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层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性环节,既是城乡居民社会生活共同体的“微细胞”,也是城乡社会网络的“微细胞”。进入新时代,基层治理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党建工作发挥引领作用。当前,基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意识不到位,缺少人力和资金支持,导致基层治理难度较大。基于此,文章指出,通过党建凝聚基层治理新观念,能有效加强基层治理升级的多方保障,助推基层治理精准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基层协商治理的领导核心,是基层协商治理的推动引导者、赋能保障者。但在一些基层治理实践中,还存在着党建有机融入基层治理体系的密度不够饱和、村级党组织的治理能力有待增强、村民自治力量有待提升等困境。党建引领基层协商治理的"英林实践"具体表现为: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党建搭台,构建"3+X"共治生态圈;吸纳社会力量,促进多元共治谋发展;协调各方参与,提升共建共治社区治理水平。"英林实践"启示基层党组织:要突出核心引领,把准基层协商治理发展总方向;要整合多元力量,使基层协商治理助塑乡村振兴共同体;要全程融入协商民主,使基层协商治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实现势能转化,使基层协商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发展,作为产城互动的结果,中小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市场服务组织逐步培育,非国有经济的实现形式推动了新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异军突起,新社会阶层的出现,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导致了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社会公共治理资源短缺化,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中出现了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能很好地得到有效供给,存在社会治理公共资源不能下沉,公共政策落地效果不佳,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不能有效地发挥,城市社区的高效治理、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域化党建新格局的推进等重点任务难以深深地植于社区治理工作中,靠行政命令计划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于社区组织中。这些表明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已不能完全适应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需要探索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赵福昕  孔陇 《领导科学》2023,(6):97-102
重塑基层社区治理逻辑思维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思路在领域建设、价值遵循、发展目的方面具有高度耦合性。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当前我国基层社区治理的目的要求和执行结果相悖,具体体现为精细化治理要求与基层减负放权的实践逻辑相悖、民主协商制度与治理共同体聚合力不足相悖、智能高效治理要求与数字鸿沟难以跨越相悖。基于此,应通过党建引领以提升社区治理管控效能、主体联动以强化社区治理服务效能、科技赋能以激发社区治理创新效能、文化渗透以释放社区治理的绿色效能等,将“四维蓄力—四重效能”作为重塑基层社区治理格局的路径选择,将构建有序高效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作为开创中国现代化建设新布局的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基层社会治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领导干部的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还有一些差距。因此,应从基层党建引领、公共服务供给、信息技术应用、社会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着力加强领导干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治理过程中,治理力量的基本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治理效果及其水准。在现实中国语境下,随着社会力量的结构性变迁,基层治理力量正经历着从异化向重构、从缺席向回归的转型,如何理解基层治理力量格局的演化过程和异化现象,如何实现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进而探索我国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基层治理力量格局在经历异化——破坏性、寄生性力量对基层治理的渗透之后已经出现重构的迹象,传统良性治理力量的回归已经开始促使基层有效治理的实现,但这一改良和重构过程必然伴随着各方力量的激烈博弈,而推动重构的完成和驱逐破坏性、寄生性力量则需要削弱基层治理良性力量的内部分化,推动以政府作为组织者、协调者、运营者的有效协商平台的构建。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虽然应当作为一个强势的协调者而存在,但对其所协调的内容、手段应当予以明确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孟州市会昌街道办事处创建并实践的旨在妥善处理信访问题、改善基层社会治理的基层公论制度,实现了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有机结合,是探索有中国特色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的有益尝试,其对加强我国基层社会管理,提高公共事务治理水平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5G通信技术的特性对基层社会治理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其超高速率特性实现了治理工具智慧理性,超广连接特性促进了治理主体多元性,超低时延特性增强了治理机制契约性。5G时代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主要包括活力创新体系和效率创新体系,其中,活力创新主要指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工具的创新,效率创新主要指治理职能和治理监管的创新。5G时代基层社会治理面临数据治理意识薄弱、多元主体治理协同不够、信息泄露风险较大等挑战,亟须从抢抓5G发展机遇、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提升社会风险防控能力及重视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可溯源、共享性强、安全性高等特性。区块链技术可拓展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空间,实现对秩序的有效供给。当前,区块链嵌入基层社会治理面临价值、技术、监管等风险。应发挥政府部门的价值引领作用、提升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能力、重视法制和监管体系的主动建构,进而实现区块链技术嵌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效能。  相似文献   

10.
基层数字治理是数字技术与基层治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对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国基层数字治理以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创新基层共治模式、加强风险防控与基层维稳为总体导向。在理论研究中,现有成果聚焦于数字技术对基层治理结构与功能的形塑、基层数字治理的治理效能与发展瓶颈、数字治理对基层行政人员的影响、数字治理对基层民主的推动等主题,同时存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实证研究欠缺等问题。因此,未来应加强对该领域基础理论的系统性研究,力求构建成熟的学科研究范式,推动以善治为目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形成。  相似文献   

