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就是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整个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从产业结构变迁的规律看。劳动者首先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和第三产业。然后由第一、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看。随着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员将相对地和绝对地增加。  相似文献   

2.
吴超 《经营与管理》2013,(12):106-109
作者采用浙江省11个城市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分析显示:城镇化率与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城乡收入差距、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非农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和每千人拥有在校大学生数对城镇化率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与城镇化率呈现负相关关系。文章识别确定了浙江省城镇化部分影响因素,并针对浙江城镇化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扬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扬州市农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一)与发达地区相比,结构调整步伐仍然较慢经扬州与苏南、苏中主要城市的比较,除泰州市外,扬州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比重都比其它市要高出许多,特别是苏南的苏、锡、常发达地区相比,农业再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仍然较大。农业内部,狭义农业(种植业)、农业服务业比重与发达的苏州相比,仍有相当差距。乡村从业人员中,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占乡村从业人员的比重数据显示,扬州低于苏中的南京、南通、泰州,高于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种植业从业人员占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比重数据都高于所比较…  相似文献   

4.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比较 从京津冀产业结构变化的整体趋势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三省市的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逐渐缩小趋势,京津第二产业比重也渐趋收缩,河北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不太明显,三省市第三产业比重均呈稳步提高趋势。2000年,北京呈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比重次之、第一产业比重最小的“三二一”型结构,天津与河北则仍属于第二产业占主要比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的“二三一”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1984-2012年山东三大产业及进出口贸易额,对这四个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得出三大产业与进出口贸易的关系,即山东的进出口贸易与山东第一、三产业是单向因果关系,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是单向因果关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是双向因果关系。并通过这个结论采取对策以促进山东三大产业及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次产业理论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二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将趋于下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趋于上升。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一和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和结果。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的比重都已大大超过第一、二产业的总和。我国1985年才正式采用三次产业的划分并建立有关三次产业的统计,人们对第三产业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似乎第三产业的比重越大,就说明经济的发展程度越高。笔者认为,第三产业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但不能绝对化,须结合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作具体的分析。韩国从1962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到1991年29年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2美元上升到6253美元,增长76倍多,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962年的43.3%下降至1990年的9.1%;第二产业则从11.1%升至46.2%;第三产业从45.6%降至44.7%。但在80年代前期的几个年份,  相似文献   

7.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义乌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尤其是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扩大。本文旨在通过对义乌市第三产业的分析,揭示出义乌市第三产业发展的不足,并提出相应建议,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勇 《经营与管理》2009,(12):51-52
浙江省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 自2000年以来,浙江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持续攀升,到2008年达到8817.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近4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稳步提升,从2000年的36.4%提高到2008年的41%。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苏州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偏低,成为苏州经济发展的“短腿”,并制约了苏州的进一步现代化发展,这已基本成为共识。为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的GDP占比,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就成了苏州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来自全国经济普查的数据显示,2005年,江苏省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只有35%多一点,与全国三产比重41.6%相比,差了6.1个百分点。数字一出,舆论哗然。经济大省江苏,第三产业数据为什么落入了现实的“陷阱”?1月22日的《新华日报》以《江苏三产为何会出现“异常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 国家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国务院第三产业普查办公室举行的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上说,到本世界末,中国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12.
5800多家企业、总资产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3500多万、占全国GDP的比重近 2%……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在经过了“十五”的飞速发展后,中国的汽车业站在了怎样的发展新高度上。  相似文献   

13.
服务经济是指服务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超过60%,或服务业的就业者在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就业者中的比重超过60%的一种经济状态。在我国,一般把第三产业叫做服务业。  相似文献   

14.
5800多家企业、总资产过万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近220万人、相关从业人员3500多万、占全国GDP的比重近2%……这一组数据足以说明,在经过了"十五"的飞速发展后,中国的汽车业站在了怎样的发展新高度上.  相似文献   

15.
《领导决策信息》2010,(21):30-31
粤鲁苏三产从业人员占全国23.2% 从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数来看,广东、山东、江苏三省拥有的企业个数最多,占全国的比重分别达到8.2%、8.1%和6.9%。青海的企业数量最少,占全国比重仅为0.4%。而从从业人员数量来看,和法人单位数的排名大致相同,广东第一、青海最末。  相似文献   

16.
<正>一、湖北民营企业现状截止2010年底,湖北省私营企业户数为26.7万户,从业人员205.6万人,全省的个体工商户有144.7万户。从"十一五"发展水平看,我省民营经济GDP占全省比重接近41%,与发达地区占比达到90%左右还相去甚远。除服装、餐饮等少  相似文献   

17.
韩卫民 《决策》2008,(8):I0014-I0015
2007年,中部六省中,湖北和湖南第三产业比重接近百分之40%,其他四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均低于GDP增长,且第一、三产业的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呈稳步增长态势。2007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中部地区如何加快服务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从最初的农业迅速发展时期(1978-1984年),非农业产业迅速发展时期(1985年-1992年)到第三产业全面崛起时期(1993年-2008年)。在这30年间,我国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由最初的23.94%到如今的40.07%,其增幅是其他两个产业的数倍。本文旨在通过结合国民经济统计数据以及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知识,初步解析我国第三产业崛起的相关情况。结果各项经济指标证明,我国第三产业的崛起势头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石家庄经济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到2010年要把石家庄建成全国经济强市,作为我国新兴的省会城市,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信息化。当代经济强市实质是信息强市,没有信息技术支持的经济强市是不存在的。经济决策靠信息,市场导向靠信息,企业发展靠信息。一、发展条件改革开放以来,石家庄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总产值1995年是893.27亿元,是1985年的7.9倍、1980年的14倍。人均产值10559元,是1985年的5倍、1980年的7倍。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是540.对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产值已占3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24%。经…  相似文献   

20.
刘涛 《决策与信息》2011,(2):129-130
本文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探究了江西省三次产业间相互冲击的动态响应。研究表明,江西第一产业的发展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第一产业的发展对第二和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重大,其冲击一直是呈正微风吹拂 冲击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