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8 毫秒
1.
"不知有之"反映了对道的尊重,老子将其视为政治统治的最高境界,从现代行政伦理考量,其也是行政伦理建设的更高境界。从"亲而誉之"到"不知有之"要注重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从权力本位回归到权利本位,从管理走向善治,从注重显性政绩到更加注重隐性政绩,从追求道德感性到追求制度理性。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现代社会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变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着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又由“能力本位”到“人格本位”的深刻调整。人格本位的教育观警惕工具理性的偏狭,注重学生全人格的塑造,契合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从人格本位视角深入探讨高职人格本位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从1991年开始推行从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激进转型,试图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地将计划经济体制一下子转变为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但在这匆忙的私有化过程中由于对国有企业资产评估过低而造成了巨额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又由于相应法律法规的缺失而导致了“一夜之间”严重的贫富分化。大批的国有资产流失到握有权力资源的前苏联的  相似文献   

4.
行政审批制度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出现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行政审批,但很难说已形成一种制度,行政审批作为一种制度的出现是改革开放的结果,行政审批制度发展到今天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制度成果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政审批制度也随之相应的做出调整,做出了一些贡献;看到贡献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行政审批制度可以更好的为市场经济服务也应进一步的做出调整。本文从行政审批的定义、我国行政审批改革的历史过程出发,指出我国行政审批制度在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所取得的成果与贡献的同时也揭示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待可以对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社会上普遍认为我国处于转型期,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则认为,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迎来了第二次战略转型时机,即从经济建设到制度建设。中国社会不仅经历经济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而且还在经历社会转型即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上述两种转型能否成功取决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动转型和成功转型。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实现了第一次转型即从革命方法管治到行政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第三部门的兴起与发展,它在当代政府治理中的功能和地位日益凸显。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型过程中,第三部门可以有效地提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制约政府权力,促进政府改革;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积累社会资本等。同时我国的第三部门也面临着诸如管理体制过于严密,文化氛围不足,法规不够完善等困境,但其发展与成熟的趋势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四个着力”是对“又好又快”这一总体要求的细化,也为2007年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深圳市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城市发展理念从经济本位、政绩本位向“民生本位”转型  相似文献   

8.
制度文明的发展与中国行政公开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制度文明是人类社会的不懈追求。本文认为 ,从政府权力与公民权利二者发展的脉络进行历史性考察 ,可以将制度文明划分为以权力制约权利、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3个重要阶段。行政公开制度的建立 ,使人类社会真正开始步入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历史新阶段 ,从而使制度文明出现了历史性飞跃和跨越式发展。为提高政府综合治理能力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中国政府应制订行政公开发展纲要 ,将行政公开法律制度的建立纳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转型期中国社会事务的繁杂性与法律本身的弊端皆充分的证明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自由裁量权在行政领域的合理存在作为救济方式在公共生活中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伴随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权力滥用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并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本文以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多渠道的监督和民主参与制度三个维度尝试分析这一问题防范与控制的路径,引导和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度运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法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依法行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首要的工作任务。然而,随着“政府不作为”案例的攀升,各级政府当被告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这种情况将直接影响各级政府的形象,最终侵蚀的是党的执政之基。当前,要实现依法行政,根本的是应解决好领导者思想上固有的权力本位问题,即行政要严格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个规则由法律规定,是公开和透明的,行政机关的行为处于管理相对人和社会的监督之下。首先,要从思想意识着手,解决领导者的权力本位问题。这是能否推动依法行政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不解决好这个问题,要实现依法行政就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行业协会是在政府职能从经济领域适当地撤离中,自上而下地由政府部门转制而来的。显然,这样的行业协会, 在“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发展背景下, 已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定赋予行业协会独立自治的权力,使它们从制度根基上切断与行政的关联,切断对行政权力的依赖,从而使行业协会与政府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2.
辛华发 《领导文萃》2006,(10):31-34
坚持不懈地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这是中国共产党85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也是走过85年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能保持如此活力的重要原因。从“替民做主”到“让民做主”一段时间以来,“沿街统一商铺”、“农民统一上楼”、“出租车统一车型”等既违背群众意愿、又违背市场规律的行政指令,使群众对一些基层党委政府产生信任危机。与此有关的群众缺少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的问题,也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南京大学风险与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力认为,一些党委政府决策方式的自觉转型滞后于社会的自然转型。在计划经济时代,群众生产活动…  相似文献   

