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程阳  胡渊 《经营管理者》2014,(11):182-183
作为当前世界经济失衡中的主要贸易盈余方之一,中国面临世界经济失衡带来的诸多挑战,包括日益加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频繁的贸易摩擦、世界经济失衡调整带来的风险、粗放的贸易增长方式与资源约束矛盾、货币政策实施难度加大等。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模式,并以此为契机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有助于中国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实现长期稳定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测度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失衡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从1992年的2.42增加到2007年的4.02,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总体上在加剧。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并增长"的表现、逻辑以及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经济结构失衡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平衡关系,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为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描述了中国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金融怪现象,这是与传统理论相悖的;然后通过引入以资本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部门将传统的货币数量论拓展为三部门的广义货币数量论,在新的模型框架下侧重从货币政策角度分析了通货紧缩与资产膨胀并存的生成机理。我们的分析表明:“中国悖论”是货币总量理论在偏松情况下货币结构严重失衡的产物,是货币结构失衡大于货币总量失衡的结果。优化货币结构是解决“中国悖论”的关键所在,中国货币政策应更多关注货币结构而不仅仅是货币总量问题。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商业银行对资本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认识不断加深,一种新的银行经营管理体系逐渐的形成了。这种新的银行经营管理体系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较好的解决了商业银行风险与收益怎样平衡的问题。近年来,国内的一些商业银行逐步的引入国际先进的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实施全面的经济资本管理。商业银行树立的这种经济资本管理理念得到了中国银监会的支持,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也逐步的建立起来。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不仅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同时对推动中国金融改革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银行资本是商业银行抵御风险、保证整个银行体系健康运转的基础。资本的数量和结构同时还影响到银行的安全程度,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因此,资本也是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进行严格监管的重点。因此进一步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所能遇到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所应处以面对问题的对策的推敲与选择至关重要。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加快风险管理的步伐,逐步改进经济资本管理的模式,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本账户开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有许多金融工具和潜在的交易包含在其中。因此,根据国内金融结构和经济目标,资本账户开放的要求有许多可能性。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资本账户的开放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选择。有许多证据表明资本流出的管制不能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因此是无效的。消除在资本流入或流出上的管制,至少在最初会引起强烈的资本流入,这是国际投资者和有国外资本的本国居民对投资环境的反应。这样的资本流动能够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减轻对收入和消费的短暂性冲击,减少借贷成本,支持更快的经济增长。以外国…  相似文献   

7.
大家观点     
<正>杨伟民:不要频频出手干预经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结构性的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是因为要素配置的扭曲,真正能够支持新经济活动创造GDP的贷款太少。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金融业过度发展。金融业越发达,实体经济可能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资金投放方向和结构失衡,严重阻碍了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发展动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金融平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通过对金融资源的安排激活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导向助推实体经济,金融引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但由于国际收支不平衡导致的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也很突出。中国国际收支的巨额顺差现象加剧,外汇储备也随之增加。本文分别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金融项目两个方面进行顺差原因分析,指出其主要原因是内需不足拖累中国进口增长、加工贸易占出口主导地位、外资大量涌入、资本流出渠道狭窄、外商直接投资不断增长。这种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经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在总结双顺差可能对中国造成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双顺差所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我国经济结构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需求结构不协调和供给结构失衡,为此,必须从供给和需求的结合上全面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融结构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持是中国金融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本研究基于金融市场的资金资源配置功能,将金融市场供给体系按照"二分法"分为以银行体系为主的间接金融市场和以资本市场为主的直接金融市场;从银行、股票和债券3个维度设定指标,基于CHOW检验工具探讨金融结构和产业升级关联机制。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产业升级的时间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高技术新兴产业升级与全社会固资产及研发投入相关性增强;资本市场等金融供给侧对中国产业升级尤其是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的逐渐深入,逐步加大对外资银行开放力度的新形势下,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银行对风险管理也逐步转变为以经济资本管理为核心、将各类风险的管理结合起来,在银行总体范围内建立集中统一的风险管理体系.本文就对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银行管理中的运用进行概括,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四十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40年的持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形成的持续制度创新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制度保障。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劳动要素支撑,但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逐步减少,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驱动模式从早期的劳动力要素驱动为主,逐步转向劳动与资本要素共同驱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和资本要素与自主创新共同驱动。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出口在基础需求中占比的先升后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模式也从早期的内需拉动为主转变为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最后再度转向内需拉动为主。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1990~2000年新一轮轻工业化和2000~2010年的再度重化工业化发展之后,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进入了第三产业相对快速发展的转型发展时期。从经济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依然具有持续较快增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4.
如何使得商业银行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突破重重困难,顺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一大问题。在新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和市场竞争环境中,商业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的冲击,需要尽快实施战略与业务转型,逐步调整经营模式,减少对资本的依赖,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实现规模、结构、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在行业竞争中建立自身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巴III协议在中国的逐步落地,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逐步增强,而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一般会导致信贷紧缩,加重经济的衰退速度,以及金融和经济的不稳定。本文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运用脉冲相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规模、GDP增长率、CPI及产业结构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分析。研究认为,资本充足率的冲击对银行贷款规模产生负向影响;对GDP增长率的影响较为迅速,影响时间较长;在长期水平上,能够影响CPI的变动;并对产业结构产生波动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取消“先征后返”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事件,研究公司税率外生性变化对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来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由于取消“先征后返”优惠政策提高了公司税率,它们相应地提高了公司的财务杠杆,这一研究结论支持了资本结构理论。同时,本文还发现原来享受“先征后返”优惠政策的公司,其提高财务杠杆的方法是增加公司债务融资,而不是降低所有者权益,这一结论与中国经济稳定高速增长的事实相一致。本文是第一篇直接研究公司税率外生性调整与资本结构变动之间关系的论文,它运用中国的数据检验了公司税率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经典资本结构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提供了证据;同时,本文首次揭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在公司税率发生变化时的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为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行为乃至财务行为的改进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中国经济,表面来看是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而导致的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直接结果就是经济结构的失衡。如果从深层来看,内需乏振,结构失衡的关键并非经济体本身,而是因为资源配置的失衡和财富分配的问题,导致居民购买力与经济增速本身出现了严重的背离。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中国会发生投资消费失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投资消费失衡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亟待解释和解决的重大问题。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具有比美国更高的投资份额和经济增长率,更低的消费份额;两国各变量之间具有不同的趋势特征。基于两国在财富效用和生产外部性上的显著差异性,本文建模分析发现,如果资本在效用中权重越大,生产外部性越高,则经济增长率越高,消费资本比越低。结合资本在效用中权重和生产外部性的大小比较分析,本文解释了中美关于经济增长率、消费份额、投资份额的比较特征。并进一步从高积累的形成机制、循环积累机制和政府调控机制3个视角较系统地分析了中国投资消费失衡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土地收储自有资金不足、单纯依赖银行贷款的做法,造成资本结构严重失衡,带来财务风险、信用风险、持续经营风险。利率变动、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给土地收储活动带来不确定性,影响到区域经济,直至国家经济的平稳发展。减少行政干预、优化资本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是解决目前难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类型市场主体对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导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超负荷承载现象,不成正比的资本市场制度的供给与需求,使我国资本市场失衡,资本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在快节奏的经济发展的映衬下愈演愈烈。本文针对眼前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