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2016—2018年福州市台江区空气质量监测自动站的监测数据为样本,分析统计了台江区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以及主要环境污染物的季节、日变化趋势和规律。结果表明,除O_3浓度升高外,PM_(2.5)、PM_(10)、NO_2、SO_2、CO浓度均有所降低,NO_2、PM_(2.5)、O_3、PM_(10)是该地区的主要污染物。其中NO_2、PM_(2.5)、PM_(10)浓度表现为冬春季节较高、夏秋季节较低;O_3浓度春夏季较高,冬季低,O_3是夏季的首要污染物。NO_2、PM_(2.5)、PM_(10)日变化呈双峰型特征,O_3日变化呈单峰型特征,各污染物之间及污染源之间具有相关性。结合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台江区道路、工地扬尘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挥发性有机物(VOCs)企业排放控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2016年1月1日~12月31日福州市晋安区五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CO、SO_2、NO_2、O_3、PM_(2.5)、PM_(10)的监测数据,分析了晋安区大气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及时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晋安区空气质量基本处于国家一、二级标准内,首要污染物为PM10,按污染物浓度日均值分布情况分析,O_3浓度在14时前后出现峰值,其余污染物浓度日变化主峰值均出现在9时前后,次峰值出现在18时前后。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8年福建省9个设区市6项常规大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福建省大气污染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福建省2018年空气质量总体保持良好,9个设区城市优良率89.9%~99.2%,平均优良率94.9%,O_3浓度同比升高2.9%,其余污染物浓度均下降。(2)2018年,O_3超标天数占比85.8%,O_3污染已成为福建省空气污染首要问题,O_3超标是造成全省优良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按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9个设区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城市依次为:南平、宁德、莆田和龙岩(并列第3名)、厦门、福州、三明、泉州、漳州,各城市夏秋季节空气质量好于冬春季节。(4)2018年SO_2、CO浓度基本维持在较低水平,季节变化不明显;冬季NO_2浓度高于夏季,南部沿海城市较其他城市高;PM_(10)、PM_(2.5)浓度变化趋势相似,冬春季节高、夏秋季节低;O_3高值区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4~10月是O_3浓度高值时段。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福州市大气PM_(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组成与污染特征,于2015-2016年分四个季节对8个点位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分析了PM_(2.5)的质量浓度和9种水溶性无机离子SO_4~(2-)、NO_3~-、F~-、Cl~-、NH_4~+、K~+、Na~+、Ca~(2+)、Mg~(2+)成分。分析表明,研究期间福州市大气PM_(2.5)浓度的日均值为35.1μg/m~3,呈现春、冬季节高,夏、秋季节低的特征;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总和占PM_(2.5)浓度的47.1%,其中SO_4~(2-)、NO_3~-、NH_4~+的浓度>Cl~-、Na~+、K~+、Ca~(2+)的浓度>Mg~(2+)、F~-的浓度。离子平衡分析显示,阴离子相对亏损。二次离子(SO_4~(2-)、NO_3~-、NH_4~+,简称SNA)占水溶性无机离子浓度总和的81%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NH_4~+主要以(NH_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各季的NO_3~-/SO_4~(2-)比值均小于1,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特点,表明固定源排放是福州PM_(2.5)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非海盐离子贡献的分析表明,海盐源对PM_(2.5)的影响较小,人为活动是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福州市PM_(10)浓度的季节变化特征,并采用非参数分析方法对福州市PM_(10)在不同季节的浓度水平与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季节影响PM_(10)浓度的气象因素各不相同。PM_(10)浓度与各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只有秋季PM_(10)浓度与气压有显著的相关性;春季和夏季PM_(10)浓度与气温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19和0.249;四个季节中,冬季、春季PM_(10)浓度与相对湿度有显著的负相关;福州春季PM_(10)浓度与日照有显著的正相关;福州只有秋季PM_(10)浓度与风速的相关性较为显著,而其他三个季节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2017-2018年漳州和厦门、泉州、龙岩3个周边城市颗粒物浓度、气象条件等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漳州市区地理地形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漳州市区PM_(10)和PM__(2.5)年均浓度明显高于周边城市,月均浓度基本都高于周边城