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难点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如何找到切合实际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路径,如何创造性地把“二十字”的总体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课题。结合尚义实际,笔者认为,当前欠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田明辉  徐虔 《经营管理者》2009,(22):102-102
一、贵州欠发达地区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1.贵州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以及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党中央也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贵州省也积极开展着新农村建设,并且取得了不少的进步。首先,贵州是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欠发达地区农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其次,群众的观念和思想有所改变,随着政府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积极开展,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逐渐的转变观念,慢慢的改变以前不该有的一些习惯,接受新的思想,新的文明。再次,在村容整洁方面,贵州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容貌都有明显的改观,农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努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建勋 《领导科学》2006,(11):24-25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欠发达地区应在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的同时,合理有序地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一、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能够保障新农村建设的人力资源需求。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既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科学组织和推动,更需要广大农民踊跃参与。近些年来,欠发达地区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固然有效地增加…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本质上并不矛盾,两者统一于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本文通过阐述二者的互动关系,提出一系列协调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祁阳县始终坚持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集中力量大办工业、办大工业,工业经济竞争力明显提升,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也为欠发达地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王荣德 《决策探索》2008,(14):52-53
2006年初,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十意见》,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政治的高度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麟游县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山区贫困县,如何立足实际,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2006年以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8.
2006年初,中央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标志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从政治的高度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共同推动农村的整体繁荣与进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  相似文献   

9.
李松 《领导科学》2006,(17):38-3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任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目前,全国各地正按照中央精神加紧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如火如荼地搞试点抓引导,建设新农村的总体势头很好,但个别地区也出现了对新农村建设理解片面化、急功近利、畏难不前、无所作为等不良现象。要客观、科学、准确、全面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防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不良现象,并认真解决有关问题。一、要防止理解片面化的现象,准确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些干部特别是一些从事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层言论     
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江苏必须搞好两个统筹:一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苏北地区后发优势,特别是推进苏北沿海地区综合开发,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并进。苏南地区要着力推进集约发展,自主创新,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做好产业梯度转移,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南北共同发展。二是统筹城乡发展。要推进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军队组织管理面临新挑战:网络话语冲击价值追求、社会交往迷惑官兵认知、"动散"常态加大管理难度。面对新形势,军队组织的认知要与时俱进,与变化共舞、与个体共生、与世界共赢。要在把握军队组织中个体与目标、个体与组织、组织与环境关系新变化的基础上,认清组织能力新要求、设置组织激励新方式、打造组织领导新角色,实现新常态下军队组织的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2.
新巴斯德象限:高科技政策的新范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则渊  陈悦 《管理学报》2007,4(3):346-353
把科学研究象限模型的巴斯德象限变换为科技象限模型的新巴斯德象限,反映了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政策意义的变化。通过若干实证事例分析,发现高科技各个前沿领域主要分布于新巴斯德象限;从巴斯德象限蕴涵的科技政策含义变化,探讨了基于新巴斯德象限的高科技政策新范式及其战略意义;进而延伸到基于知识活动系统的产学研三螺旋创新模型的重构,并以此作为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管理学”发展中的范式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力 《管理学报》2009,6(8):1008-1012
尽管中国管理学的研究可能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特点,但中国管理学的研究目的并不是单纯为延续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管理学建立的初衷和目的,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研究组织如何达成管理目标及其效率问题.以这一目的而言,西方管理学主流范式目前是可以借鉴的.中国管理学借鉴这一成熟的范式,将它运用到本土文化语境下,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次重要升华。充分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各级领导干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  相似文献   

15.
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履职一年,在外交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务实,锐意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同世界各类国家的关系全面、深入推进,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捷报频传,我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影响空前提高,外交事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一、在世界舞台的精彩亮相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5月26日至6月5日,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三国,出席上海合作组织第三次元首会议和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活动,参加在法国埃维昂举行的八国峰会前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期间还与美、法、日、印等十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举行了…  相似文献   

16.
研发阶段新产品信息发布:时间与频率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产品开发过程中,何时、以什么频率向外发布所开发的新产品的信息,是企业经营者需要决策的重要问题.现有的文献对新产品信息发布频率尚无直接研究,对首次发布信息时间的研究也还非常有限.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以2000-2010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发布的602个新产品项目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研究了研发阶段企业新产品信息发布的时间与频率策略及其市场效果.结果表明,新产品首次发布信息的时间、发布信息的频率对新产品的市场价值都存在倒U形的影响;开发过程中企业与外部商业伙伴的合作对上述两种影响产生负向的调节作用;新产品的创新性正向调节首次发布信息的时间对新产品市场价值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企业新产品开发阶段信息传播策略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产品开发创意新源泉——来自海尔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通过对海尔三个实践案例的分析,指出零售商是企业获得新产品开发创意的重要源泉,并提出了通过零售商获得新产品开发创意的途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成果,同时也为我国企业实践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楼宇液晶电视等新兴数字广告媒体迅速崛起。近年来,互联网、手机、移动电视、楼宇液晶电视等新兴数字广告媒体迅速崛起。这群来势汹汹的后起之秀以令人惊奇的速度吞噬着原本属于传统媒体的市场。那么,它们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相似文献   

19.
20.
管理学的新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系统地分析了管理学的发展历程,评述了管理学的经典体系,并构建了管理学的新体系.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伦理化的不断深入,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和创新成为组织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需要对原有的效率导向的管理学体系进行变革和发展.管理学的新体系应该从运营导向转为创新导向,从聚焦组织内部到重视组织间,从管理和控制到领导和民主,并且要兼顾经济绩效与伦理平等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领导与计划、组织运营与创新、资源与能力、治理与控制为四大基本职能的管理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