11.
基层治理效能衰减主要表现为行政过程效能衰减、行政协调效能衰减、行政成本隐性膨胀。从政策执行的角度看,我国职责同构的行政体制主要以政策复制和配额管理作为行政控制和执行策略,其在有效保证中央大政方针落实的同时,也对行政机制形成了负反馈,这是基层治理低效的主要原因。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应调整纵向各层级政府的职责结构,建立行政组织间的协调裁决机制,以增强基层政府对社会服务需求的回应性为导向,将基层"一票否决"刚性要求纳入行政裁决的法治化框架,激励基层干部敢做事、做实事。  相似文献   

12.
基层干部拒绝提拔源于一种内心的恐惧,主要体现在精神信仰缺钙与天花板效应、职业倦怠与主动边缘化、本领恐慌与担心问责。拒绝提拔还是制度环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选任制度运行不畅等。防治基层干部拒绝提拔,个人方面,应从思想上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担当,从行为选择上有意识地练就过硬本领和培养创新精神;组织方面,应突出政治标准,减轻基层负担,优化基层干部选用流程,改善基层干部福利待遇。  相似文献   

13.
基层工作疲态的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干部身心健康问题频发、工作热情减退、个人成就感和价值感降低等方面。基层工作疲态的形成与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任务以及不科学的管理、考核、问责等工作机制有关。要缓解基层干部的职业压力,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满意度和价值感,必须从合理界定权责、开展激励和培训、建立容错纠错试错机制等方面多措并举,真正为基层干部减负。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提升干部政治学习力是一项紧迫性工作。现阶段一些基层干部出现政治学习力异化的现象,即基层学习教育活动的形式化倾向,基层干部能力的“空心化”倾向,基层干部思维的“内卷化”倾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政治学习力被窄化为政治学习能力、政治学习力被衍化为外化学习能力、政治学习力被弱化为一般学习能力、政治学习力被局限为阶段学习能力。对此,应从关注主体、改良客体、重构场域、优化考评四个方面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5.
纵向沟通信息不对称在基层单位的表现主要有自上而下沟通不畅,造成"上情不能下达"的困境;自下而上沟通不畅,产生"下情不能上达"的阻隔。造成基层单位纵向沟通信息不对称的原因是信息输出不够精细准确,信息传递过程冗杂烦琐,信息接收者能力不足。化解基层单位纵向沟通信息不对称困境的出路在于建立纵向良性互动机制、强化信息化平台运用、提升信息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6.
在新形势下,如何抓住关键,夯实基础,从根本上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崭新的实践课题。对这个问题,河北省唐海县八农场党委从强化干部管理入手,建立起激励与约束并重、管理与活力互动、政绩与实效结合的目标管理体系,形成了分工互助、职责并重、绩效相符的干部考评新机制,运行一年多来,成效显著。一是程序完备,考核工作规范化。2005年3月,八农场党委结合本场实际,研究制定了《八农场机关管理人员岗位责任目标管理办法》和《八农场村队干部责任目标管理的暂行办法》。两个《办法》对各项考核的原则、方式、内容及工…  相似文献   

17.
We develop a new, unified approach to treating continuous‐time stochastic inventory problems with both the average and discounted cost criteria. The approach involve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djusted discounted cycle cost formula, which has an appealing intuitive interpretation. We show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an (s, S) policy is optimal in the case of demand having a compound Poisson component as well as a constant rate component. Our demand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generalizes the classical EOQ model and the inventory models with Poisson demand, and we indicate the reasons why this task has been a difficult one. We do not require the surplus cost function to be convex or quasi‐convex as has been assumed in the literature. Finally, we show that the optimal s is unique, but we do not know if optimal S is unique.  相似文献   

18.
In the broad sociopolitical discussion on education quality within the last decade, it has become apparent that education is gaining importance for urban development, as well as space and the urban context ar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This become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concepts for local educational landscapes (Ger. Bildungslandschaften). The young field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landscapes is currently lacking empirical research from spatial and planning sciences. In the paper, the current st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landscapes in Germany and Europe and first insights to contextual and spatial interfaces and linkages between education and urban development in general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20.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f 400 respondents in Ethiopia about factors generating corruption and the potential of e-Governance to mitigate corruption. It is suggested that e-Governance can help not only in weeding out corruption but also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sounder government citizen relationships in Ethiopia. While e-Governance cannot cure all the structural factors that breed corruption in the society,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e-Governance can help improve the critical variable in combating corruption-government citizen relationships. It is argued that while e-Governance initiatives can mak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improving public services they can best do so by helping improve overall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citizens.
R. F. I. Smith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