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程立  李志纯 《管理科学》2020,23(6):59-72
在分析环形放射状城市系统均衡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环线投资决策模型.模型考虑了城市系统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政府通过优化轨道交通环线位置、环线数量、轨道交通线路车辆发车频率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城市居民通过选择住宅位置和住房面积使其效用最大;房地产开发商通过决策住房供应量来最大化净利润;通勤者选择通勤费用最小的路线出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环线后整个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居住密度、房价和开发商住房投资强度在环线处出现“山峰”,而家庭住房面积在环线处出现“山谷”;环线投资建设使得城市居民和整个城市系统均受益;平均居住密度、平均房价、平均土地价值和平均投资强度下降,但平均住房面积增加.此外,轨道交通线路造价对环线投资决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城市公交系统内乘客出行动态均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内乘客的拥挤成本,建立了基于乘客的出发时间选择的动态出行均衡模型,并对具有不同运输能力的公交方式所导致的乘客出行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容量公共交通能使沿线上下游站点乘客都收益,而小容量公交车辆在高峰期会被远距离出行者优先挤占,从而有可能加大下游站点乘客的出行成本.算例结果支持了模型的结论.这有助于加深对复杂交通行为的理解,对改进公交规划与管理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交通影响评价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关系和连续逼近方法的城市土地利用的交通影响评价模型。作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模型的一个子模型,本模型已在桂林市的总体规划中得以实施。在本文中,先简要介绍了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规模模型,接着基于投入产出关系估算了分行业的单位产值对应的货物运输量,然后以交通熵和交通周转量作为评价指标,基于投入产出关系、连续逼近方法和Huff商区模式分别建立了货物运输、居民工作出行和居民购物出行交通影响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4.
现代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对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发展都有显著影响。而城市居民的生态消费行为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生态消费品特征,生态消费环境和消费者的个体特征等。通过对于唐山市居民生态消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提出培育居民生态消费理念,建设唐山市"现代化宜居生态城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轨道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经济形态,轨道交通孕育了沿线的经济带,经济带是随着轨道交通而诞生的.由于经济带内的房屋、土地升值和商贸业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居住、出行、购物等,增加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与利用率,推动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无桩共享单车打破了传统公共自行车基于固定桩点提供骑行服务的限制,但如何重置调度随机分布于整个区域面上的共享单车则成为决策者面临的一大难题,而数据驱动的优化方法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本文首先通过对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订单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用户出行规律,继而界定出区域内共享单车的收车点与放车点;进一步地,借鉴报童模型思想构建放车点单车投放的收益函数,在此基础上建立带取送货的共享单车重置路径规划模型并设计算法进行求解。通过算例测试,本文从重置车辆的最大载重量、单位距离成本、重置车辆里程限制、收车点个数以及收车点所拥有的共享单车数等多角度,为共享单车的重置调度提供有效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重庆轨道交通经济带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经济形态,轨道交通孕育了沿线的经济带,经济带是随着轨道交通而诞生的。由于经济带内的房屋、土地升值和商贸业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居住、出行、购物等,增加轨道交通的客流量与利用率,推动了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者行为视角,探讨汽车分时租赁、网约车与私家车三种出行模式之间关系.利用最优停止理论刻画消费者在三种出行模式间的最优选择行为.通过个体的最优行为推导总体均衡,并分析分时租赁模式中合并效应存在的条件.研究发现,行驶里程的不确定性会延迟消费者购车决策,所以在私家车更划算的行驶里程范围内,消费者仍会选择网约车和分时租赁.网约车对分时租赁存在竞争效应和延迟效应.当网约车与分时租赁价格差距较大时,消费者间出行选择行为存在均衡.该均衡决定了分时租赁与其他出行模式为互补共存关系,这也限制了分时租赁的发展:分时租赁总是适于中等里程且临时性的出行,这制约分时租赁汽车的利用率.合并效应的存在条件与分时租赁系统的服务率和服务时间稳定性有关,车辆规模并不是合并效应存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祁景明 《科学咨询》2009,(20):101-101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规划方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平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等问题给我国城市的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本文以成都市为样本,通过融合滴滴出行订单数据、空气质量数据、气候信息等,采用断点回归模型和中介变量分析,对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之间的交互影响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网约车运行规模的增加会加剧城市的空气污染,其机制是由于车辆流动效率降低这一中介变量的作用,即交通拥堵导致空气污染的增加.但另一方面,空气污染又会对交通拥堵产生抑制作用,而这一现象产生的机制是由于空气污染会促使人们的出行减少,车辆需求和运行规模的减少反而使流动效率增加.本文从人们流动性行为的视角,揭示了城市交通拥堵与空气污染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这些问题的协同治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雪峰  宋鸽  闫勇 《中国管理科学》2020,28(12):173-183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也积极改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来控制碳排放。本文搜集了中国十四个城市近1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随机效应变系数模型,研究了城市低碳交通体系发展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可以利用公共交通定价策略影响消费者偏好,从而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城市低碳交通体系中轨道交通对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有显著性促进作用;公共汽(电)车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会随城市发展程度增加而降低;交通部门可通过限行、限购及加收停车费等方式提高传统汽车购买及出行成本,影响私人汽车保有量,从而减少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的阻碍。政府应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补贴由购置补贴转向研发和运营基础设施补贴,改善轨道交通及合理的公共汽(电)车运营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鼓励高能量密度低电耗技术的发展,提高居民对新能源乘用车的需求,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2.
