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随着中央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提出,全国迅速展开了新农村的建设。成都在进行新农村建设中特别强调依赖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撑推进其可持续性。各地结合自身资源、产业优势和条件约束,探索出几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值得借鉴推广。  相似文献   

2.
康珂 《决策与信息》2009,(9):168-169
本文以湖北省京山县高岭村、钱场镇,河南省伊川县南府店村为调查对象,总结了它们新农村建设的不同模式和成功经验,对中部其他条件类似地区进行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根据不同的动力来源,可以分为外力型、内力型和混合型三种主要的建设模式.不同的模式产生的效果不同,根据当前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将内力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模式,能够更好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实现真正的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镇档案管理在档案事业中的影响日益凸显,其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但传统的乡镇档案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工作、新要求,已然成为制约乡镇档案事业发展的屏障。对此,本文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就创新乡镇档案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蓬勃兴起,“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成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本文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问题。基于作者参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实践,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对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的方法、途径进行了探索,为以后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始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面临单项技术多,集成配套技术欠缺;示范点四处开花。区域整体推进缓慢;以及一些成熟技术难以推广等问题。在《循环经济促进法》已经正式实施的当下,各地需要借鉴成熟模式和经验,加大发展循环农业的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综合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居民点整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将从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意义、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决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不同地区应有不同的发展模式,符合本地区区情的制度创新是新农村建设成功的重要关键。赣州新农村建设主要经验在于,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切入点,通过融资模式、产业化的经济组织以及政府体制三个层次的创新,由农村经济组织和政府互动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对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效果与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需要一定的乡村崛起模式理论的指导。华西村、南街村和大邱庄的经验,既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又有可以普遍推广的共性。本文研究了这些不同发展模式的共性,科学总结了它们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五个方面,对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心村建设在实现全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整治村容村貌,开展文明养成教育方式来建设新农村。本文通过中心村建设的模式出发,探讨了中心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张道刚 《决策》2006,(6):1-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今年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热到什么程度?且不论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只要留意一下各地已经或正在组织的新农村建设外出考察学习活动,其声势之大,人数之众,路途之远,就能明显地感受到其空前的热度。  相似文献   

12.
我国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东 《决策咨询通讯》2008,(4):21-22,77
探索构建新型科技服务体系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基层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农村科技服务微观主体再造和服务模式创新改变了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要素构成及其内在作用机理,推动了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体系新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宋理 《决策导刊》2007,(3):24-25
近年来,大足县围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大胆探索,积极行动,扎扎实实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基础性工作,并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嵩县黄庄乡按照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工作部署,结合乡情,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方位提高,深层次建设。全乡以新农村示范村整治为重点,抓好村容村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把新农村建设和搬迁扶贫、小城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贫困山区新农村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确保农村社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吴江市各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管理机制,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村级集体资产总量稳步增长;村级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改善;村级经济发展态势向好;村级经济可用财力有所增长。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吴江市发展村级经济的重要做法和存在问题以及下一步采取的政策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6.
《领导决策信息》2013,(49):13-13
2011年12月9日,广东省首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成立。作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工业的纯农业区,佛冈新农村建设区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社会模式管理创新、农村金融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21世纪经济报道》调查发现,尽管佛冈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已初见成效,各项改革正在有序推行,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的经济结构、社会生态等方面都发生了很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农村建设道路成为当务之急。保证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翟璐 《决策与信息》2010,(1):111-112
我国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村与村之间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传统习惯等千差万别,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应多种多样。改革开放30年来,“摸着石头过河”,使南街村踏出了一条具有鲜明个性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城乡结合的新型社区,震惊中外。他们前进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也经历了艰难曲折、不断创新的过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反思一下南街村的发展模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9.
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城郊的区位优势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本文将结合实际,就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广大农民的意愿,顺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是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最关键,最具挑战性的任务。近来,各地纷显其招,突出试点,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典型,然而冷静观察,也的确不乏造做之处,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急于摆脱对“统一执政标准”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有初期不知所措的盲动,还有急功近利的政绩思想。因此,找准新农村建设的主线十分必要。这里要说的是,建设新农村的主线决不能偏离以农业生产发展为基础的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