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执行是行政主体的行为外在表现,也是公众认识政府的直接途径,政府的行政执行直接面向社会,它与政府的公信力是息息相关的。事实证明政府的公信力流失与行政执行中的不合理现象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规范行政执行是政府提升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杨翠碧 《经营管理者》2013,(23):289-289
官员公信力下降的根源在于政府部分官员的言行不一致、政府信息的公开力度不够、贪腐现象严重、相关的监管制度乏力。加强政府官员公信力的建设应优化官员素质,转变行政理念;完善监督机制、规范行政权力,建立满意政府;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电子政府。  相似文献   

3.
政府公信力的提高要从政策、体质、观念等方面加以考虑。当前我们的行政观念已经取得了诸多成就,如民主行政、高效行政、法治行政、服务行政、责任行政和诚信行政等,而相关配套制度尚待完善,政府公信力下降恰恰源于政府给予了人们美好的承诺却未能予以制度保障。只有在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先进的制度约束下,政府的治理才有可能更加符合民众的意愿和要求,进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因此,政府制度完善才是当前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现代社会公众民主和法制意识的增强,公信力已成为政府的行政能力和公众满意度的综合性指标,已成为政府软实力的核心。本文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外延出发,基于我国政府公信力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围绕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的三条路径和六个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已经成为当今我国政府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必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众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格外关注和质疑以及群体性事件的泛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缺失。本文在论述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和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从加强行政伦理责任建设的角度构思重塑政府公信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社会转型的客观现实要求加强和教室是,同时新型的社会管理格局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如果政府自身具有较高的公信力,那么社会管理创新也将有效;如果政府公信力衰弱,那么社会管理创新必然受到阻碍,提升政府公信力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前提。政府公信力弱化既有理念原因,也有行为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因此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政府从更 理念、规范行为和完善制度三个方面提升自身公信力,形成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职能"是为了压缩地方政府权力空间、明确权力边界、约束地方政府行政行为,使地方政府由全能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人治政府转变为法治  相似文献   

9.
基层政府作为现代行政体制的基石,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信访治理中尤其关键,在现实中却存在担当不足、弱化政府公信力之虞。若要消除耗散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原发性、继发性乃至转移性因素,必须坚持和推进科学、协调、均衡、全面的发展理念和政策;贯彻党政兼任信访长制度,落实初信初访首办责任制度;加大对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等的治理力度,防治政府公信力的耗散;加强民众监督和监察巡视,提升基层政府行政效能与法治水平;加强网上信访平台建设,促进信访的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0.
《领导决策信息》2008,(12):13-13
案例背景今年初,刚刚诞生的新一届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一个大动作便是颁布《关于省政府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在全省实行行政问责制。省长秦光荣强调,出台行政问责办法,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的需要,也是政府履行好职责的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行政运行机制。严格绩效管理,突出责任落实,确保权责一致。”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息公开对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考权、表达权、监督权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门户网站则是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它有便民、廉价、及时、灵活的特点。本文从系统设计模式、系统功能分析、系统实现介绍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时伟 《领导科学》2012,(33):6-8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急剧转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并日渐凸显的关键阶段,"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矛盾不断考验着政府的公信力.如何提高政府公信力,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一、政府公信力的基本内涵及其价值 1.政府公信力的内涵.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认为政府公信力是公众对政府行为的一种评价或认可,评价的对象主要包括政府信誉和形象.邹东升认为,政府公信力既包括民众对政府整体形象的认识和态度,也体现为民众对政府行政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危机管理和政府公信力二者之间呈现的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通过改变传统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方式,对于危机的应对、消除和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政府公信力的重塑,也是政府危机管理过程的持续。因此,危机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机制的建设是提升政府公信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攀峰 《经营管理者》2013,(28):297-297
十八大报告重申"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并将其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政府部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信用程度还不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近年,随着新媒介公共环境的变化,公众权利意识成长和诉求递增,统计数据日渐成为公众利益表达的一种方式,公众对政府统计的关注度和期望度与日俱增,政府统计公信力问题日渐凸显。本文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剖析当前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存在问题及成因,探寻提升政府统计公信力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公共危机的处理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政府的公信力塑造是有很大的影响,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所以导致政府公信力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危机意识不强,制度落后不完善,政策缺乏科学民主性,总的来说,我国政府在基于公共危机管理下的公信力塑造上还是需要加大力度进行改善。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以及公信力的相关概念入手,对利用公共危机管理对政府的公信力等有利方面的正面影响进行简单的介绍,结合我国基于公共危机管理下的政府公信力塑造现状,对政府公信力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介绍,然后依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政府在公信力塑造方面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政过程中因弄虚作假而导致失信于民的案例时有发生,折射出政府行政过程中诚信的缺失问题。得民心者得天下,政府诚信十分重要,事关党和政府执政能力建设,马虎不得。没有公信力的政府,立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已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大隐患,并对政府公信力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以增进政府公信力已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对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公信力的内涵做出阐释的基础上,对我国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公信力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说明,并提出了公共危机管理中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20,(1):6-7,82
当前各地方、部门积极探索政府数字化转型或数字政府建设,在创新政府治理和服务模式、提升行政管理和服务效率、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截至2019年11月,全国32个省级单位中,有10个省级政府已出台并公开数字政府规划计划,指导数字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