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俊光  万丹 《管理评论》2023,(1):233-242
缓冲监控是关键链项目管理方法的核心内容,考虑不同活动的工期特点对缓冲区域进行差异划分,对提高缓冲监控的效率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缓冲账户差异配置的动态集成缓冲监控方法。新方法将项目缓冲对风险的吸收视为一种时间投资,根据风险分层思想和活动敏感信息区别了不同活动对应的缓冲账户数量,对活动的监控区域数进行了差异化设置,并以缓冲动态吸收风险过程中的账户可消耗总量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账户数额最优配置决策模型,定量划分了不同监控区域对应的范围,形成了动态集成缓冲监控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监控区域频数分布、实际工期超过计划工期的概率、缓冲平均消耗比率、平均缓冲监控成本和行动预警比率这五个绩效方面的结果与现有方法相比更优,克服了现有监控方法的不足,提高了缓冲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缓冲监控问题对于企业成功应用关键性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进度管理绩效和确保项目按时完工,都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现有缓冲监控方法在项目进度监控中所存在的忽视内部情况的问题,引入项目进度风险分析方法中的活动敏感性信息。研究了动态环境下活动敏感性指标的计算和监控阀值的设定,在缓冲的黄区监控中集成了考虑活动敏感信息的动态监控过程。在综合考虑缓冲指标和活动关联度指标的监控指标体系,综合设置各指标的监控阀值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活动敏感性信息的关键链动态缓冲监控方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将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合理设置活动关联度的监控阀值后,所提方法在总赶工时间、总赶工活动数、超计划完工次数以及监控负荷这四个绩效方面的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3.
能力约束缓冲的设置问题是关键链多项目管理法的核心问题,对成功执行关键链多项目调度非常重要.本文考虑了使用“鼓资源活动之间存在间隙的特点,分析了集中设置能力约束缓冲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分散式能力约束缓冲设置法.该法阐述了能力约束缓冲在“鼓”计划中的配置位置和大小.然后通过数据实验将该法与集中式能力约束缓冲设置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集中式能力约束缓冲会产生过大或者过小的缓冲,而分散式能力约束缓冲设置法能针对不同的“鼓”计划设置合适的缓冲大小.特别当“鼓”活动间隙靠近最后一个“鼓”活动时,分散式设置法能提供更短的项目群计划完工期,同时得到与集中式设置法一样的按时完工率,以及较低的缓冲超出概率.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项目的按时完工率,研究了一种实时滚动的动态缓冲监控方法。新方法充分考虑了项目不确定性的变化以及各活动之间的联系,基于活动的风险暴露度对缓冲总量进行分配,并根据缓冲量的实际消耗情况,将各监控点的缓冲监控剩余量按照活动风险权重因子进行实时滚动和再分配,对用于监控的缓冲量和监控基准点进行实时动态调整。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可以减少错误预警的产生和因此耗费的额外成本和时间,极大地提高项目的完工概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关键链项目缓冲监控可以防止缓冲在项目执行阶段被浪费,并保证项目的工期,有效的监控方法有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绩效。为了克服统一缓冲监控方法的不足,在保证项目工期的基础上,本文考虑成本因素对项目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序成本和工期敏感度的差别动态缓冲监控模型。该模型考虑工序异质性将工序划分为成本敏感型工序和工期敏感型工序,根据工序的综合感知效用进行缓冲监控分配,并结合敏感度对不同类型的工序设置不同的监控基准点和纠偏措施。仿真结果表明,差别监控相对于统一的监控模式有利于实现项目工期和成本的双优化,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缓冲应该进行集中式还是分散式管理是项目缓冲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经典缓冲管理方法没有对此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在考虑开工柔韧性的情况下,研究并比较分析了两种项目缓冲的分配模式。通过对两种缓冲管理模型的研究,结合MATLAB仿真结果发现,缓冲集中式管理模式在考虑开工柔韧性的情况下,主要通过活动资源提前就位来抓住项目活动可能出现的提前完工机会,即通过可能的成本增加来换取可能的工期降低。仿真结果显示,在这种模式下,项目工期提前了8.67%,而总成本只上升了2.02%(主要是因为增加了资源库存成本和计划变动成本),由此可见,集中式缓冲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工期。而缓冲分散式管理模式则是现有缓冲管理方法的延伸,在考虑开工柔韧性的情况下,将项目计划做出不同程度延缓,相较于缓冲集中式管理没有了库存成本的增加,实验结果表明,当活动完工率落在概率分布函数的50%~60%之间时可得到项目的最佳缓冲分散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项目缓冲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模糊方法未能对活动风险进行有效的定量评估问题,本文采用梯形模糊数确定项目风险,并基于风险确定项目缓冲。首先,因为风险是造成项目延期的主要原因,通过引入模糊方法和梯形模糊数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计算;接下来根据确定的风险值,采用尾部集中法确定初步的项目缓冲;最后,针对中心极限定理假设任务活动时间相互独立的不足,运用网络复杂度和资源紧张度等项目属性对缓冲进行修正,得到最终的项目缓冲。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设置的缓冲既能够对项目形成有效的保护,又能够避免缓冲的浪费。  相似文献   

