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代工企业的研究,理论界大多支持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但该观点与代工企业的实践并不相符。许多已经建立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仍然以代工组装和代工设计业务为主,并积极开拓不同形态的代工业务。        针对上述矛盾,采用纵向多案例比较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好利阀业、上海岱美、富士康3家企业为例,基于非研发创新和需求拉动创新等理论视角,对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多元路径进行探索性案例研究。通过对3家案例企业的升级阶段、升级模式、客户需求和核心能力的证据资料对比分析,重新构建U形曲线的代工企业转型升级新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代工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不足的代工企业而言,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的升级路径并非连续且必要的升级路径。切实有效的升级模式是在客户需求的拉动下,代工生产企业通过持续不断地创新产品和服务问题解决方案、创新产品研发设计和服务流程、通过自主设计以及发展多元业务等,最终实现转型升级。        上述结论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将代工企业的升级细化为4个阶段和7个环节,突破了已有聚焦在代工生产-代工设计-自主品牌直线升级的惯性逻辑,进一步细化和丰富了全球价值链以及微笑曲线的环节。        研究结果明确了品牌客户持续提升的需求是拉动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动力,代工企业应该重视客户需求,并鼓励品牌客户多提要求、提高要求。非研发创新是资源短缺的代工企业突破路径依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翁春颖  韩明华 《管理学报》2015,12(4):517-521
知识、信息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加速流动有助于我国制造业通过接受国际领先企业的知识和技术转移来提高核心能力.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从全球价值链驱动模式入手,对全球价值链下的知识转移进行了分析,认为不同价值链驱动模式下我国本土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获取来自领先企业的知识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了其技术进步与升级路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是进行自主品牌创新和获取自主品牌竞争力的基石,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的构建和健康运行是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的基础和保证。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角度构建和剖析了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运行体系为基础,以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支持体系为保障的企业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本研究能为企业构建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系统和提升自主品牌创新能力提供科学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进行的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成为战略和创新领域的焦点。鉴于已有研究较关注大型制造企业的品牌创新,因此结合西方能力理论和中国特色制度环境,探讨反向国际化情景下中小型制造工厂的自主品牌战略。        从全球价值链视角,阐明对专注出口的中国代工企业转战中国市场而言,具有中国情景特色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中国市场知识是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辨识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在出口市场和国际化过程中主要培养的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3种动态核心能力。参照资源-能力-绩效战略思路,推导出6个假设并建立研究框架。基于202家企业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路径分析和巢状模型法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反向国际化品牌战略过程中,技术创新、国际营销和先进制造能力是中国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运用中国关键资源建立自主品牌的中介变量,中国市场稳定度显著影响自主品牌绩效。也即表明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中小型代工企业应如何利用其海外竞争时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转化关键资源,在国内销售自主品牌。        揭示中国情景下,本地市场资源(来自企业外部)与国际化过程培育的动态核心能力(源自企业内部)两者间的交互作用机制,以及天生国际化代工企业如何据此建立独特的竞争优势创造自主品牌。为其他在华代工企业(包括本地和外资)提供启示和借鉴,有助于他们较好地处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土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构建理论与案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相似文献   

6.
笔者从网络的对象、强度、数量、规模等特征入手,根据各阶段技术能力及追赶方式的不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追赶中网络的动态演进进行研究,探索企业的网络能力及动态互动过程。笔者认为,网络演进是按照垂直的单向网络、全球网络与本土网络共存、互惠的全球网络三种网络依次演进,以期为全球价值链转型升级、为我国企业技术追赶及转型升级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汽车产业竞争力既是我国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自主品牌开发,优化汽车产业供应链,延伸产业价值链,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能有效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产品价值节点—产品价值片段—行业价值链条—产业价值网络—国家价值空间"的升级路径上,国家层面的价值容量扩张推动分工演进,而分工深化和广化加大创新力度,内生出可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本土产品,进而掌握制定技术标准的主动权,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  相似文献   

9.
