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2 毫秒
1.
张岚 《经营管理者》2011,(12):127+119
本文利用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论,结合中泰两国2007-2009年双边贸易数据及各自历年的资本劳动数据,对中泰两国的贸易模式进行验证分析。结论表明,中泰两国的贸易较好地吻合了比较优势原理和要素禀赋理,中国的优势产品与泰国的优势产品互不相同,两国贸易互补性极强。  相似文献   

2.
自从中泰开始进行贸易以来,中国在泰国的贸易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今年成为了泰国最大的出口国和产品来源国。但随着贸易的进一步发展,双方之间的贸易逆差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中泰贸易现状及泰对中贸易逆差扩大的原因,运用数据进行论证,找出其原因所在,进而提出能够缩小中泰贸易逆差的对策,促进中泰贸易健康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中美两国贸易迅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两国贸易的差额问题也随之而来,贸易逆差的转变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2006年为1142.6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近23倍;据美方统计,1983年始有逆差为3亿美元,2006年为2325亿美元,23年间增长了近775倍。其中2000年以后中圈对美贸易顺差超过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国。  相似文献   

4.
在中美两国贸易迅速蓬勃发展的同时,两国贸易的差额问题也随之而来,贸易逆差的转变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据中国海关统计,中美贸易1993年美方开始出现逆差62亿美元,2006年为1142.6亿美元,13年间增长了近23倍;据美方统计,1983年始有逆差为3亿美元,2006年为2325亿美元,23年间增长了近775倍.  相似文献   

5.
保鲜产业落后,我国每年750亿元果蔬烂掉20年前,香蕉曾是北方许多城里人走亲戚的上好礼品;10年前,大多数北京居民还不知芒果、柚子是啥味道.这些年水果生产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我们也吃上了不少从前闻所未闻的水果蔬菜.但另一个惊人的数字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由于保鲜产业落后,每年我国有750亿元的果蔬产值在腐烂中白白损失掉.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高效先进的果蔬冷链物流体系,从而降低冷链物流成本、减少呆蔬流通中的损耗,一直是困扰政府和企业的重要问题。我国是果蔬生产和消费大国,水果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30%,蔬菜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60%。但是,由于我国果蔬冷链物流没有形成一个体系,在整个果蔬流通链条中,冷链所占的比例很低,仅有5%,而欧美已达到95%以上,因此造成果蔬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严重(据统计果蔬在流通中腐损率为20%~30%,每年由此造成的损失在10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合作发展迅速,同时中方的逆差不断增加。造成逆差的原因在于中韩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贸易结构的不合理,以及韩国对华投资部门过于集中等。我国应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对韩投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对韩出口贸F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9年云南"桥头堡"战略提出和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合作关系正式拉开序幕。然而由于跨国贸易自身存在一些消极的国际税收因素使税收冲突和不协调问题存在和日益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税收协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着眼于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有关贸易的税收协调问题进行探索研究,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鹏 《决策探索》2014,(22):46-47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高铁外交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突破口,是更加紧密地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通道。泰国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泰一家亲”早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分析,以往都过多关注货物贸易方面,其实中美服务贸易中国存在巨大逆差,解决中美贸易不平衡,中国应从减小中美服务贸易逆差寻找突破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本文将根据中美服务贸易的对比,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中俄贸易额达到了119.3亿美元,同比增长 11.8%,标志着中俄贸易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对俄出口首次达到35.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9%,突破了中国对俄出口的“上限”—27.1亿美元。而且,在贸易规模扩大的条件下,逆差有所减少,由2001年的52.48亿美元降到了2002年的48.86亿美元,下降了6.1%。中俄贸易总体上有“起色”。但在2002年中国外贸总额达到6200多亿美元,同比增长20%、顺差达300亿美元的背景下,中俄贸易仍显“黯淡”:规模偏小,中俄互为第5大和第8大贸易伙伴,在对方贸易总额的比重分别只占2%和6%;老大难问题—中方逆…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越来越受到经济学者们的重视。近些年,日本的果蔬逐步地走出国门,成功地迈进了我国市场,并占据了高端超市的一席之地。伴随着中日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两国间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日本果蔬贸易健康稳步的发展,能够使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密切,双方农业技术合作更愉快,同时也有益于两国政治局势的缓和。  相似文献   