8.
挣值分析法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可以对项目实施进行实时地跟踪监控管理。它通过比较项目在某一阶段的计划值、实际值和挣值,对项目的进度,所耗的费用进行监控。挣值分析法在项目的进度管理和费用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挣值法的概念,分析指标,并结合具体实例对挣值分析法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作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S-D模型和H-P-S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资本监管和证券公司自营行为的模型,并运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我国2002~2006年29家证券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监管时证券公司自营行为的资本缓冲效应不甚显著.因此,监管当局应该摒弃这种静态的资本监管方法,进而采取基于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和VaR理论的内部模型法和预先承诺法为主的动态资本监管方法,既优化了证券公司的自营行为,又实现了监管当局激励相容监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实用弱化缓冲算子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以预测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冲击扰动问题为出发点,讨论了弱化缓冲算子的基本性质.并以这些性质为研究基础,针对现有弱化算子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构造了一个新的弱化缓冲算子,将该弱化算子应用到冲击扰动系统预测实际问题中,建立一个新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取得了满意的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因此,这个新的弱化算子也同样是一个实用的弱化缓冲算子,具备了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经典关键链项目缓冲确定方法只考虑了一级链路上活动的信息,导致最终计算出的缓冲量不准确。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对项目计划进行分形调整,利用一维关联维数确定不同级别链路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构建缓冲模型,将缓冲的确定分散到分形网路中相关链路的各个活动上,通过利用逆向选择原理确定均衡缓冲截取位置,并进一步确定项目缓冲。最后将本文方法与C&PM,RSEM,APD三种方法进行仿真实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在保证按时完工率的前提下,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并降低项目总成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动态调控机理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针对现代项目管理控制的现实要求,提出以过程管理为基础,通过构建多目标综合调控模型,实现对工程项目多目标体系的综合集成化动态调控。在分析过程动态控制基本原理和多目标综合调控系统过程的基础上,融合控制论方法和网络技术方法,通过选取关键线路上的关键控制点,对控制目标进行实时监控,重点探讨了多目标综合动态调控模型和相应的调控规则机理,以便实现过程管理与多目标调控之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进展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针对铁路施工项目的特点,深入探讨了进展管理的方法和基础,介绍了在铁路施工项目进展管理中灵活应用挣值法的实例,提出了由底层进展情况到项目整体进展情况的汇总方法。应用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进展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铁路施工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深度。  相似文献   

14.
关键设备直接关系着产品的生产周期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离散生产系统的"瓶颈"。因此,需要为关键设备设立一定的生产缓冲来保障其运行的持续性和平稳性。针对灰信息下的生产系统,创新性地定义灰色Petri网并设计其有效算法;在分析关键设备缓冲作用机理的基础上,针对灰信息下关键设备生产缓冲问题,构建关键设备生产缓冲的灰色Petri网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仿真运算,探寻其最优解;以某产品生产线为案例,验证模型及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生产系统关键设备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以动力系统理论和振荡理论为基础,针对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的特征,基于重大工程主体间的结构协同关系,构建最大限度抑制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同时保证重大工程正常有序施工的结构协同增益模型。运用数理分析方法,以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形成的核心主导因素"人"的主体行为为切入点,对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结构协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常数率遏止和振荡遏止两种协同手段下,结构协同增益模型均存在临界值,并受到传染者群体密度、结构比例以及协同周期的影响,当振荡协同周期大于最短振荡周期时,振荡遏止比常数率遏止适合;反之,常数率遏止比振荡遏止更适合。所建模型及分析结论在一定程度上阐述了影响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协同管理的关键机理,解释了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结构性规律,研究结果不仅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验证和补充,同时也为协同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以帮助更加有效协同管理重大工程传染性风险。  相似文献   

16.
Systems thinking has proven useful in project management planning activities and has been suggested as a critical driver of a range of beneficial organizational behaviors. Yet,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myriad of ways in which systems thinking can impact internal project dynamics and performance remains limited. This study focuses on one aspect of systems thinking in particular: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systems and their features (e.g., feedback and delay). It makes use of a unique, large‐scale interview data set along with objective and structured survey data drawn from multiple sources associated with supply chain system implementation projects.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n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of system dynamics as well as the similarity of such understanding to that typical of their team is, in fact, a strong predictor of both perceptions of psychological safety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quality in project work. These outcomes appear to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stem dynamics understanding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