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绿色产业的发展,而数字经济则是帮助企业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文章利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碳交易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推动低碳产业的发展;了解数字经济优化资源配置与产业结构系统,考察数字经济对低碳产业发展的影响。数字经济对低碳产业发展的驱动作用有3个方面,如数字化赋能降低成本,有效提高低碳型企业的效益;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提高社会责任感;数字化技术推动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工业的飞速进步令世界瞩目。当前,我国的经济之路要走的更长远,产业经济的转型和升级成为回避了不了的课题。产业转型,关键在科技和创新。增强我们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走上产业经济转型之路,是我们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3.
报告分析了在工业结构、产业调整方向、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能源结构等方面制约哈尔滨市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低碳示范工程、改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运用碳交易市场化运作方式等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时期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战略转型期,也是我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智能制造、落实"互联网+"、实现绿色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迫切需要加快绿色转型。该文通过分析海峡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福建如何借助中央"五大发展理念"的契机,引领两岸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推动海峡两岸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冯飞 《决策》2012,(12):62-64
在全球进行绿色转型的过程当中,中国的绿色转型既是出于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形成新的产业竞争力的需要。新的产业竞争力将来可能是绿色竞争力或者说低碳,这可能成为下一步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制造业是美国经济复苏的亮点,奥巴马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制造业的政策。从国情咨文到新财年预算,再到竞选演讲,奥巴马在多个场合传递同一个信息,要让制造业成为美国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支点。  相似文献   

6.
报告分析了在工业结构、产业调整方向、产业层次和产品附加值、能源结构等方面制约哈尔滨市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明确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重点、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低碳示范工程、改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鼓励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运用碳交易市场化运作方式等促进工业低碳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江西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构成顺序历经了四个阶段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现已探明原煤地质储量227亿吨,去年总产量预计达9000万吨,其中50%以上外销。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大国有重点煤矿在册“国字号”职工30余万人,占全省地方国有工业企业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国务院在“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要点”中强调:研究提出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发展接续产业,帮助资源非枯竭型城市适度开发资源和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的政策措施。研究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的援助机制,继续抓好采煤沉陷区治理,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工业…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16,(4):18-19
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把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放在突出位置,2015年7月省委九届十四次全会专门研究了福建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强调要把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当前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稳增长、调结构的重要抓手,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新时期福建省工业投资和企业技术改造的新情况、新  相似文献   

10.
张鹏 《经理人》2011,(11):85-86
发现绿色产业的黄金机会低碳的时代已经来临,数千亿商机隐现,本土企业如何享受低碳经济盛宴,实现低碳转型?如何打造绿色竞争力,发现潜伏的黄金机会?在《经理人》主办的2011(第五届)中国CEO年会上,来自绿色环保产业的企业家和专家分享来他们的思想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辽宁煤炭产业转型战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煤炭产业转型是一个世界性课题。国内外的区域煤炭产业都经历过 ,或正在经历着 ,或将经历转型问题。如何从国情、省情出发 ,借鉴国内外煤炭产业转型的经验教训 ,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辽宁特点的煤炭产业转型之路 ,不仅对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而且对全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煤炭产业的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一、煤炭产业转型的基本理论框架煤炭产业转型同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 ,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 ,必须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可是到目前为止 ,综观世界 ,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发达国家 ,尚未形成一套比较系统完…  相似文献   

12.
郑选会 《经营管理者》2013,(24):215-215
本文集中探讨了绿色工业经济产品开发中的突出问题,介绍了绿色工业经济产品研发的未来趋向、绿色工业产品应当具备的基本特点,分析了绿色工业经济产品开发的经济效益。对绿色经济、生态文明的发展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工业强区"是重庆市涪陵区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涪陵工业的发展战略既是全局性的宏伟蓝图、远大愿景的顶层设计,也直接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资源配置与生产空间布局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具体举措的选择,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强区"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涪陵自"八五"时期开始,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承继性的发展策略,推动涪陵工业实现了华丽蝶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远眺涪陵工业未来的发展,要赋予重点发展战略新的内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在做大规模、做优产业、做精品牌、做强企业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效。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10,(24):23-23
近日.浙江师范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村域转型与农村现代化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指出.加速推进农村现代化.应大力推进村域经济主体转型。从现实情况看.传统乡村工业经济的繁荣可以聚集起大量财富.却无法为产业和城市带来本质上的提升。此前的5月11日.佛山南海区桂城街道启动“广东金谷光电产业社区”建设.首次提出要变乡村工业经济模式为“产业社区”发展模式.以寻求“产业”和“社区”资源达到开放、融合和共享。  相似文献   

15.
郭铁 《决策探索》2011,(19):34-36
绿色经济是一场革命,对于这场绿色革命中的企业和行业而言,低碳不能仅仅徘徊在“口号”上。无论是传统工业,还是并未直接参与到能源、环保产品的第三方产业,忽视低碳变革,就等同于在绿色经济中失掉一次机会。  相似文献   

16.
“工业强区”是重庆市涪陵区多年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涪陵工业的发展战略既是全局性的宏伟蓝图、远大愿景的顶层设计,也直接关系产业结构调整方向、资源配置与生产空间布局以及区域经济政策制定等方面具体举措的选择,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强区”战略思想的指引下,涪陵自“八五”时期开始,围绕“重点发展战略”,实施了一系列具有承继性的发展策略,推动涪陵工业实现了华丽蝶变。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远眺涪陵工业未来的发展,要赋予重点发展战略新的内涵,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在做大规模、做优产业、做精品牌、做强企业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出实效。  相似文献   

17.
阜新作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在国务院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据“自力更生、龙头牵动、科技支撑、民营为主、市场运作”的转型方针,结合传统产业优势、现有资源优势及未来市场前景,把发展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确定为经济转型的主导替代产业。同时,按照“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产业布局,稳煤强电,大力培育支柱产业,经过四年多的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8.
<正>转型跨越千帆竞,绿色发展满目春。9月10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国主流经济媒体四川行"系列活动正式启动。在此后两周时间里,来自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黑龙江经济报、21世纪经济报道、四川经济日报社等全国20多家主流经济媒体代表齐聚遂宁、雅安、德阳,共同解码三地在转型升级、创新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新经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使一些国家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充分认识到内需的重要性,因而均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使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绿色经济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有活力和发展前景的经济形式之一,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各国开始把绿色经济作为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试图创新生产和消费模式。 金融危机后。各国都在寻求产业转型和升级之路以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成了新宠儿。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将注意力转向新兴产业。并给予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在战略新兴产业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互联网、物联网为主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快速布局。  相似文献   

20.
鹤壁市是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市。对于鹤壁市来讲,以前自然资源丰富并且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如今已变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和城市环境的压力。发展循环经济是鹤壁市实现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