市,月变化规律与周边城市基本一致,呈现"凹"字型,即春季和冬季浓度相对较高;漳州市区地理地形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风速较小、水平扩散能力较差,受混合层高度影响,垂直扩散能力明显差于厦门,与泉州相当,略好于龙岩,降水量较多,颗粒物清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在编制厦门船舶控制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基础上,根据厦门绿色港口建设进程及国家船舶控制区的政策落实情况,核算绿色港口大气污染物减排数量与减排比例,应用AERMOD模型模拟船舶控制区污染物排放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港区污染物减排对港口环境质量的提升效果,结合港区环境空气质量的实测变化幅度,评估船舶控制区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效。评估结果表明,2018年港区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的贡献是:SO_2 60.0%、NO_x 32.3%、PM_(10) 12.0%、PM_(2.5) 12.3%、CO 6.7%,其中以SO_2的贡献最大;同时,港区SO_2减排取得显著效果,CO、HC、PM_(10)、PM_(2.5)的减排也取得一定效果,但NO_x因减排放量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2014年8月29日下午,长汀观测站15~17时三个时次蒸发量因强对流天气出现"异常",当班观测员认为这是由于下雨造成,故将该三个时次的蒸发量按缺测处理。事后,我们对降水、气温、地温、湿度、气压、日照和风速等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该三个时次的蒸发量偏大,主要由气温下降导致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压小于蒸发桶内水面的饱和水汽压造成,应按正常处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约束的污染减排最优控制系统,以空气质量模型(WRF-CMAQ)为基础,搭建“本地化”空气质量模拟平台,构建空气质量达标评估模型和减排成本优化模型,并通过遗传算法求解湘潭市冬季拟定空气质量目标约束下污染物减排最优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保持臭氧浓度不变的情形下,当PM2.5目标值分别拟定为55μg/m3、60μg/m3、65μg/m3时,可得到相应的污染物减排最优控制方案。空气质量PM2.5目标值分别改进30.4%、24.1%、17.8%,对应减排总成本分别为16.6×106元、6.36×106元、1.46×106元。本文构建的城市污染减排最优控制系统及其模型求解方法,不仅可为制订城市冬季重污染天气应对方案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也可为城市制定“一市一策”空气质量达标战略规划提供理论指导与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莆田地区空气污染与气象条件的关系,通过分析2016—2018年莆田地区首要污染物臭氧浓度的日变化、年变化以及臭氧浓度和气温、湿度、风速(2分钟平均)、风向(2分钟平均)之间的相关性、臭氧浓度超标时次的气象条件。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浓度日变化,峰值出现在14时,为99±44μɡ/m~3至108±47μɡ/m~3,谷值出现在07-08时,为41±28μɡ/m~3至51±32μɡ/m~3;月变化的最高值出现在10月,为83±37μɡ/m~3至95±37μɡ/m~3,而月变化的最低值除秀屿区政府站为7月外,其余均出现在1月;日最大8小时滑动平均浓度值与超标天数在4月均为最大;三年逐小时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湿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呈负相关,相关系数-0.61,其余气象条件和臭氧浓度的相关性并不明显,相关系数均小于0.4;有利于臭氧超标的地面气象条件为:温度25~37℃,湿度50%~70%,风速(2分钟平均)1~4m/s,风向E至S顺时针区间。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7-2018年福建沿海26个代表性县区监测点,运用泊松广义相加模型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不同疾病别的超额死亡风险及置信区间95%CI。结果表明,2017-2018年PM_(10)和PM_(2.5)浓度(lag01)每升高10μg/m~3,研究区域人群非意外总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07%(95%CI:0.60%,1.54%)、1.71%(95%CI:0.93%,2.49%),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分别增加1.17%(95%CI:0.46%,1.88%)、1.92%(95%CI:0.75%,3.08%),区域之间存在效应异质性;研究区域夏季风险最高,其次为冬季,春秋季统计学关联性较弱;PM_(2.5)对呼吸系统疾病效应在调整PM_(2.5-10)的影响后失去统计学意义。2017-2018年大气颗粒物暴露与福建沿海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非意外总死亡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效应分别以5日平均滞后(lag04)和4日平均滞后(lag03)最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和污染综合指数,对2011—2016年宁德市城区环境空气中SO_2、NO_2、PM_(10)三项因子进行趋势研究,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1月2日,北京市首次公布PM2.5年均浓度,2013年PM2.5年均浓度为89.5微克/立方米,相比每立方米35微克的国家标准,2013年北京的PM2.5浓度超标约1.5倍。市环保监测数据还显示,2013年北京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76天,重污染天累计58天,超标污染日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2.5。