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领导文萃》2006,(9):82-84
和珅是乾隆时期的大红人。他“少贫无籍,为文生员”,到了乾隆四十年(1775年)才被擢为御前侍卫。但自此之后,和珅深得乾隆的宠信,步登青云,任军机大臣长达20年之久,可谓空前绝后。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和坤非常“善解高宗(乾隆)意”,且常出奇招。从这个角度说,  相似文献   

2.
正乾隆有着暴戾凶残的另一面,这表现为他对于文人臣子们在种族问题上任何冒犯行为的高度敏感。清代文人们很快便发现,文字可以带来杀身之祸。一位朝鲜使者在1780年发现,他所遇到的所有人都谨慎小心到了极点:"虽寻常酬答之事,语后即焚,不留片纸。此非但汉人如是,满人尤甚。"如果说,"文字狱"还不足以让批评者三缄其口的话,那么,还有被指控为"结党"的恐惧!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是有人反对  相似文献   

3.
宋国庆 《决策》2013,(4):86-87
如果将张廷玉50年的为官生涯比作一条长河的话,那康熙朝就是他从政的源头,雍正朝则是他为官风生水起、大江奔流的时期,到了乾隆时期,这条河流虽也奔流,但场面已是缓缓流淌,再难掀起什么浪花来。  相似文献   

4.
<正>一、众心悦服的新帝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确定了第十五子嘉亲王永琰做自己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让乾隆满意的有四点。首先,从性格上看,皇十五子少年老成。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自制力强。他起居有常,举止有度,学习勤奋,办事认真,从不逾规矩一步。这是最让乾隆欣赏的。其次,永琰品质"端淳",生活俭朴,为人谦逊,特别富有同情心,待人十分真挚,善于为他人着想。再次,从学业上看,经历了二十多年严格、系统、高质量的帝王教  相似文献   

5.
正清代的官员"引见"制度自清世祖时(顺治十二年)正式用于清代官制之中,经过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不同程度的推广,至乾隆时期基本成熟定型。按照清制,四品以下官员的任用、升迁或降职,都需要面见皇帝,亲自接受皇帝的旨意,期间需向皇帝呈上该官员的"引见单",内容涉及籍贯、年龄、出身、做官履历等。皇帝一边阅读"引见单",一边对官员进行面试,进而将其评价等用朱笔批在"引见单"(称之为朱批引见单)上。雍正皇帝十分重视人才,特别善于用人。他认为:"天下之  相似文献   

6.
“乾隆皇帝下江南”,几乎家喻户晓,然而他是个老寿星,未必妇孺皆知。在我国25史中的230多个皇帝中.乾隆是长寿之最,寿高89岁。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  相似文献   

7.
<正>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不仅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就连他的敌人,也不得不钦佩他的品德和贡献。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罪魁英国人包令这样评价林则徐:"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年。在社会生活中,他以廉洁、睿智、行为正直和不敛钱财而著称。"  相似文献   

8.
清朝管理官员,除三年对外官一次"大计"和对京官一次"京察",以及履职引见、年终陈述等外,还有一项特殊的制度——密考。此制源于康熙时期的密折奏事,正式实行于乾隆朝,一直使用至清朝灭亡。由于考语清单是在每年年终奏报,所以密考也被称作"年终密考"。这一重要的官员管理制度,因其机密性,并不载于公开的《大清会典》和《吏部则例》等国家大典之中。那么,这项制度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曾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我们今天该怎么评价这一制度呢?由于密折的制度化,密考也由  相似文献   

9.
王龙 《领导文萃》2012,(19):51-53
2008年,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的《瞿秋白的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一文曾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年长征,瞿秋白"应不应走"、"愿不愿走"呢?首先,看瞿秋白"应不应走"。瞿秋白是一位公众人物,在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他是一个公开的共产党员,经常来往于广州和上海之间,和国民党各方面打交道。他在黄埔军校作过演讲,黄埔的将领都认识瞿秋白。就是说,一旦留下他随时可以被敌人辨识出来。  相似文献   

10.
乾隆帝一生曾写诗4万多首,创作欲旺盛得相当可以。结果却没 混成一个诗人,你说这事算不算一个谜? 就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乾隆帝,起码喜欢他的干劲儿。做皇帝的,吃喝玩乐哪不需要时间,再治治国,再搞搞文字狱,再下下江南,他哪有空闲写那4万多首诗——其实他本可以不写诗,他不是性情中人,他写诗,是悲剧,他误了诗。  相似文献   

