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游本昌说:为接受你的来访,我特意推掉了今天所有的访谈。我喜欢“民族团结”这句话。我终生难忘的是那条两个藏族孩子献给我的小哈达,这是我这一辈子艺术生涯获得的最高荣誉。此后,我想我不会再需要什么奖牌了……  相似文献   

2.
今年81岁的安桂兰老人看上去精神很好,思维清晰,表述流利。在对老人访谈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她和老伴白文成老人相敬如宾,在生活中相处和谐。聊天中,也得知在他们晚年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幸福指数"。安桂兰老人告诉我们,以前她们在放牧,因为年岁已高,牧业干不动了。许三湾"开发区"建成以后,从牧业点搬到"开发区",这为老人看病、购物等带来了便利。现在老人每年要接待许多从事田野调查的学者、地方文化工作者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高校学生。每当我们对她进行访谈时,老人经常面带微笑地说:"我只有知道的给你们说。"言外之意是她既要把资料准确地提供给采访者,同时还要把一些文化事项尽可能完整地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裱画工人,曾经很郑重地叩头拜齐白石为师学过画,所以,也能抹几笔虾。齐白石对我们裱画工人很尊重,因为他自己也是穷苦人出身。1948年的春节,我陪徐悲鸿先生去看望齐白石老人,徐先生推荐我给他裱画,老人高兴地答应了。他说:"我也是裱画的,我跟师傅学了好几年裱画。我不但会裱新画,还会裱旧画。"说着,他就叫夏文珠女士取来两张画,一幅是他早年画的山水,一幅是乌鸦  相似文献   

4.
乡情     
羊年新春的一天。霏霏细雨中,一群土家族农民风尘仆仆地来到湘西自治州物资局的院子里,一连迭声地说:“我们要找高队长……”一位身材矮胖,头发花白的老人应声而出,一双宽厚的大手握住了一双双与他同样粗糙的手。老人名叫高家善,湘西州物资局副局长,一个有着36年党龄的土家族老党员。这20多名农民兄弟来自保靖县昂洞乡铁厂村。一番嘘寒问暖之后,他们掏出了土家人最珍贵的贺年礼物:一叠叠雪白的糯米耙;一块块熏黄的肥腊肉;一串串深红的干辣椒。62岁的王选楚老人双眸含泪:“高队长,这都是乡亲们托我带来的。这里可有你的心血和汗水呀!”两行滚烫的热泪消然而下。高家善脑海里一幕幕浮现出在铁厂村和乡亲们度过的300多个日日夜夜…… 1990年2月,年近花甲的高家善主动要求参加农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4月13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我最早知道这个节日,应是小时记忆中的一幅宣传画:一位扎着头巾的慈祥老人,与身穿民族服装的群众一起笑啊、泼啊,仿佛一个纯真的孩子。后来才知道,画中说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1961年那艰难的岁月里,在西双版纳,也曾从日理万机、忧国忧民的沉重心态中摆脱出来,做了一回傣族狂欢节日里的普通人。傣族泼水节,也许就因这动人的一幕而名扬全国。 长大以来,足迹一次次踏上原本离我很远的地方。我在不同的地方做着匆匆过客,也到过一回西双版纳。版纳旖旎的热带风光固然令人心怡,但留在…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的一天,在鄂伦春自治旗所在地阿里河镇鄂伦春民研会的办公室里,我得到了鄂伦春族长者何青花著的《金色的森林》一书。这本书帮我们走近和亲近曾经在深山老林里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人。因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到阿里河镇,我专门去拜访了老人。见到她时,她特地拿出珍藏的“老照片”让我看,并在我的一再请求下,还送给了我一张。看完后,她又认真地把影集重又放回卧室内的一只古旧而质地优良的箱子里。她还找出几本自己已整理出的鄂伦春语词、词组汉语拼音标注和词义注释,并告之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中。这使我想起书的“后记”中老人很诚恳的…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离开我们已经10年了。翻看那一张张和毛主席在一起的照片,过去见到他老人家时的情景,又一一浮现在我的眼前。我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是在1951年。当时我作为原西藏地方政府的首席全权代表,和其他几位全权代表一起,正在北京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就和平解放西藏问题进行谈判,适逢“五一”,应邀参加了庆祝活动。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亲切地接见了我们。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说:“欢迎你们来啊!你们从远道来,一定很辛苦了!”我们也按照藏族的风俗习惯,向毛主席敬献了哈达。看着千千万万游行群众欢呼雀跃,真诚热爱毛主席,看着  相似文献   

