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由于资源开发中责任权益不明确,我国存在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得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谁受益谁付费,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的平衡机制能够实现社会中各利益主体的平衡,达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平的目标,也有利于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激励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  吴江 《决策与信息》2009,(8):180-180
大量的实践证明,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当前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最有效措施,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从制度的角度对实施生态补偿的各项激励政策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以浙江省的经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浙江省是首个在省域范围内提出生态补偿制度建设的省份。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浙江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过程,从中总结出了"浙江经验",即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的立法、管理及监管体制;加大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进行多渠道融资;加强宣传增强对生态补偿的认知与参与;加强生态补偿科学研究与试点工作。对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流域环境治理的市场失灵是外部性产生的根本原因,政府主导下的生态补偿机制能够将流域环境治理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是解决流域环境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微分博弈模型,研究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上下游政府治污努力的影响,通过对比无生态补偿、有生态补偿和中央干预三种情形下上下游政府的博弈均衡解,分析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作用,并提出对策建议,为完善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在解决流域环境治理问题时,上下游政府各自为政的非合作方式绝不可取,中央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流域整体收益,但当下游政府给予上游政府足够大的生态补偿时,能够极大激发上游政府的治污努力程度,促使流域整体收益达到最优。基于此,本文认为完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应当完善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有约束力的流域生态补偿激励机制,并考虑流域实际,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环保总局印发了《关于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环保总局首次对开展生态补偿试点发布指导性文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表示,将通过试点工作,建立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探索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模式。目前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和贵州等省已相继出台实施办法,按照"谁污染、谁补偿"的原则,尝试建立经济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苏州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规定对县级以上限制工业发展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村子,每个村给予100万元的生态补偿;对太湖、阳澄湖等重点湖泊所在的村子,每个村给予50万元的生态补偿;对水源地、重要生态湿地、生态公益林所在地的农民,凡是其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都给予适当补偿。  相似文献   

7.
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是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在重点区域实施综合生态补偿是创新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探索。本文以四川藏区为例,在分析现行生态补偿机制概况和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建立"政府与市场、专项与综合、纵向与横向、经济与非经济、省级统筹与州县实施"相结合的综合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框架,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方式和监督管理方面提出实施路径,从国家加大支持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加强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使外部化的生态成本和效益内部化,可以提高当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居民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同时体现“公平”原则,使得那些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中利益受损者得到合理的补偿,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目前在地级市层面上尚没有成功的成熟的先例可资借鉴,但苏州的实际又急需建立这样的机制,这就要求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领导决策信息》2008,(13):13-13
案例背景早在2006年8月,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就提出了完备的生态补偿政策框架,然而,"怎么补、谁出钱、区域间如何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和技术难题困扰着该制度的全面建立。2007年9月,环保总局提出了开展生态补  相似文献   

10.
高层言论     
《领导决策信息》2011,(23):2-M0001
贾庆林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 要着力发展特色经济,立足区域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培育一批有市场、能富民、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要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根据区域、自然与经济发展特点,不断增强和优化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功能。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切实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1.
生态补偿机制是对生态环境的恶化的必然反应,本文通过对生态补偿机制运作基础的哲理分析,探讨了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确立的必要性,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可行性战略思路以及在具体的补偿方式、方法中应当着力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牛志伟  邹昭唏 《管理世界》2019,35(11):133-143
农业生态补偿有两类涵义:一类是"对农业生态的补偿",即对农业生态系统的补偿;另一类是"对农业的生态补偿",即对农业生态价值的补偿。与此相对应,国内外关于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的研究也有两类:从生态保护成本和从生态服务价值两个不同角度测算生态补偿标准。成本与价值是投入产出有机整体的两个方面,然而遗憾的是,现行的两类补偿标准研究大多是相互独立的,甚至是割裂的。本文吸取和借鉴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合理内涵,克服其各自的片面性,构建一个"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补偿标准模型",将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思路统一在一个分析框架中。对该模型的应用与分析,验证了其对于修正两类补偿标准研究的片面性、为实际工作部门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价值。构建模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进一步延展至不同条件下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为了解决某些情况下出现的相对冗余的资源创造生态价值的能力被忽略的问题,本文借助线性规划敏感性分析工具,对模型初始最优解进行修正,得到能够满足生态系统与生态价值一致性的补偿标准,进一步完善了本文所构建的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14):14-14
早在2006年8月,"中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研究"课题组就提出了完备的生态补偿政策框架,但由于"怎么补、谁出钱、区域间如何协调"等一系列制度和技术难题的制约,关于生态补偿的全国性政策目前还没有出台。今年3月19日,河北省宣布试行生态补偿金扣缴政策,这项新政策可以概括为"哪个地方水质超  相似文献   

14.
若尔盖湿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沼泽湿地,区内拥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泥炭地,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泥炭资源。结合《国家公园设立规范》和《国家公园考核评价规范》,从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等3个方面对若尔盖湿地现状进行评估和分析。区域国家代表性突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原真性高,生态重要价值突出,前期管理可行有效,全民共享潜力巨大,达到国家公园设立的标准;但也面临着保护管理,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通过科学划定范围和功能分区、系统搭建国家公园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等途径,可以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事件的频频爆发,构建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呼声愈加强烈。法哲学理论是矿产生态补偿法律机制构建的制度动因,矿产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只有在相关法哲学理论的支撑下,才能恰当平衡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从而保障矿区整体生态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年都在全国“两会”上提交议案和提案,呼吁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政策。去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生态补偿机制政策研究”课题组向国务院提交了相关政策框架,但目前全国性生态补偿办法仍未出台。而在地方上,一些省份已先行进行了相关探索。如浙江省2005年9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若干意见》,走在了区域性生态补偿的最前面。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生态屏障,关系着中下游防洪安全和环境安全。但目前库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此构建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长江三峡生态屏障区生态补偿的力度,对于维护库区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并对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作出了具体部署。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经济、环境与资源之间存在的矛盾,生态产业被寄予厚望。然而,生态产业还处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事实上,生态环境破坏源于被扭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要想彻底改变现状就必须实现两个“转变”、 进行三个“创新”,不断推进生态产业和生态观念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官方微博     
《领导决策信息》2013,(35):16-17
江苏环保:【提高补偿标准扩大惠及范围苏州生态补偿机制"发酵"】苏州市自2010年在江苏率先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以来,市、区两级财政已累计拨付生态补偿资金32727万元,用以支持生态敏感地区"不开发"。从2013年起,苏州市决定在生态补偿方面扩面提质,进一步扩大生态补偿范围,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