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大小两个层面上对国内自然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具体阐述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影响,最后提出了六项改善中国自然公园旅游规划的对策,分别为:完善和加强相关法规的衔接和协调、妥善梳理与相关规划的关系,管理机构政企分开、设计环境友好旅游产品、科学规划解说教育系统以及建立有效的社区参与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
加快乡村旅游的升级换代是有效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经济收入增加的重要切入点。目前环成都乡村旅游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缺乏独有文化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较低等问题。本文对“环成都乡村旅游风景带”升级换代提出了6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前,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正步入旅游产品的转型期,由传统的观光旅游逐渐转到休闲旅游,休闲旅游已经呈现出国内化、家庭化、大众化、多元化、郊区化和高品位化的发展态势。科学设计休闲旅游产品结构,加强休闲旅游与度假、观光、文化、生态等旅游的互动,完善休闲旅游产品的配套设施,准确定位休闲旅游客源的市场,走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的道路,休闲旅游在河南省将大有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该市农业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提升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符合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养。并就具有姜堰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农业旅游产品创新进行探讨,提出了提升姜堰农业旅游文化品位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旅游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景区也是最敏感的,它的发展易受各种突发危机事件的影响和冲击,因而加强危机管理成为景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张家界旅游景区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危机,分析了其主要表现形式,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福州文化的个性源于5000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脉络,最终形成三坊七巷文化、马尾船政文化、昙石山文化、民间艺术文化、民俗文化、闽菜文化和城市文化等七大特色文化类别。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中,既有基于开发主体的政府主导模式和民间主导模式;也有基于产品形态的场景化模式、舞台化模式、生活化模式和商品化模式。根据福州文化的特点,为不同类别的文化选择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并提出其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指标体系,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文化和旅游产业协调发展水平、旅游产业优先度、文旅产业地区发展差异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较慢;文旅耦合协调度总体偏低;绝大部分地级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在低水平集聚;全省整体呈现出旅游滞后发展的局面。针对山西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现状提出建议:提倡“创意┼科技┼资本”的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为山西省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创新驱动力;充分挖掘区域内文化资源,合理设计区域整体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充分挖掘各市文化资源,实现文旅产品供给结构优化;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茶文化旅游产品亦称茶文化旅游服务产品,是指为满足旅游者需求而提供的各种体现茶文化特征的产品和服务.开发茶文化旅游,可以延长茶产业链,拓展茶叶经济、提升茶业竞争力;有助于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倡导社会风尚.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要同时打造整体性茶文化旅游产品和单项茶文化旅游产品;要凸显产品的茶知识与文化内涵,具有茶科学和文化精神;要提炼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主动融入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茶文化旅游的范畴;要体现深度旅游理念、慢游理念和文化创意产业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夜间旅游的兴起是必然的,其不仅是白天旅游发展的延伸,对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创造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活力,提升旅游形象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比法、实地调查法以及归纳分析法,对佳木斯市夜间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加强对佳木斯夜间旅游的重视,将文化内涵融合于开发旅游产品,展现旅游产品市场层次多样化,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使能够充分保障夜间旅游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慧 《管理科学文摘》2012,(23):142-142
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址,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为宝贵璀璨的文化财富。本文主要分析了加强文物保护的重大历史意义,客观提出了发展旅游业和保护文物二者是相互依托、相互承载的关系,提出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本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建立健全和完善旅游发展和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并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及超负荷地接待,以免文物受损。  相似文献   

11.
在影视作品《山海情》播出让闽宁镇成为焦点的背景下,通过实地问卷调研对闽宁镇影视旅游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宁镇存在旅游环境和设施不完善、影视旅游文化建设不足、旅游产品开发未形成产业链等问题。对此,提出发挥旅游联动效应和旅游目的地营销优势;重视旅游环境保护,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加强旅游文化建设,促进影视视角下文旅融合发展;突出品牌特色,建设旅游产品产业链,以及科技赋能、创新营销,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2.
杨丽 《决策与信息》2010,(10):105-106
农业旅游是为满足人们多元化旅游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准确分析旅游市场的状况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重庆市农业旅游市场发展现状,通过对农业旅游市场环境进行SWOT-PEST矩阵分析,提出了重庆市农业旅游市场的开发战略,即政府主导、形象带动、客源市场转化以及一体化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连云港市政府通过发展文化旅游把西游记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提升全市文化软实力,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体制不顺、融资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等问题仍然困扰着产业融合。要实现连云港旅游业与西游记文化产业融合发展,须通过企业融合、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产品融合、市场融合等途径,在专项规划、体制创新、融资多元、集团发展、产品创新、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才能促进连云港旅游业和西游记文化产业深度融合,提质升级为西游记文化旅游产业,形成连云港最富有魅力的国内外民族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4.
王燕 《经营管理者》2015,(9):107-108
随着旅游市场大环境的优化和旅游消费观念的提升,旅游已经成为近年来国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集散地集旅游交通集散、旅游信息咨询和旅游产品服务于一体,提供旅游产品“一站式”服务,在新兴的散客旅游市场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研究在分析国内旅游集散地建设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参考北京、杭州、武汉、黄山、上海、苏州、成都等地旅游集散地建设中的一些成功做法,结合泰安实际归纳了泰安市在旅游集散地建设现状,并从注重市场机制与政府引导、政府加强管理、明确服务对象、选择运营机制、满足目标游客需求、加大营销传播投入、共同培育市场这几大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20世纪90年代,休闲逐渐成为国人谈论的热点。休闲旅游也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滇西片区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在休闲旅游上有了初步发展。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休闲旅游产品体系构建问题。本文结合滇西片区的实际情况,分析滇西片区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问题,并提出完善和提升该地区休闲旅游产品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章结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峨眉山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乐山市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背景,通过调研分析乐山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认为乐山旅游产业在创新发展方面有较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创新意识不强、旅游产品单一、文化资源挖掘不足等短板,并结合相关问题提出促进乐山市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大众休闲娱乐意识的增强,旅游演艺产品的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因旅游演艺在丰富景区及旅游地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地形象,提高旅游地收益,以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已越来越引起各地政府、企业和旅游研究者所重视。而目前针对旅游演艺发展的研究还比较缺乏,而本文主要从旅游演艺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旅游演艺的特点,从而进一步研究旅游演艺对旅游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旅游服务文化是旅游产品的构成核心,旅游伦理则是规范人旅游活动的道德准则,二者关系密不可分,旅游伦理规范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服务文化中渗透着旅游伦理,旅游服务文化是旅游伦理的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对旅游服务文化与旅游伦理关系的理性分析,提出发展旅游服务文化,提高旅游伦理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以文旅融合发展为切入点,从舟山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必要性出发,梳理舟山非遗旅游产品开发的功能类型和现状,分析客源市场对影响舟山非遗旅游体验质量因素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感知。提出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动区域联动,创新开发思路、促进多地多领域融合,以及改造升级现有非遗旅游产品品类、整合升级舟山非遗节事旅游、让非遗旅游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等开发舟山非遗旅游产品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有丰富的两汉文化资源。如何提高两汉文化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两汉文化旅游知名度和旅游服务质量,是徐州未来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徐州市旅游收入在逐步增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阻碍两汉文化旅游发展的因素。建议通过整体规划、重点兼顾全面开发、加强宣传、深度开发、形象再造、加强城市合作与理论研究,促进徐州市两汉文化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