13.
法制现代化运动是一个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法制与现代法制却是迥然不同的,源远流长的人治主义传统.盛行于世的义务本位思想.法律效益及法律权威的低下,国民法律意识的淡薄,都严重地阻碍着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并决定了中国法制现代化道路必然是艰巨的、曲折的。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组织是国家间进行多边合作的一种法律形态,是国际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以后,国际关系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密切起来,国际组织便以国际行政联盟的形式出现在国际社会,但它们都只是以各自领域的国际事务为中心进行的日常业务和沟通,还没有以机构本身事务而考虑的。1920年,“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广泛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出现,到“联合国”的诞生,政府问国际组织国际事务中作用的日益增强。更因为随着国家权力不断地让渡转移到国际组织手中,  相似文献   

15.
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审批作为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的基本手段,发挥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在讲求效率、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市场经济里,行政审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行政审批泛滥、批而不管、审批权力异化问题严重,部分行政审批正失去其应有的作用而蜕化成行政主体攫取部门利益的手段,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障碍。然而一次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却在艰难中推进。行政审批项目的削减遭遇部门利益的阻力,行政审批项目在制度的缝隙中艰难地寻求着其生存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互联合约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从互联合约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基础。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是一个过程的两种表现形式:从市场的结构看,是一个从不完备的市场或者高度互联的"市场"向专业化市场过渡的过程;从制度的结构来看,是一个从互联的自我实施的关系型合约向依赖第三方实施的正式合约过渡的过程。中国的经济表现表明,市场结构与制度结构的匹配对于转型的绩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分别从这个视角分析了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转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乡镇企业、金融体系和国有部门的改制。分析表明,在中国的经济转型中,不仅是以上部门存在着互联合约者中制度安排,而且从整体上看改革上也暗含互联合约的逻辑。本文最后引申出了一些中国进一步的改革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的制度反腐包括反腐法律规范、相关机制与机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但“小官巨贪”现象并未根绝,当前,“小官巨贪”呈现发案领域的扩大化、作案手段的隐蔽性增强、群体性腐败仍广泛存在的特点。“小官巨贪”治理不足的行政生态困境主要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未完善,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转型仍未完成,官民沟通系统与公民反腐参与度仍待提升,社会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尚需加强,权力配置与监督机制还需理顺。为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推进社会转型和政府内部结构转变,改变政府考核指标;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民众参与民主监督的意识;重视思想建设和廉政教育;完善国家监察体制,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等,进一步改善“小官巨贪”治理的行政生态。  相似文献   

18.
尹红  张燕  王慧  陈瑜 《管理科学文摘》2010,(21):161-163
在我国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学生管理制度经历了半封建式教育时期、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时期,从无到有,从散见于行政条例到独立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并呈现出四大特征:一是,价值取向上由 “社会本位”转变为 “以学生为本”价值取向;二是,内容上由强调要求“学生被动服从”转向要求“学校主动服务和学生主动参与”;三是,功能上由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转向以“为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为主;四是,管理方式上由以“上级教育部门或学校的管理为主”的被动管理方式转向“教育部门、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的主动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9.
明确权力归属,既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也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在高校的权力格局中,党委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保障以校长为代表的行政权力的实施;行政权力主要交给学校,保障学院与其责任义务相匹配的权力;学术权力回归学者,保障学者在其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和权力;民主权力赋予“高校公民”,保障教职工的参与管理权和监督权。  相似文献   

20.
宋志坚 《领导文萃》2009,(21):15-20
从“官本位”到“民本位”,这是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这一转变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革除从思想观念到制度安排上的种种制约因素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