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今后的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修正中应明文规定受害人对责任强制保险人的直接求偿权,以明确我国机动车责任强制保险中受害人的特殊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交通事故频发,为减小事故风险,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往往会在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同时又投保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发生交通事故后,受害人可能会提起民事诉讼,如何列保险公司在此类诉讼中的地位,各地做法不尽一致。为此,笔者在文中提出建议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
交通事故强制险有其特殊的意义,应当正确理解.这种责任不仅具有法定性,同时具有特殊性.法定性表现在赔偿数额并非由合同当事人约定,完全由法律法规直接规定;不实行过失相抵;不以被保险人有责为前提.机动车一方享有强制缔约权,有强制三者险经营权的保险公司不得拒绝机动车的投保,因此,在受害人的损害超过责任限额情况下,商业保险公司,将根据商业保险合同向被保险人承担理赔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国家作为环境资源的所有人,是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民事法律中的受害人,为保护环境利益得到充分的保障,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主体设计时应倾向于保护受害人利益。本文认为根据“谁漏油谁赔偿”的原则,采用补充责任方式进行赔偿最有利于保护受害人利益。但是,设立油污损害赔偿基金,建立分散损害赔偿风险机制才是长远之道。  相似文献   

5.
疫苗伤害救济制度,是给受害人提供合法的追偿途径,弥补受害人损失的规范体系。当前我国该制度还不够成熟完善,存在立法滞后、程序衔接松散、补偿机制欠缺和赔偿责任主体模糊的问题,本文在分析阐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商业活动繁荣,交易频繁,事必躬亲,殆不可能,社会主体由于行为、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局限性,常需雇佣他人从事一定活动。随着雇佣活动的日益增多和新雇佣形式的不断涌现,雇员从事雇佣活动致第三人损害的事件频繁发生,由此便催生了雇主替代责任问题。雇主替代责任是雇主因雇员在职责范围内实施的侵权行为而对受害人承担的侵权责任。它是确定侵权责任承担主体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受害人的求偿权之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对雇主替代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本文以此为契机,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现行立法对雇主替代责任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从雇主替代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评析其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立法对"机动车群体交通事故"并未明确界定的今天,群体交通事故越来越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群体事件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情形,里面牵扯群体事件的损害赔偿原则、赔偿标准、请求权问题等诸多复杂问题。本文仅就群体事件中的请求权问题进行分析,对受害人的请求权的行使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9.
在高层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社会,因高空抛掷物致人损害的案件越来越多。本文从加害人不明时业主作为责任承担主体是否合理、责任承担的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加害人不明时应由业主按份承担对受害人的救济,并对免责事由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竟合(以下简称责任竟合),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某一违法行为,它具有违约行为和侵权行为的双重特征,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共同产生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这种现象,对行为人(即加害人)来讲称为责任竟合,对权利人(受害人)来讲,则称为请求权竟合.  相似文献   

11.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问题本质上是受害人救济、未成年人保护,父母自由三者之间的平衡。因此笔者以此为出发点并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研究,就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我国现行规定不同,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侵权责任应对未成年人作不同年龄段的划分而予以不同的规定。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离婚父母的一方只有在另一方不存在过错时才应该承担补偿责任。对于父母责任还应考虑其他承担监管义务主体的责任承担对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张建东 《经营管理者》2013,(28):253-253
侵权责任法在产品责任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制度,这对于完善我国产品责任,维护产品使用者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具有严格的条件。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仅限于产品缺陷造成的责任,在主观要件上要求"明知",即故意和重大过失,在损害要件上要求具有"严重的人身损害",即死亡和健康严重受损,从而排除了财产损害;责任承担上仅要求承担"相应的"惩罚性赔偿金,对于惩罚性赔偿金的确定应当考量受害人的实际损失、加害人的主观过错、获利情况、财产状况以及其他受处罚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缺陷产品致害事件层出不穷,如三鹿奶粉事件、“齐二”假药事件等。在这种群体性损害事件中,如何使受害者获得充分的赔偿?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生产者缺陷产品所致损失承担无过错责任并无疑义,但是对于销售者如何承担赔偿责任,则存在着争议。产品质量法第42条规定,销售者在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才应对缺陷产品导致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然而从第43条规定看,缺陷产品的受害人可以直接向销售者请求赔偿,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国《食品卫生法》第39条规定:“违反本法,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应当负损害赔偿责任。受害人有权要求损害赔偿。损害赔偿包括医药费、误工工资、生活补助费、丧葬费、遗属抚恤费。”根据上述规定,消费者如果购买了变质食品,食用后发生中毒,经医  相似文献   

16.
杜琨 《决策与信息》2009,(12):41-42
在刑事案件中,犯罪人对受害人的分割,既要承担刑事责任,也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能很好地解决对刑事受害人这种特殊的侵权的救济,本文思考了一些对刑事受害人的救济方法,其中包括受害人单独提起民事诉讼,建立国家救济制度,建立社会援助制度如特殊保险、受害人救助基金会等。  相似文献   

17.
扶养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的间接受害人范围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间接受害人是指侵害行为虽未直接造成其损害,但因加害人的行为侵害直接受害人的生命权或侵害直接受害人的健康权造成劳动能力丧失,因而导致其扶养请求权间接受到侵害并丧失的受害人。然而,间接受害人范围的确定,我国理论界与实务界仍然存在重大争议,立法上不尽统一,审判中也是差别巨大。围绕胎儿能否成为扶养损害赔偿的主体,间接受害人是否应当包括有扶养期待权的权利人等困惑,笔者从制度完善、利益保障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今社会,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伴随着高风险的发生,一种新型的促权类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大规模侵权。为了应对各类大地模侵权事件,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构造大规模侵权法律责任制度是摆在学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大规模侵权责任制度的构造不仅要考量公共政策的因素,还要考虑受害人的不确定性,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方面判断的特殊性以及损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9.
前些年,由于新闻媒体的不发达以及汽车保有量的偏低,"醉驾"的问题还不突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汽车保有量的剧增,在我国这样一个酒文化深厚的国家,"醉驾"似乎成了一个人们难以忽视的问题。有数据表明,在中国,每年有近10万人被车祸夺去生命,而其中60%的车祸都是由于醉酒驾驶引起的。特别是近年来,全国范围内酒后驾车事故数及死伤人数上升较快。据统计,有46.1%的驾车人有酒后驾驶的经历。酒后驾驶,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民众的呼声下,现实的要求下,醉驾入刑在2011年成为了一个事实,《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但是醉驾如何界定以及醉驾入刑后的如何执行,这些问题并没有随着醉驾入刑的一锤定音而消失,反而是在实践中变得更加困难,充满了现实的疑问。  相似文献   

20.
4.消费者权益争议中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确定 要有效解决消费者权益争议,就必须明确责任主体或损害赔偿的承担主体。赔偿主体的确定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第一,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第二,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消费者或其他受害人有对赔偿主体的选择权,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第三,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第四,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