southeast Asian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s’ ethnic and panethnic identity formation? Drawing on 50 in-depth interviews of 1.5 and second-generation college-educated Asian Americans, this study finds that the exposure to Asian American activities shapes respondents’ racial and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Specifically, the exposure to Asian American activities: (1) evokes an informed assertion of a contextual panethnic identity; (2) serves to trigger an assertion of a hyphenated American identity; and lastly, (3) plays a direct, but differing, instrumental role on identity construction among different Asian American sub-ethnic grou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