8.
一、心意肖老师手里捧着一条蔚蓝色的哈达。北京西城区阜外二小五·一中队的少先队员们个个儿把眼睛睁得大大的,都希望能多看几眼土族小伙伴献给他们的礼物。这哈达为什么与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呢?在这群孩子心中,哈达是洁白的,而且很长很长。当他们得知青海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什巴小学的一百多名土族小伙伴给他们寄来哈达的时候,真高兴极啦!可现在看到了,却不似先前那样激动了。这是一条  相似文献   

9.
春天的使者     
在刘华校长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条洁白的哈达,这不是一条普通的哈达,它既是三一十万西藏山南地区人民和百万湖北仙桃人民友谊的象征,也是刘华率领的湖北仙桃经济管理学校一班人无私援藏的见证。今年2月23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中时,仙桃经校迎来厂一位尊敬的?..  相似文献   

10.
大青树上的小鸟将最后几滴夜色啄尽黎明在青山上挂出一幅初春的草图太阳便被牧童手里的弹弓射远弓身锄地的老人举起开山锄山坡上南来北在的山风奔忙着杭理老人的头发准备刻一座活的雕像那座高大的山峰便是这老人雕像的投影里有宝贝,山乌龟、三七、木耳、山植、橄榄、凤尾花“一 我在外闯荡了十多年后,抒臼收回山里来了。山里水清风香。我们能富起来,我心里想。 办个山货收购店! 我跟我的几个老弟兄巴子一咬,货款一千多元,发动山民几十人,搭起了这间茅草房。又留川了两名年轻人,我们在这里办坦了收购店。把各路山货都收拢到我们这儿,只要国家…  相似文献   

11.
报国情     
1982年3月18日5点13分,从南方奔驰而来的501次客车,在昭乌达盟平庄车站停下来。从车上走下一位头戴便帽,身着蓝卡叽制服的老人。喀喇沁旗马蹄营子公社大三家大队负责人王绍金、王世杰三步并做两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高兴地说:“于大爷,可把您盼来了!”老人满面春风地回答:“我早就盼着这一天呀!”  相似文献   

12.
新疆纪行     
一个晒黑了皮肤而身体健壮的美国老人说:“在我的堪萨斯小麦农场里,一位中国农民和我共同劳动了一年。”我们乘坐飞往距离北京1,600英里的新疆乌鲁木齐的班机,飞越阿尔泰山和天山,“现在我要到距离乌鲁木齐以西100多英里的石河子这位农民的家乡去看望他。”在一个周末,我们从新疆大学乘车出发,从容地行进了五个小时。途中这个大学的副校长说:“1950年冬天,我们22名人民解放军战士护送2,000名起义的国民党士兵到国营农场,乘雪橇走过这条路,当时整整走了13天。”今日新疆戈壁滩的石河子地区共有18个大国营农场,种植水稻、玉米、棉花、甜菜、葡萄和闻名全国的哈密瓜。  相似文献   

13.
金色的果实     
我置身在绿色的草原上,如同置身在万顷碧波之中。放眼望去,丛林啦,溪流啦,芨芨草堆啦,全都是一片娇绿;那颜色苍翠欲滴,惹人心醉。马儿不断喷着鼻子,摇头晃脑,它好象是喝过一碗浓烈的奶酒,又被草原的无边绿色弄得眼花缭乱,甚至于举不起蹄子来了。在山岗上停马向下一看:咦!山洼里那是些什么呀?仿佛金色的太阳出  相似文献   

