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张令荣  王健  彭博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1):145-154
供应链内外部碳配额交易是碳配额政策下供应链协调碳配额的重要途径,对供应链成员企业碳减排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单供应商和单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在完善的碳配额交易市场情况下,通过构建供应链外部碳交易路径和内外部碳配额交易路径共存的博弈模型,分析了碳配额政策下内外部碳配额交易条件、企业减排策略和利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外部碳交易路径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减排决策相互影响,且当单位碳排放量和碳减排成本系数相等时,上游企业碳减排率是下游企业的两倍;同时进行内外部碳配额交易能降低中间产品批发价格,提高供应链成员企业碳减排率、增加企业利润。算例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发现企业碳配额和内部碳交易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才能使内部碳交易达成,此时制造商会分担供应商的碳减排费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气候变暖下消费者愿意对低碳产品支付更高价格的情境,以及供应链碳减排投入的外部正效应问题,考虑由上游企业的供应商与下游企业的制造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论文研究了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碳减排投入行为与策略.依据供应商与制造商采用不同的行为策略的支付矩阵,建立了供应商与制造商碳减排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分析得到供应商与制造商减排投入行为的演化稳定策略.结果表明:供应商与制造商的碳减排投入策略与双方碳减排投入收益比密切相关,当双方碳减排投入收益比不断变化时,出现多种演化稳定均衡.针对在碳减排投入中供应商或制造商的“搭便车”行为问题,分析了契约与惩罚机制下的演化博弈结果.最后,给出了数值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两条竞争供应链(每条供应链均包含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基于其是否采用碳减排技术,构建了两条供应链均不采用碳减排技术(NN情景)、供应链1采用碳减排技术(AN情景),供应链2采用碳减排技术(NA情景),及两条供应链均采用碳减排技术(AA情景)的收益模型,求解出相应的最优解并探讨了竞争供应链投资碳减排技术的均衡策略。研究发现:当碳税较低时,AA情景是竞争供应链的均衡策略;当碳税适中时,生产成本较高的供应链不采用减排技术,而其竞争供应链将采用减排技术以提升竞争力;当碳税较高时,NN情景是竞争供应链的均衡策略。此外,当供应链间竞争强度较弱时,政府可适当提高碳税标准;当供应链间竞争较为激烈时,政府应降低碳税以引导企业采用碳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4.
陈敬贤  梁樑 《管理科学》2018,21(9):38-49
产品质量是业务外包中的关键问题,同时也是决定企业采购战略选择的重要变量。研究了生产两种替代性产品的制造商的采购战略选择问题,并讨论了不同采购战略对于供应商产品质量决策的影响。考虑制造商可以选择单源策略或者双源策略,并讨论了在四种情形下供应商和制造商的战略互动: 单源策略下,制造商可以选择分享供应商的质量投资或不分享供应商的质量投资; 双源策略下,两个供应商可以选择合作质量决策或者竞争质量决策。研究发现,一个合适的质量投资分享比例能使得与单个供应商合作战略成为制造商的占优选择; 如果制造商不愿意分享或者不愿意分享足够多的质量投资,当双源采购成本足够小时,开发两个竞争性供应商成为制造商的占优策略。对于双源采购策略,还讨论了制造商分享两个供应商质量投资的采购战略,并验证了当分享比例和双源采购成本足够小时,该战略成为制造商的唯一占优选择。另外,当制造商选择双源采购战略时,应避免供应商合作质量决策,因为供应商的质量合谋将会通过提供劣质产品而抽取更多的制造商利润。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的采购运作中,双源采购和后备生产是两种最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本文在考虑信息更新的情况下,探讨了一个两阶段动态采购决策模型:第一阶段,制造商向存在供应风险的一个或两个主供应商订货;第二阶段,制造商根据主供应商风险信息的更新,决定是否向供应可靠但价格较高的后备供应商订货。本文得到了两阶段的最优采购策略,分析发现,当固定采购成本较低时:若潜在市场需求较小,双源采购将排斥后备生产;若潜在市场需求较大,双源采购和后备生产共存;若潜在市场需求适中,后备生产可能排斥双源采购,两者也可能共存。特别地,在潜在市场需求适中时,可靠性改进概率的增大或后备供应商生产成本的降低,将使后备生产趋于排斥双源采购;反之,可靠性改进概率的减小、固定采购成本的降低或后备生产成本的增加,将使两者趋于共存。