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福州市城区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PM_(10)浓度数据,通过对其分布特征进行探究,采用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径向基函数法和普通克里金插值法等进行空间插值,利用交叉验证对插值结果进行误差分析。结果显示,普通克里金法的空间插值效果最为理想,其次是径向基函数法,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则最差。PM_(10)的季节性分布特征对空间插值结果有显著影响,三种方法夏季插值结果均明显优于其他季节,夏季径向基函数法插值结果只略逊于普通克里金法,此时可选择径向基函数法插值。三种插值方法的PM_(10)浓度空间分布趋势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5.
固定污染源烟气流速快、污染物浓度高,部分烟气还具有较高的烟温等特点,传统的固定污染物颗粒物采样方法无法采集可凝结PM2.5,不能真实反映固定污染源PM2.5排放的规律和特点。针对气体采样技术难点,该文设计和研制一种新型稀释通道采样器,实现模拟烟气在环境空气中经稀释、冷却、凝结、成核等全过程,采集可凝结部分PM2.5。该稀释通道采样器具有结构紧凑、操作简单等特点,其主要设计参数如下:混合段内径45 mm、混合段长度450 mm、稀释比2.7~11、停留时间22~32s。经反复试验检验,结果表明,该新型气体采样器的各组件气密性良好,气体混合均匀,满足采样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经监测,永泰县城区大气污染物主要为PMl0、PM2.5、O3,影响O3的因素主要有汽车尾气排放、日照,PMl0、PM2.5浓度大小除与车流量、烟花爆竹燃放相关外,还与降水、风速等气象因素密切关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该文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最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二氧化硫、PM10、PM2.5等六项污染物进行评价,全国74个按照新标准实施监测空气质量的城市,达标比例仅为4.1%;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有7个在京津冀地区,分别是邢台、石家庄、邯郸、唐山、保定、衡水和廊坊,该地区综合达标城市数量为0。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2014年9月~2015年8月福建省9个设区市PM10、PM2.5逐日浓度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逐日高度场、风场(垂直方向为17层,分辨率为2.5°×2.5°)资料,分析福建省不同天气形势下的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并将其应用于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中。得出结论:(1)高空脊、暖区辐合为不利扩散的环流形势,高空脊影响过程中,多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受暖区辐合影响时,多个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的水平,多个时段出现轻度污染事件。(2)高空槽、副热带高压及其边缘、台风及其外围为有利扩散的环流形势,受其影响期间,各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优良水平。(3)西北气流带、西南气流带、平直西风气流带在不同的季节,其扩散能力不同,各设区市环境空气质量处于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极端气温事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利用漳州市1961~2014年10个站点的逐日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漳州市极端气温事件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漳州市极端气温阈值分布在西北-东南方向存在明显差异。(2)冷昼日数、冷夜日数、霜冻日数和冷持续日数呈减少趋势;暖昼日数、暖夜日数、夏日日数、热夜日数和暖持续日数呈增加趋势;日高气温的极小(大)值、日最低气温的极小(大)值呈增加趋势,而气温日较差呈减小趋势。(3)漳州市沿海和内陆县市的各指数均值和变化幅度均呈现显著差异,且冷暖、昼夜及极值变化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性。(4)主成分分析结果将极端气温指数划分为5类,总的贡献率达到81.02%。相关分析表明,各暖指数之间、各冷指数之间基本呈正相关关系。漳州市具有暖化倾向,且气温极值向两极化发展,农业生产应采取相应的适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利用福清市绿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温室大棚基地2016年1~5月大棚内外逐小时的温度、湿度资料和大棚外逐日的降水、日照资料,分析了温室大棚春、冬两季晴天、多云、阴天、阴雨天四种天气类型下棚内外温度、湿度的日变化规律和棚内外温湿度定量关系。结果表明,(1)春、冬两季不同天气类型下,棚内平均温度全天基本高于棚外,棚内气温日变化幅度大于棚外,棚内最低气温出现在6时左右,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前后;棚内湿度全天总体大于棚外,夜间大于白天,14时前后达到最小,湿度差中午前后相对较大。(2)春、冬两季棚内平均温度总体高于或接近棚外,4~5月棚内最低温度低于棚外。春季棚内外各天气型的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差值均以3月最大,两季棚内外最高温度差值和冬季平均温度差值基本按照晴天、多云、阴天、阴雨天的顺序依次降低,各天气类型下棚内外最低温度相差较小。(3)春、冬两季棚内平均相对湿度总体高于棚外,4~5月棚内最低湿度多低于棚外。春季各天气类型的平均湿度差值和阴天的最低湿度差值以3月为最大,冬季2月平均相对湿度、最低湿度的棚内外差值除阴雨天不超过5%以外,其余天气类型差值基本都在1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