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罗琦  吴哲栋 《管理科学》2016,29(3):112-122
学者们围绕公司代理问题与现金股利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所得结论不尽相同。结果模型认为代理问题越严重的公司发放的现金股利越少,而替代模型认为治理质量较差的公司倾向于支付更多的现金股利以保持良好的声誉。在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的情况下,公司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探讨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如何影响公司股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不同导致公司代理问题的差异,从而对公司股利政策产生影响。以2006年至2013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分析样本,采用Tobit模型考察控股股东代理问题与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借鉴Fama and French的价值回归模型测量代理问题严重程度不同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较低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可能性较大,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可以减少代理成本,股利支付率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成正比。当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上升到一定程度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协同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公司分配现金股利缓解代理冲突的必要性较小,股利支付率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与控股股东协同效应较强的公司相比,当控股股东表现为利益侵占时,公司支付现金股利的治理作用较强,现金股利的价值效应较大。 基于股利支付水平和现金股利价值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表明,替代模型对于解释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具有适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控股股东代理问题影响公司现金股利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对中国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公司现金分红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的调查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了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股利支付水平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股利分配动因.2006年5月和8月,我们对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82家上市公司和厦门国家会计学院两期培训班60家上市公司财务总监进行问卷调查,累计收回有效问卷123份.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在决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时,首先考虑公司是否有充足的现金储备和持续经营现金净流入量;股票股利高低主要受公司扩张计划、当期每股净利润和未来预期每股净利润的影响;每股资本公积金是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首要影响因素;支付现金股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当期和以前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部分CFO同意公司应设立现金股利目标支付率并逐步调整至目标支付率,反对稳定的现金股利政策;支持"一鸟在手"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大股东陶空理论.现金股利、股票股利分别对非流通股股东、流通股股东存在显著的财富效应.为股东财富效应理论提供了充分证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现有的研究往往把股权再融资偏好主要归因于融资成本、企业资本规模、自由现金流、净资产收益率和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等因素,我们认为这些因素并不能完全解释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特征。基于大股东控制权隐性收益的视角,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并认为股权再融资偏好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股东可以通过“隧道行为”获得中小股东无法得到的隐性收益。本文以1998 ̄2002年间的配股公司为样本,分别从投资效率、大股东资源侵占和非公平关联交易的价值效应3个方面考察了大股东的掠夺行为,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之后大股东通过各种“隧道行为”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大股东凭借对上市公司的超强控制能力,掌握一切可能的利益制造机会和利益输送机制,以中小股东“输血式”的资本供给为代价,加速其资本积累和增值过程,从而形成中国上市公司特殊的股权再融资特征。  相似文献   

4.
现金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寿福  徐龙炳 《管理科学》2015,28(1):96-110
从现金股利代理理论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经济影响,为资本市场股利政策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基于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管理费用率、资产周转率和其他应收款占比度量上市公司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第一类代理成本和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实证检验现金股利通过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的中介作用影响上市公司绩效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现金股利显著降低两类股权代理成本,继而提高上市公司绩效,两类股权代理成本在现金股利影响公司绩效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现金股利政策从总体上表现出治理效应占优.适度的现金股利不仅有利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而且有助于公司价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于2007年1月开始陆续解禁流通。本文构建了一个受限股解禁的信号传递模型,证明了分离均衡在现实中的存在性,研究发现:中小股东可以通过第一大股东减持比例来评价公司价值,从而分离出公司真实类型,并通过股票价格将其均衡策略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代理理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在根本上是对代理问题的治理,是对代理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现金股利能够缓解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冲突,发挥公司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国内现有文献关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理论、代理成本理论和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上市公司通过股利分配实现股东高回报率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较少,而国外从税收政策变化和税负差异的角度研究股利政策财富效应并不适合中国的情况。为此,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的特殊治理结构,以2003-2004年所有分配股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研究表明,分配现金股利使非流通股股东实现高回报率,流通股股东获得股票股利的较高短期收益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借鉴LLSv的掏空模型,模型化推导了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隐蔽掏空模式,建立了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掏空程度的分段函数关系.