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多个供应商和多个零售商组成的结构可变的供应链网络,分别在零售商之间基于订货量以及价格两种竞争方式下,分析了供应商均不采用返回策略、部分采用返回策略以及均采用返回策略六种情景下供应链网络的竞争绩效。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基于订货量竞争时,供应商采用协调策略对于其零售商客户及供应链均为占优策略,零售商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将会影响供应商的收益以及采用协调策略的积极性;当零售商之间基于价格竞争时,返回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仍能够激励零售商增加订货量,且对供应链渠道的利润绩效及其稳定性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碳排放交易政策下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单制造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考虑供应链碳减排技术投资与否两种情形,构建了集中式决策、分散式决策和供应链成员协同决策的博弈模型,探讨了消费者碳足迹敏感系数、碳限额及碳减排成本系数对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及减排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交易价格与碳限额呈线性关系时,供应链及制造商的利润与碳限额并不是线性递增的关系,政府合理的制定碳限额能够促使供应链企业有效减少碳排放;当消费者支付意愿依赖于产品碳足迹时,企业可以通过投资碳减排技术在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获取更大的利润,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渠道协作共同决策碳减排水平时,供应链碳排放总量比分散决策情形下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碳配额交易政策实施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背景下,本研究考虑碳配额约束、碳交易价格、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渠道偏好,构建了单一线下渠道减排、双渠道不减排和双渠道减排决策模型。本研究进一步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分别求解得到渠道定价、减排努力程度和渠道选择最优决策。研究发现,双渠道供应链中,消费者低碳偏好对减排决策及供应链各主体利润有正向影响;碳配额对碳减排率有线性正向影响;碳配额交易价格对碳减排率影响与单位产品初始碳配额大小有关,随着碳交易价格增加碳减排率先增加后降低;零售商利润不受碳配额交易政策影响;当渠道偏好程度和低碳偏好程度在某一范围时,制造商开辟线上渠道或进行碳减排投资能够获得更多利润。  相似文献   

9.
考虑单供应商、单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零售商作为初创企业面临资金短缺,但可以通过供应商贷款获得资金。除了提供资金支持,供应商还为零售商提供期权合约供其采购产品。通过对供应商期权价格和贷款利率,以及零售商的采购和融资策略进行分析,结论显示当产品生产成本较高时,供应商会设置较高的期权价格和贷款利率,获取整个供应链的利润。零售商期望利润为0并且面临较高的破产风险,而此时的博弈均衡是不稳定的。为了获得稳定博弈均衡,供应商需要稍微降低期权价格或贷款利率,以使零售商获得正的期望利润,此时零售商采购量会趋近于一个固定值。当生产成本较低时,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能够达到稳定的均衡解,且双方均有正的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10.
实践中, 制造商可通过商业保险策略降低因零部件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然而, 商业保险购买成本较高且可能导致供应商轻视质量问题, 放弃质量改进.为此, 本文基于完全信息下单周期两级供应链的采购合约决策模型, 研究制造商如何利用商业保险管理供应链质量风险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 找出商业保险策略的实施条件, 并给出最优采购合约及商业保险策略.研究结果表明: (1) 当供应商的企业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较低时, 商业保险策略可完全消除风险承受能力对双方交易的制约, 促进双方达成交易; (2) 当供应商的企业规模较大、抗风险能力较高时, 制造商可利用商业保险策略降低零部件采购价格, 提高期望利润; (3) 在商业保险策略下, 制造商的最优商业保险策略是全额投保; (4) 商业保险的实施不一定造成零部件质量水平的下降.当质量成本或供应商的风险承受能力较低时, 商业保险策略与质量改进之间具有互补效应.当风险承受能力和质量成本均比较高时, 商业保险策略与质量改进之间具有替代效应.  相似文献   

11.