在上层为制造商、下层为多个竞争型零售商和需求市场的二层供应链网络中,分析了多个零售商间横向公平偏好、零售商与制造商间纵向公平偏好行为。构建了下层零售商考虑横向和纵向公平偏好的Nash均衡模型,并且得到上层和下层供应链网络的Stackelberg-Nash博弈模型,利用罚函数法求解得到二层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定性分析了零售商横向、纵向公平偏好权重和纵向公平参考系数对均衡决策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最后对供应链各决策者给出应对公平偏好负效用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10年来,河南省会郑州出现了一大批新型商品住宅小区,居民居住的楼宇设计越来越美观实用,安全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外部环境的绿化和美化也受到一定的重视.这表明,用市场化、商品化、社会化思路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已展现出良好前景.但是,由于观念的落后和过分追求商业价值,许多小区住宅开发的理念仍然停留在满足居住需要的水平上,未把生活综合配套服务设施纳入总体设计,开发商和物业公司较少考虑居民文化生活方面的需要,致使许多住宅区缺乏精神、活力和灵气,最终也影响了这些住宅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较高文化品位、适应城市社区建设要求、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并展现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的高品位居住区,是今后省会房地产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地铁在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地铁的运营出现了包括消毒、限流及出行独立等多重约束。错峰出行成为了众多城市地铁运营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如何既满足居民的基本出行需求,为顺利实现复工复学提供交通支持,又能有效降低乘客感染病毒的风险与追踪密切接触者的成本成为了城市地铁运营的新目标。本文通过对北京地铁运营现状及居民的出行规律分析发现,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地铁运营过程中存在出行需求与地铁运力不匹配,复工复产与疫情防控,乘客交叉出行数量过多等难题,并针对以上难题提出了分时段复工出行与周末可复工在内的复杂指派模型。这一指派模型不仅实现了城市关键地铁站点平峰人流量、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及追踪难度的目标,同时通过模型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的灵活修改可实现更为复杂的乘坐地铁复工复产目标。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复杂周期性平峰问题中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没有取得城市居民的国民待遇,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城市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排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治排斥。新生代农民工不仅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话语权,而且也没有掌握对自己利益相关的社会事务的发言权,没有合法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我国的管理体制是属地管理,居民只有在个人与户籍相吻合时才会拥有各种合法的权利,他们在城市中与公民身份有关的政治和社会权利无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步行或骑行等慢行交通手段作为日常出行方式,慢行交通者的路权问题也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赋予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相同的道路通行权利,为步行和骑行者打造安全又舒适的出行环境,减少不同车辆间的争道冲突,成为许多城市必须正视的一道课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闻媒体的报道和政府部门的持续关注,雾霾污染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关注焦点之一。这是因为雾霾污染给城市居民带来了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了居民们的出行和健康。为了规避这些负外部性,许多居民购买了抵抗雾霾污染的防护用品,增加了城市居民的防护费用;还有一些已经罹患雾霾相关疾病的居民,需要到医院看病和治疗,增加了城市居民的医疗费用;除此之外,由于雾霾增加了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使得城市居民的清洁费用增加。因此,应对雾霾,广大居民应有一定的消费心理准备,合理分配消费支出。同时,厂商要尽快推出一些价格合理、性能优良的抗雾霾产品。而政府则要从财政补贴、税收、保险等宏观角度加以调控,以维持社会总体福利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居民房屋拆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把握拆迁难的问题所在,保障城市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从被拆迁入的角度,以杭州市为例,引入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感知三组变量,运用Logit模型,详细分析了城市居民拆迁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平行路径网络中信息对交通行为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将一个用于分析两条路径网络中信息对交通行为影响的工作推广至一般平行路径结构 的交通网络中,建立了随机均衡和确定性均衡两种分配模型,分析了信息发布对平均出行成本 的影响,并研究了表征行为随机程度的模型参数与系统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污染已成为我国城市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提倡绿色出行的理念有助于缓解机动车尾气带来的空气污染,那么对于有限理性个体在复杂社交网络中的绿色出行行为意愿的研究以及群体行为的演化则成为了本文的研究焦点。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等建立了基于个体行为态度、感知行为控制、主观规范及行为结果感知等影响因素的个体绿色出行行为意愿模型,运用观点传播动力学及无标度网络构建了个体选择行为交互网络模型。实证及仿真分析表明,个体行为态度因素在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意愿中取值很高,作用显著,行为感知因素则影响较为有限,提高行为结果感知因素与主观规范因素的取值是提高居民绿色出行行为意愿的主要途径;在择优连接原则与网络增长假设条件下,整个网络向着几个中心节点聚集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即网络节点中心化的程度越来越显著;在社会网络中,提高行为主体的信息交互阈值取值、增加行为主体绿色出行交通费用的折扣系数、提升民众采取绿色出行方式时的精神满足感、塑造宣传绿色出行的意见领袖将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绿色出行行为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