11.
"凡人俗事"我们恋爱的时候,溥仪每次见面总是穿一套笔挺的制服,分头也抹了发蜡,亮光光的,给我的印象似乎他很注意修饰、打扮。其实,这不过是遵照五妹夫老万的叮嘱,在搞对象的时候"装装相"而已。我和溥仪结婚后才发现,原来他这个人并不讲究穿衣戴帽,从不张罗添新衣,国家经济困难时期,他总把发给自己的布票全部交还国家。婚后他仍是阻拦我给他买衣服,总说:"小妹啊,还  相似文献   

12.
幕僚是古代秘书的通称。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秘书现象,至晋代始有幕僚之称。幕学是有关幕僚的专门学问。在清代被视为“专门名家之学”。根据已知史料,在18世纪的下半叶,即有一批幕学专著刻印成书,如成书于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的《幕学举要》.成书于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的《佐治药言》和《续佐治药言》。  相似文献   

13.
谈古论今说“三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三立"?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它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与叔孙豹讨论不朽的问题。范宣子说,他的家族从尧舜时期就已经  相似文献   

14.
肖华 《领导文萃》2013,(8):110-112
一位"法定盲人",双目近乎完全失明,却在当年5月成了美国的州长,由此创造了两项纪录——纽约第一位黑人州长和美国第一位"法定失明"州长,他就是戴维·帕特森。帕特森出生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幼年时期,由于遭受了一次严重感染,他患上了"视神经萎缩"症,左眼完全失明,右眼视  相似文献   

15.
幽默5则     
生日和年龄 儿子:"爸爸,什么叫外交家?" 父亲:"外交家,是牢记女友的生日并 忘掉她的年龄的人。" 哪一笔是他自己的 刘石庵是清朝乾隆时有名的书法家, 他致力独创,形成丰腴厚重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吴地文化融和发展的历史,大体可分五个时期:其一,先秦时期,吴地从“荆蛮”到接纳“中原”,开始产生自己的区域文化。其二,秦汉六朝时期,特别是晋室南迁后,吴地第一次长期偏安一个半世纪,文化特色逐步显露。其三,隋唐五代时期,特别是南北大运河沟通,各种文化融和进程加快,吴地文化特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其四,宋元时期,特别是经历南宋一个世纪多的偏安发展和蒙元一统,吴地文化多领域全面融和,走在了全国前列。其五,明清时期,吴地集中了九州和中外的交流融通,成为全国文化中心,开始孕育近代因子并领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7.
《管理科学文摘》2012,(30):115-115
福荫紫竹院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部,建于明万历年间,原为一座古庙,是万寿寺的下院。庙的南面为河泊,原是高梁河的发源地。清乾隆时期在庙中供奉起观音像,改称紫竹禅院。慈禧太后乘船去往颐和园时曾多次在此小憩,  相似文献   

18.
刘明钢 《领导文萃》2010,(14):71-75
<正>秦基伟是人民解放军一名骁勇善战、智勇双全、功勋卓著的战将。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太行军区司令员,在刘伯承的直接指挥下战斗,受益良多。说起刘伯承,秦基伟充满了敬重之情。他在回忆录中写道:"刘司令员不仅教育我们以清醒的政治头脑把握战争的全局,不仅教我们运用战术,对于我们这些工农出身的干部,在其他各方面也都给予了许多关怀和爱护。  相似文献   

19.
吴江 《领导文萃》2012,(8):96-99
郭嘉,三国时期曹操的重要谋士,是一个历史人物。1959年毛泽东在中央的重要会议上多次提及,并推荐看他的传,号召向他学习。毛泽东经常称赞历史人物,向干部们推荐读古人的传记,往往是同现实情况相联系,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细读史料,还是可探求毛泽东加之于郭嘉身上的更多含意与心境。郭嘉是自下而上"多谋"的典型在1959年2月底3月初的第二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戏说乾隆》放映后,史学家担忧,怕观众分不清“戏说”与历史的界限。所以,我先向读者打招呼。本文讲乾隆惩贪,根据史实立论,不可看成“戏说”。 乾隆最恨贪官,惩办贪官,从不手软。他认为,“此等劣员,多留一日,则民多受一日之残,国多受一日之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