从博弈论的视角,构建2个强势制造商和2个排他性供应商组成的链与链价格竞争模型,研究竞争供应链基于利润分享合同的纵向研发联盟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市场竞争强度较低,或者市场竞争强度相对适中且研发效率较高时,形成纵向联盟结构链与链竞争均衡,该均衡为实现制造商和供应商利润Pareto改进的占优均衡。数值分析表明,随着竞争强度的减弱或者研发效率的提高,联盟的有效利润分享比例范围逐渐缩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资金约束供应商和资金充足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中,买方提供融资担保机制对各参与方和供应链整体价值的影响. 研究表明:当综合融资成本与传统供应商融资模式的融资成本相等时,买方替代了银行角色承受了融资风险,但双方不存在共赢的局面; 当综合融资成本较低时,在一定条件下,买方担保机制能够实现帕累托改进效应,达到三方共赢; 反之,买方担保机制的帕累托改进效应消失.  相似文献   

13.
面临汇率和供应风险的双渠道采购决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渠道采购是制造商降低采购风险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考虑一个制造商向两个供应商进行联合采购的最优决策问题。其中本土(国内)供应商价格稳定,但供应不可靠;母国(国外)供应商供应可靠,但实际价格受汇率波动影响。本文研究了制造商在风险厌恶情形下的最优联合采购决策,并与风险中性情形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风险中性制造商只会向一个供应商采购;而风险厌恶制造商的采购决策会受到供应可靠性、汇率的波动以及两者相关关系的影响。具体来说,当产品合格率和汇率相对独立时,风险厌恶的制造商倾向于单渠道采购;当合格率和汇率相关时则可能选择双渠道采购以分散风险。数值实验表明,双渠道采购可以有效降低制造商的损失风险。  相似文献   

14.
张宇翔  谭德庆 《管理评论》2022,34(2):303-314
当前碳政策大多关注产品制造过程的碳排放,然而许多产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更多,未来约束产品消费环节碳排放势在必行。基于此,探索性地提出实施“碳限额交易-碳税”双重碳政策,从消费者效用角度出发,构建高碳排放耐用品出租与销售策略模型,讨论双重碳政策对耐用品厂商市场策略与减排策略的影响,探讨政府如何通过调控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引导企业绿色转型。结论表明,不推出碳税或碳税政策宽松情况下,碳交易价格不能改变厂商选择出租策略的现状;碳税政策趋严情况下,碳交易价格较低时,销售策略更优;碳交易价格较高时,出租策略更优;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影响厂商减排技术投入与减排效果,碳税率固定时,碳交易价格越高,减排效果越弱;政府通过调整碳交易价格与碳税率可以实现厂商采取不同市场策略均更有利于降低碳排放。  相似文献   

15.