郭嘉 《经营管理者》2013,(23):192-192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逐步转变,创新成为企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能否设计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形成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营销方案,找到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本土企业从幕后的加工者向行业的领头羊转变的关键。创新的核心要素是人,只有打造出更多具备创新能力的团队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竞争力。本文对创新型团队的基本素质进行了分析,给出打造具有创造性精英团队的三个基本管理思路,供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姜劲  孙延明 《管理学报》2012,(8):1162-1169
升级是代工企业制造技能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的过程,是维持竞争优势的一种高效方法。组织学习是代工企业技术能力提升进而实现企业升级的必要途径。代工企业通过组织学习实现企业升级的过程为:外部知识获取、组织内部知识处理和组织内部知识运用等。此外,组织学习还会受到代工企业资源的影响。将代工企业升级的类型分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实证分析了代工企业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和企业升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社会资本对其组织学习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组织学习对代工企业的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及功能升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hoice of supply chain structure for a proprietary component manufacturer (PCM). The PCM, who is the sole supply source of a critical component used to assemble an end product, can either provide its component to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in the end‐product market (component supplier structure), develop the end product exclusively under its own brand (monopoly structure), or provide the component to the OEM as well as develop the end product under its own brand (dual distributor structure). Typically, the end products of the PCM and the OEM will be differentiated, and the OEM tends to have a capability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the PCM) in producing the end product. Our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is degree of differentiation and capability advantage on the optimal choice of distribution structure. We then investigate how investing in component branding, enhancing the value of the end product, using alternative supply contracts, and product valuation uncertainty influence the PCM's optimal choice of distribution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郭本海  王涵 《中国管理科学》2018,26(10):140-151
通过构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在价值重构过程中各方博弈主体的损益关系及其行为策略趋于渐进稳定性的条件,并运用MATLAB模拟仿真三方交互行为的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自主品牌轿车价值重构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激励、产业增值收益、企业的附加成本与机会损失等;基于三方主体间的策略互动,可考虑从实施自主品牌轿车振兴计划、汽车消费端的政府干预计划以及自主品牌轿车形象重塑计划等方面着手,重构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由原始设备制造商、竞争供应商与非竞争供应商构成的竞合供应链中原始设备制造商的采购决策,并分析了品牌效应、竞争供应商的模仿能力、非竞争供应商的原材料供应能力对采购模式选择与质量决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源采购对原始设备制造商而言是最优的采购策略;竞争供应商模仿能力较小时,原始设备制造商决策的产品质量随竞争供应商模仿能力的增大而提高,而当竞争供应商的模仿能力较大时,其模仿能力的增强会导致原始设备制造商降低产品的质量;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品牌效应可以降低竞争供应商的竞争程度;非竞争供应商提高原材料供应能力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更高的利润。本文考虑品牌效应和竞争供应商模仿能力等对原始设备制造商质量和采购决策的影响,扩展了现有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蒋廉雄  冯睿  朱辉煌  周懿瑾 《管理世界》2012,(5):88-108,188
在品牌理论发展和品牌营销实践中,一直存在轻"实"重"虚"的取向,导致出现轻视乃至偏离产品这一核心的"空心化"现象,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研究和营销应用尤显得不足和落后。该文以社会认知理论和现象学访谈方法,发现和定义了消费者通过意义建构而形成的品牌产品知识体系,并从其知识内容、水平、结构、发生条件、性质、隐含价值、前后向变量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理论框架。研究结果扩展了对品牌产品认知的理解只限于品牌物理特征联想及品牌功能评价的传统边界,对重新理解、定义品牌产品的营销战略价值和管理体系,促进品牌理论和品牌营销的平衡发展提供了新的依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5.
城市品牌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张燚  张锐 《管理学报》2006,3(4):468-476
在系统回顾城市品牌相关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品牌的概念、实质与分类,重点对城市品牌形成的内部品牌驱动机理和利益相关者认知驱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绘制出了城市品牌塑造过程与塑造方法模型,最后从5个方面对城市品牌的塑造方法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16.
品牌联合是新创企业克服其成长劣势的有效策略之一。为提高新创企业选择品牌联合伙伴的成功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了新创企业品牌联合企业主体行为活动的基本模型和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模型;研究了外部竞争环境、合伙企业的企业类型、品牌资产、关系承诺和联合匹配性等特征对联合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外部环境动态变化时,越来越多的新创企业会选择品牌联合策略,而其选择成熟企业还是新创企业作为联合伙伴,并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在品牌联合系统中,作为核心的新创企业选择合伙企业时,其自身特征并不影响其是否采取联合策略;不管核心企业自身特征如何,均优先选择成熟企业作为联合伙伴;同时,合伙企业的关系承诺对联合伙伴选择的影响最显著,品牌资产次之,而联合匹配性影响不显著。候选企业在回应核心企业的联合请求时,其接受/拒绝联合的决策主要取决于核心企业对其评价的结果,其次是核心企业的品牌资产。研究结果对新创企业的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evelops and tests a privacy‐preserving business process that supports the selection of a contract manufacturer by an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whether the OEM or the chosen contract manufacturer will procure each of the components to b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the OEM's branded product. Our “secure price‐masking (SPM)” technology contributes to procur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four significant ways: First, it preserves the privacy of every party's individual component prices. Second, SPM assures that the contract manufacturers will bid their own private purchase cost (i.e., not add a margin to their cost). Third, SPM is not invertible; i.e., none of the participants can “solve” for the private inputs of any other participant based on its own inputs and the outputs provided to it by SPM. Fourth, the posterior distribution of any other participant's private inputs is practically indistinguishable from its prior distribution. We also describe the results of a proof‐of‐concept imple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re is wide consensus that the brand experience literature (BEL) suffers from a deficit in conceptual work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for brand experience research to overcome its conceptual insipidity, it must re‐examine the core of its intellectual structure to rediscover what ‘an experience provided by brands’ truly impli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reconceptualize and present a future research framework for research into the concept of brand experience, by identifying both the core and peripheral sources of knowledge of the concept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brand meaning. Through a bibliometric process covering 136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2 and 2018, resulting in a database of 2698 citations, this brand experience conceptual paper fills a critical research gap by providing the first full‐scale bibliometric study to date of the BEL, using a combination of high citation and co‐citation metrics. Based on this conceptual reorientation, a matrix for future development is presented, enabling the reader to visualize the scope and breadth of potential brand experience research horizons in areas relating to customer experience, consumer–brand relationship, online brand experience and sensory brand experience. The four approaches listed in the matrix – firm‐based, social constructionist, virtuality and embodiment – provide a roadmap for future brand experience research undertakings to explore the rich potential of experience evoked by bra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