以2004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386起事件为样本,并把样本分为过度担保组和适度担保组,运用事件研究法进行实证检验.发现过度担保样本组累计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而适度担保组的市场反应为正但不显著,由此推测过度担保的上市公司具有向控股股东输送利益的倾向.多元回归结果表明,对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国家持股比例的回归系数而言,60%均是其有效的临界点.当大股东持股比例低于60%时,大股东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对子公司担保的方式掏空上市公司的现象,但回归系数不显著;当持股比例高于60%时,则产生了显著的利益协调效应.能有效地抑制掏空.通过分类变量和股权临界变量的多种组合,回归发现,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被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更高;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变量相比.国家持股比例变量的股权临界值对CAR的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取2001~2010年的数据,基于迎合理论,考察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行为。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反映投资者偏好的现金股利溢价并不相关;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溢价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解释力显著增强。这一结果表明,股改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更加注重中小投资者的偏好。股票股利溢价对上市公司的股票股利政策在股改前后均有显著影响,这表明上市公司股票股利政策与中小股东的偏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考察大股东和高管在现金红利中的不同动机.以1999-2004年度的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公司高级管理层对现金红利的影响,考察第一大股东发放现金股利的动机,并分析第一大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和控制.我们发现,当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二职合一)时,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较低;当董事会中管理层比例较高时,公司发放的现金红利也较低;但当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较高时,公司的现金红利则较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能够削弱二职合一对红利的负面影响,也能够削弱董事会中管理层比例对现金红利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经验结果支持了代理理论和大股东降低代理成本假说,即公司管理层普遍不愿进行现金派送,但是大股东能够监督管理层的红利政策;而且大股东的控股比例越高,这种监督作用越明显,越能够缓解代理问题对红利政策的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政策意义,即股权分置改革的后期,不一定要急于过度分散股权结构,当大股东和高管分属不同主体时,适度的股权集中有利于对管理层的监督.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兴业房产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其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表现出了与西方主流理论和国内普遍研究结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外部,公司股权的全流通与分散性没有引发更多的市场接管行为;在内部,代理权结构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稳定性特征,且持股比例相近的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机制也归于失效。在公司控制权市场双向失灵的状态下,公司股票的全流通条件使公司遭遇了另一种“流动性”风险。该案例为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若干思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股权分置改革后IPO抑价与大股东的减持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改后IPO公司大股东可能存在后市减持的动机。通过对股改前后在A股上市发行的555只新股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改后第2~第10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新股IPO抑价率越高,并且在上市后第13个月的股价相对市场指数下跌的幅度越大,而股改前则不存在这样的现象。研究结果表明,股改后新股大股东在12个月限售期满以后可能存在减持行为,而为了给后市减持提供更高的获利空间,大股东可能拉高新股的首日价格,从而造成了极高的IPO抑价率。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a study of how the benefits that large shareholders derive from their control of a firm affect the equity issue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of the firm. I introduce an explicit agency cost structure based on the benefits of control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In a simple extension of the model developed by Myers and Majluf (J Financial Econ 13:187–221, 1984), I show that underinvestment is aggravated when there are benefits of being in control and these benefits are diluted if equity is issued to finance an investment project. Using a large panel of US data, I find that the concerns of large shareholders about the dilu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cause firms to issue less equity and to invest less than would otherwise be the case. I also find that it make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ther new shares are issued to old shareholders or new shareholders.  相似文献   

14.
We analyze tender offers where privately informed shareholders are uncertain about the raider's ability to improve firm value. The raider suffers a “lemons problem” in that, for any price offered, only shareholders who are relatively pessimistic about the value of the firm tender their shares. Consequently, the raider finds it too costly to induce shareholders to tender when their information is positive. In the limit as the number of shareholders gets arbitrarily large, when private benefits are relatively low, the tender offer is unsuccessful if the takeover has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value. The takeover market is therefore inefficient. In contrast, when private benefits of control are high, the tender offer allocates the firm to any value‐increasing raider, but may also allow inefficient takeovers to occur. Unlike the case where all information is symmetric, shareholders cannot always extract the entire surplus from the acquisition.  相似文献   

15.
