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吴跃农 《领导文萃》2007,(5):124-128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签订《雅尔塔协定》。按要求.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首要条件是外蒙古的现状须予以维持。于是,蒋介石指令组成中国政府代表团赶苏谈判。蒋经国既是代表团成员,又是蒋介石的私人代表,也赴苏与斯大林会晤。。  相似文献   

2.
1945年2月4日至11日,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及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会谈,讨论关于彻底击败法西斯德国,铲除德国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的问题,同时还讨论了苏联对日作战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等问题。会议通过并发表的《克里米亚会议公报》,声明三国将会同其他盟  相似文献   

3.
《新世纪领导者》2010,(4):53-53
1945年2月,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雅尔塔达成秘密协定,以归还苏联在旅顺的特权为条件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协定有效期为30年。  相似文献   

4.
程远行 《领导文萃》2008,(15):100-103
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在1945年4月至5月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三巨头密约牺牲中国领土主权 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三巨头于1945年元月11日到苏联克里米亚海滨雅尔塔开会。会上三人商量了早日战胜法西斯的战略方针和战后一些合作问题。同时,三人还秘密签订了一项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三人政治条件的协定。  相似文献   

5.
吕古宸 《领导文萃》2007,(12):116-120
1945年7月17日,在柏林郊区波茨坦,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开了一个美英苏三巨头会议。其中心议题是对投降后的德国的处置和对日战争结束后的善后处理问题。虽然会议中途英国首相交班,由艾德礼接替了丘吉尔,但会议本身进展顺利。会议的最后一天,即7月26日,以美、英、中三国名义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公告》的发布国增加了未参加会议的中国,却没有苏联的名字,这是因为当时苏联还没有对日宣战。《波茨坦公告》的主要内容就是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相似文献   

6.
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开始成为世界的主题.(一)两极格局终结,各种力量重新组合,世界朝政治多极化发展.加年代以来,苏联解体、华沙条约废止,经互会解散,标志着战后延续了40多年的以东西方两大集团对抗为特征的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作为原两极之一的美国虽是世界上综合国力五强的唯一超级大国,但实力已相对削弱。美国将欧洲作为其战略利益核心,并把与欧洲、日本的关系作为其国际关系基础的态势仍未改变。但它与欧、日的经贸问擦和在政治、军事上争夺地区主导权的斗争日益…  相似文献   

7.
梁衡 《领导文萃》2013,(4):91-93
民国时期宋子文在蒋政权里任外交部长。国民党政府从成立到垮台几乎都是在风雨飘摇中,内忧外患,焦头烂额。弱国无外交,在这样的时候出任外长,应该说没有什么故事,但故事恰恰在他的身上发生。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接近尾声,美、英、苏三巨头在雅尔塔开会,决定苏出兵东北,同时默许外蒙古独立,实际是投入  相似文献   

8.
正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大变局的本质是国际主要行为体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由此引发国际格局大洗牌、国际秩序大调整。百年前的世界大战后,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西方阵营领袖和世界秩序主导者。从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冷战后苏联解体,全球秩序历经数次重构,美国逐步实现独霸世界。  相似文献   

9.
苏联援助中国抗战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际法西斯势力不断恶性膨胀,德、日、意三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逐渐形成,这对苏联从东、西两线同时构成威胁。此时的日本不仅要称霸东亚,而且还觊觎苏联的西伯利亚。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苏联来说,积极援助中国抗日,以牵制日本,准备全力对付更加危险的德国可能发动的侵苏战争,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广角》2001,(9):17-17
1991年8月19日,苏联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发布命令宣布,总统戈尔巴乔夫因健康原因停止履行总统职务,由副总统代行总统职务:由代总统等8人组成的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行使国家全部权力。该委员会发表的《告苏联人民书》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经“走入死胡同”,“苏联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处在极其危险的严重时刻”。21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布,他已“完全控制了局势”,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先后被捕。  相似文献   

11.
日美关系与世界发展──访日本前首相羽田孜本刊记者记者:进入90年代以来日美贸易战十分激烈,您对于这个问题有何观察?羽田孜:我在做外务大臣时,曾经跟克林顿等人见过面。最近,也就是一二十天前,我还与主导美国的政治家们包括美国副总统会过面。我认为,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   

12.
冷战已经结束,对日本和美国共同的咸胁——苏联已经消失了,日美安全体系已经遇到了最大挑战。在美国有些人说,现在的头号敌人已经不是苏联而是日本,在日本也有更多人批评美国的对外政策。但是,在布什当权时,两国政府非常成功地扼制了这两种倾向。两国政府都申明,经济危机不应当抹杀两国政治安全利益的重要性。克林顿新政府上台后,有了一些新的不可预见性。大家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改革及其国际环境──访日本经济评论家、国会议员海江田万里本刊记者本刊记者问(以下简称“问”):日美贸易战近几年来愈演愈烈;这场贸易战持续下去的话,对于双方以及开放的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海江田万里答(以下简称“答”):直率地说,日美现在都非常关...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日本战败投降,起决定作用的是付出巨大牺牲与代价的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但是前苏联部分史家坚持认为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东北,打败关东军,决定了日本的战败。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苏联出兵东北的原因,客观评价苏联出兵东北的作用与意义,进而对日本战败的决定因素做出公正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它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同时,也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在参、众两院的通过就是这种意图的显露。因此,认真研究日本防务政策发生变化的战略意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日本修订日美军事同盟的背景、意图及影响作一些分析。一、日本修订日美军事同盟的背景和意图冷战结束后,作为冷战产物的日美安保同盟究竟要不要保留?保留下来的安全同盟应该赋予什么样的任务?日本与美国经过多年的酝酿和权衡,终于在1996年4月共同发表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根据《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日美双…  相似文献   

16.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美更令人喜爱、陶醉、神往的了。罗丹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的课堂中蕴涵着很多美。如语文课中蕴含着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地理课中蕴涵着地形美、和谐美;思想政治课中蕴涵着理想美、道德美、人性美等。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指导学生去正确认识、理解、发现我们生活、学习中的这些美,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是新课程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空洞的说教只会让学生觉得假、大、空,如何让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活起来,我作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17.
白雪 《领导文萃》2007,(3):124-128
15年前的12月8日,强大的苏联在事实上走完了自己74年的生命里程,而策划这一重大事件的只是3个苏联地方政权领导人,决策时间仅仅用了不到两天。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审美的经验、观点、趣味和要求,人们每天都在接触美、欣赏美、创造美,进行着审美实践活动。马克思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秘书部门既是机关单位的神经中枢,直接为领导活动服务,又是机关单位的“门面”和“窗口”。秘书常代表组织与社会各方面交往,应当对美有一种自觉的、主动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领导者》2006,(3):54-55
左权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高级指挥员,著名军事家。他1905年3月15日生于湖南醴陵一个农民家庭。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1期学习。192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左权到中央苏区工作,  相似文献   

20.
作者曾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经历了苏联崩溃的日日夜夜。他不久前撰成《大国悲剧》(新华出版社出版)一书,详尽披露了苏联垮塌的前前后后及各共和国分裂出去后对千百万人民造成的后果,并作了深刻反省。这里摘录其中几段。俗话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此,我们应该吸取何种教训?由此,也可知:戈尔巴乔夫不是什么“改革家”,而是一个“听命于西方的走狗”、卖国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