14.
都市里的车水马龙、烟尘滚滚,每天营营役役,让人心生厌倦!这生机盎然的春天,感觉有点灰!那种强烈要透透气的感觉,令你奋然出走纵情山水,那么桂林阳朔的这条线路一定是最合适的选择!为什么独独选这?有驴友说过,“广西一直不是我们旅游的首选,毕竟她的风景比不上九寨沟、香格里拉,这次竟然会选了这个地方,无它,就是一个原因,因为相对来说是比较便宜的地方,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原以为不敢有太多奢望,谁知道回来的时候我们在飞机上一总结,发现这次的旅途实在是价廉物美”。也有人说“身为一个娱民,自认为还有那么一点尚未泯灭的情趣,一哥们教导我…  相似文献   

15.
<正>一今年1月,一场50年一遇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茶城古丈。我居住的那栋楼里住着三户人家,一户是我家,另外两户均为70多岁的老人,分别姓彭和姓田,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冰雪灾害到来的时候,两户老人的儿女们每天都要跟我通讯,询问老人们的情况,拜托我照顾好老人,我满口答应。  相似文献   

16.
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呼和浩特采访蒙古族著名翻译家、评论家、民俗学家哈达奇·刚先生时,他说:一个出色的翻译家,要通晓两种语言和文化,要有语言文字能力;要有批评  相似文献   

17.
黑河市委书记曹震同志的讲话(1993年8月22日) 他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纪念大会,热烈庆祝鄂伦春族人民定居40周年,这是鄂伦春族人民的大喜事,也是黑河市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代表中共黑河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检委和全市人民,向鄂伦春族同胞致  相似文献   

18.
播种与收获     
在遥远的沙漠中有一片绿洲,一位老人跪在地上,拿着铁锹在挖沙土。一个旅人经过绿洲,停下来给骆驼饮水。他看到满头大汗的老人,便上前打了声招呼:"你好呀,大爷。""你好",老人回答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干活。旅人问道:"这么热的天,你在这里挖什么呢?""我在播种",老人说。"你要在这里种什么?""种椰枣",老人答道。"椰枣?!"旅人惊讶地说,那副  相似文献   

19.
上午,小车离开瑞丽不到20分钟,公路边就出现了国界碑,稻田边也出现了国界碑。我问二哥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界碑,二哥说:“瑞丽在国境线上,又是国家一级通商口岸,有界碑一点不奇怪。缅甸还有3个村寨全包在我们中国的版图里。”下车后,上了一条不大宽的土路。二哥突然提醒我们:“喂!别踩上地雷!”我吃了一惊,以为国界线真有地雷。好险,原来差点踩上一堆牛粪,牛粪上不知谁端端正正地插了一根小树枝。二哥乐呵呵地告诉我们:“插上小草或树枝,就是这堆牛粪有了主人,别人都不能再去捡,这可是傣家人的风俗哩。”我们顺路走进一家竹楼,一位姑娘和她那五十开外的老奶奶接待了我们。二哥喊了两声“小仆少!咩巴!”(小姑娘、大妈),不知用傣语和她们说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21年前,7月里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某团部广场,一个四十五六岁模样的中年人喜滋滋地把我们十几个同学叫上他的马车,爽快地说:“团里把你们分给我啦!今天我特意拴了一挂最好最快的车来接你们.我姓金,以后就叫我老金好了.”这就是“金老歪”——我认识的第一个北大荒人. “金老歪”姓金名英浩.一听这名字就猜得出,准是朝鲜族人.我们所在的连队是一个汉、朝两族杂居的村庄,80多户人家中有近20户是朝鲜族.老金的家也在村里.他是主管农业生产的连长,又是我们200多知青的头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