13.
彩虹是天空的彩带,美好而绚丽。彩虹的7种美丽的颜色,也蕴含在各种水果和蔬菜之中,赋予人体各种能量:西红柿的鲜红、菠萝的鹅黄、菠菜的墨绿等,不仅好看,还富含保护人体器官的重要功能。美国《体线健康》杂志介绍了7色果蔬的健康益处。  相似文献   

14.
邓碧玉 《经营管理者》2012,(5X):359-359
长期以来,我国对图书版权贸易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研究其逆差问题及如何增强输出能力方面,而关于图书版权的引进研究甚少,本文从进口这一视角讨论了图书版权引进的基本情况、影响图书版权引进因素及版权引进的积极意义等内容。对于这个被人忽视的方面,引起一些必要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谢佳 《经营管理者》2009,(15):17-17
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规模日益扩大,中美两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紧密。但是近些年来,中美贸易收支不平衡现象日益突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按中国统计,从1993年起对美国产生了62.7亿美元的顺差,此后,顺差幅度迅速增加。2000年以后,中国更是取代日本,成为美国的第一大逆差来源国。中外学者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认为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众多,其中,在华FDI就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从世界各地区的对华投资进行分析,讨论不同在华FDI对中美贸易顺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广东省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文化贸易出口还存在较大的逆差,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出口的文化产品层次低,结构单一;出口渠道狭窄;管理体制缺乏活力等等。针对这些不足,广东省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先进的营销手段;改革文化管理体制等,从而促进广东省文化产品贸易出口的发展,增强其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冷链物流是一种特殊的物流存在,主要是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鲜活,对肉类、水产品和果蔬等生鲜农产品在低温状态下运输。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主要是对国内肉食产品的对外输出。1982年,国家《食品卫生法》正式出台,推动了我国的冷链物流业的发展。随着30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已初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据相关资料报道,我国每年大约有9亿吨新鲜农产品进人市场流通,其中约90%的肉类、95%的水果与蔬菜、80%的水产品没有进入冷链物流系统,在常温状态下流通。由此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本文从简少农产品损失、增加农民收入着眼,从分析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着手,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介绍了我国已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相关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与已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伙伴国之间的贸易增长与贸易平衡情况,并通过贸易结合度进一步揭示我国与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紧密程度。得出了自由贸易协议的签订,对我国与各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具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效应,且贸易顺逆差格局发生了巨大改变,以及我国对各经济体的贸易依赖程度与各经济体对我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并不均衡等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9.
贸易不平衡哪国都有,历来就有,不独中美两国才有。难以想象:A国出口到B国的货值100亿美元/年,而从B国进口的货值可丁可卯也是100亿美元/年,这种绝对平衡贸易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贸易往来出现点儿逆差、顺差,实属正常,不必耿耿于怀。但是聪明的美国领导人似乎并不这么看。他们经常拿跟中国的贸易逆差来敲打甚至要挟中国,好  相似文献   

20.
对当前中日关系若干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日两国互有需求中国与日本,是亚洲的两个大国,在全球也是有分量的国家。两国地理上隔海相望,血缘上十分相近,文化上渊源深厚,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其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和高端产品;日本以贸易和技术立国,需要中国这样潜力巨大而又相距甚近的投资和贸易市场,还需要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日用品。中国如果失去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其损失的一部分可以从欧美寻求替代,而一旦日本失去中国大市场,在世界其他市场接近饱和或尚未发育的情况下,其损失难以弥补。其二,日本经济十多年来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这种鲜明对比决定了日本必须搭乘中国快车以寻求经济重振的外力和契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发展最快的是同中国的贸易,赚钱最多的是投资中国的企业;2002年,中日贸易首次出现中国大陆逆差的现象;在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中国拉动的部分接近一半,超过了美国;2003年,日本对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