Sub-Optimal Acquisition Decisions under a Majority Shareholder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high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from control achieved through the concurrent use of non-voting shares and stock pyramiding could favor acquisitions made to increase private benefits of the controlling shareholders rather than all shareholders wealth. A standard event study methodology is carried out on three different samples of Italian acquisitions during the 1989–1996 period in order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find evidence that a worse market reaction characterizes acquiring firms with a higher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from control, while more value-enhancing transactions are undertaken by those smaller in size and with higher prior-performance. An entrenchment effect seems to determine a significant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rket reaction and the ultimate shareholder ownership. When the sample is restricted to acquiring firms with a dual class equity structure we find that non-voting shares report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xcess returns in contrast to significantly higher positive returns for voting shares. Such evidence seems to indicate that the average acquisition has been overpaid, as suggested by the negative market reaction of the non-voting shares, while it was expected to lead to higher private benefits to the majority shareholders, as suggested by the revaluation of the voting shares. Finally, the market reaction to acquisitions made within pyramidal groups seems to indicate that the price is set so as to transfer wealth towards the companies located at the upper levels, where majority shareholders own greater fractions of the companies cash flows.JEL Codes: G34, G14A previous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1999 EFMA Conference in Paris, 1999 EFA Conference in Helsinki, and 1999 Australasian Banking and Finance Conference in Sydney. We would like to thank for helpful comments and suggestions, in alphabetical order: Lorenzo Caprio, Mara Faccio, Katiuscia Manzoni, Giovanni Siciliano, Sandro Sandri, the two anonymous referees and the editor. We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Mara Faccio for providing ownership data. All remaining errors are ours.  相似文献   

16.
大股东控制、融资规模与盈余操纵程度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上市公司中的大股东控制、恶性融资与配股盈余操纵是各界高度关注且密切关联的重大问题。上市公司在配股时既可能正向操纵盈余,也可能负向操纵盈余。本文以配股政策3年净资产收益率要求中最后1年为1999年的196家成功实施配股的A股上市公司1999年的年度数据为样本,就此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对上市公司的控制能力越强,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控股股份为国家股时,盈余操纵程度较小;预期从中小股东处筹集的资金规模越大,上市公司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资金储备压力越大,正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大,负向操纵盈余的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7.
大股东自利动机下的资本投资与配置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郝颖  刘星 《中国管理科学》2011,19(1):167-176
本文将终极控制人和直接控制人两类大股东的利益动机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考察了大股东自利动机下的资本投资选择与配置效率。研究发现:(1)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权比例越低,越有动机增加资本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上的自利性投入,导致总体投资规模扩张;(2)地方企业集团投资扩张受终极控制人自利动机的影响最强,央企投资所受影响最弱,民营企业居中;(3)随着控制层级的增加,终极控制人决策权的履行成本增大,企业资本配置行为因直接控制人持股比例高低而表现出"利益攫取"与"利益协同"两种效应;(4)在较高持股比例的收益分配激励下,直接控制人将减少自利性资本投入,抑制过度投资,提高资本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股改后的解禁股份出售事件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过程中的内幕交易与大股东侵害问题。研究发现,大股东在解禁股份交易中具有显著的择时能力,表现为通过出售股份赚取了超常收益、也及时规避了损失;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有助增强其择时能力,但由于信息优势在主动型内幕交易和被动型内幕交易中的不对称作用,只有控制力较强的股东才更有可能及时规避损失;股东关系有助于弥补控制力的不足,在与公司控股股东关系密切的情况下,控制力较弱股东也能在股份交易中及时规避损失。研究从股东控制力和股东关系两个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大股东侵害的可能途径;研究发现为思考全流通背景下的大股东侵害问题提出了新思路,也为加强对解禁股份的交易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经理层过度投资与股权激励的契约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了获得控制权收益,经理层倾向于在有利于维持自身地位的项目上过度投资,从而形成了所谓“固守职位”的现象,这种行为损害了股东的利益。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契约模型,研究了股东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来降低经理的过度投资问题,并考察了经理层过度投资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比较静态分析表明投资项目的风险状况通过所有者给予经理层的最优股权比例的变化间接影响过度投资程度;在存在经理人市场的条件下,外部替代的风险会使得这种保护自身职位的过度投资性行为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