在农副产品加工行业,自己种植原材料有利于企业控制产品质量、获取低成本优势。然而,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恶劣天气等自然风险事件频发,这无疑加剧了农副产品制造商面对的自然风险。实践中,制造商可通过外部采购策略或农业保险策略降低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然而,这两种策略各有利弊,对于风险规避制造商而言究竟哪种策略更为有效需进行深入探析。为此,本文以单周期风险规避农副产品制造商的计划产量决策模型为基础,研究企业自然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找出两种策略的实施条件,并给出农副产品制造商应对自然风险的占优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当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较低时,利用外部采购策略避险是无效的。这时,如果农业保险的安全因子足够低,农业保险策略可完全补偿缺货成本,并帮助制造商降低计划产量节约种植成本,进而提高CVaR值、改善运营状态;(2)当制造商风险规避程度较高时,外部采购策略可完全消除自然风险造成的产量波动并帮助企业进入该产品市场,而农业保险则是通过补偿自然风险引发的缺货成本帮助企业进入该产品市场。哪种策略更有效取决于外部采购价格和安全因子的大小关系;(3)随着原材料单位种植成本、不利事件发生概率、最终产品单位收益及单位缺货成本的上升,外部采购策略占优区域逐渐扩大而农业保险策略的占优区域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和一个供应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碳配额与交易机制和碳减排技术投入及消费者低碳偏好等因素下的供应链策略选择问题。若政府制定的碳配额不足以满足目标生产,制造商可以通过碳交易获得额外的碳排放权或采用碳减排技术、或两者结合,以实现收益最大化。本文采用报童模型,针对制造商的几种策略建立了供应链成员的收益模型。研究发现,对于制造商来说,碳减排技术和购买额外碳排放权相结合的策略一直是最优的;碳交易使制造商的碳排放总量上升,政府应该谨慎推行;通过制定适当的碳配额,政府可激励企业投资碳减排技术,从而降低碳排放总量并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促进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业健康发展,减少碳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受到各界的重点关注。本文针对制造商、电商平台、第三方回收商等多个主体构成的逆向回收供应链,探讨碳限额政策与政府补贴奖惩机制并行下对逆向供应链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回收量、回收价格、碳排放量、碳减排努力的影响,构建四种不同回收模式利润模型,得到不同回收模式下的最优回收价格和减排率,分析碳限额、消费者回收渠道偏好、拆解成本、碳交易价格、产品再制造比率对回收价格和碳排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消费者渠道偏好会影响回收价格和制造商碳减排率;针对污染型产品,政府应采取高的碳价格对制造商进行惩罚;此外政府政策是把双刃剑,政府补贴既可以提高企业碳减排率,同时也增加了逆向供应链总的碳排放量,且政府补贴对双渠道回收模式有更明显的减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环境策略在被动阶段和主动阶段的不同,且一些企业已启动主动减排阶段的产品创新策略。本文在碳减排阶段划分的基础上,对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实施进行研究,引入碳排放交易制度及政府补贴激励,构建了政策驱动下的企业主动碳减排成本收益模型和行业成本收益模型。以矩阵正定性判定企业碳减排是否存在最优策略,同时探讨该最优策略能否实现行业帕累托最优以及如何实现。研究表明,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存在最优,企业对碳减排策略的投入随着其相应减排效果系数、减排收益系数与碳排放交易下政府超额补贴系数的增加而加大;行业实现帕累托最优需要政府激励政策引导,且碳排放交易下政府超额补贴系数为行业内定值,随行业内各企业减排效果与创新收益的增加而减少。此外,根据实地调研和相关文献的数据,对模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赋值,并以水泥企业为例,通过典型算例分析和关键参数灵敏度分析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算例分析结果证实了创新收益和政府碳排放交易下的补贴激励是企业主动碳减排的关键因素。本文从阶段划分的视角对碳减排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可为企业主动碳减排创新策略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此外在政府引导企业碳减排帕累托改进过程中,应保障企业碳减排效率在同一水平,创新力较强的企业,减排量相应较大,从而实现碳减排的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9.
面向多重不确定性的发电商碳减排投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技术进步、电力价格、燃料价格、碳价、补贴政策和投资项目的碳减排率等多重不确定因素,构建了发电商减排投资的实物期权模型,求解得到了投资阈值、投资时点和投资补贴条件.参数敏感性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碳价波动风险抑制了减排投资;技术进步和投资补贴能够激励发电商投资,但当前的碳价和技术水平无法支撑CCS项目的大规模应用;合作减排有利于发现碳减排率较高的项目,进而刺激发电商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20.
基于EOQ模型,假设碳交易市场中存在一个零售商和一个供应商,并以该两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建立包含减排投资在内的碳交易模型,严格限定企业碳配额上下限,对不同碳配额下企业之间碳交易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研究表明,控制碳配额在企业碳排放最优和成本最优时的碳排放区间内时,可以有效促进企业投资减排,在一定的碳交易价格之下,上下游企业碳配额余量乘积为负是保证碳交易政策实施的基本条件,而碳价格并不影响供应链成本和碳排放。通过算例进一步分析了不同交易价格对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影响,最后在碳配额范围内得到了最优碳配额和交易价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