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日本对台湾海峡介入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对台湾海峡介入政策的变迁殷燕军自1996年4月16日克林顿访日以来,日美两国就日美安全条约的再定义达成协议,并就日美安全防卫指针的修改问题提出中期报告,宣称在“远东有事”时,日本自卫队将一改过去“专守防卫”的战略原则,以“后方支援”等方式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2.
18 5 8年 7月 2 9日 ,大老井伊直弼指派幕府全权代表井上请直、岩濑忠震二人在停泊于神奈川海面的美国军舰“波哈坦号”上签署了《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承认自由贸易和通商开港。随后 ,又同英法俄荷等国订立类似条约 ,史称《安政条约》。于是 ,横滨自 185 9年 7月 1日起正式开港。 186 3年英法两国军队进驻横滨并于 1875年撤出 ,前后历时 12年。  英法军队何以进驻横滨 ?12年后又为何自行撤走 ?拙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讨。  一、攘夷狂潮  在订立通商条约过程中 ,日美双方已确定神奈川开港范围包括横滨在内。当时的横滨不过是一个小渔村…  相似文献   

3.
从“安保条约”的修改看日美关系的演变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在1951年9月8日签订《对日和平条约》的同时,日美之间还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以下简称“安保条约”)o前者在国际法上使日本获得独立,后者则使日本处于依附于美国的地位。]960年日...  相似文献   

4.
今年8月12日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10周年纪念日。中日两国领导人都已正式宣布,条约期满后将继续执行,即《条约》将继续有效。10年来。条约精神在发展两国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促进人员往来。以及维护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和平与安全方面业已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在纪念签约10周年的日子里,重温条约确定的各项原  相似文献   

5.
文理 《日本学刊》2003,(5):144-153
为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日关系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网上学术讨论会。与会者以《条约》缔结 2 5周年为切入点 ,对中日关系中的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就中日关系中的历史、民族主义问题、传媒问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并就目前大家普遍关心的所谓“外交革命”、“对日外交新思维”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坦诚看法。(一 )反霸、和平是《条约》的精髓与会者所有论文几乎一致对《条约》深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  相似文献   

6.
迎接缔约25周年展望日中关系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的原点《日中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日中条约”)的原点 ,存在于 1 972年 9月 2 9日在北京发表的《日中联合声明》。第一 ,《日中联合声明》第八款载明 :“日本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了巩固和发展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 ,同意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基于这一共识 ,日本外务大臣大平正芳 1 974年 1月访华时提议开始进行缔约谈判。这一谈判于 1 978年 8月 1 2日在北京达成协议 ,同日签署了日中条约。第二 ,日中条约在其前言载明 :“确认上述联合声明是两国间和平友好关系的基础 ,联合声明所…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的日美安保体制与台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冷战的结束 ,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的西方战略家甚至评论道 :这一“冲击波不亚于原子弹的问世”1。随着冷战格局的瓦解 ,以东西方冷战为背景、以前苏联为假想敌的日美安保体制的战略目标发生了重大转变 ,而台湾问题则在这一转变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拟就这一转变及其与台湾问题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一、《东京宣言》标志着日美同盟将继续奉行冷战思维1 992年 1月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日本 ,与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就冷战结束后两国所面临的问题及加强日美合作举行会谈。会谈后发表了作为“今后日美关系指针”…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根据中日两国领导人签署的《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有关"广泛开展两国民间团体之间的交流"的精神,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财团法人世界和平研究所此前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30周年研讨会"。与会代表对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两国领导人4次互访给予高度评价,对2008年5月两国共同发表《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  相似文献   

9.
1972年中国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时曾做出"先复交、再缔约"的"两步走"安排。建交后的缔约谈判却因"反霸条款"问题经历了十分艰难的历史过程。直至1978年两国最终完成历史性跨越,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法律形式将《中日联合声明》的各项原则与两国间的和平友好关系固定下来。条约不仅总结了中日关系的政治问题,也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征程,还为开展经济、文化、科技交流开辟了广阔前景,给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日两国旗帜鲜明地将"反霸条款"写入条约,共同承担不谋求霸权的义务,同时反对其他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谋求霸权,这是国际条约中的一项创举,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两国在新时期和平相处、友好相待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袁峥嵘 《社科纵横》2002,17(5):23-24
“入世”对我国政治、经济、法律诸方面的影响现已开始显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修正案于 2 0 0 1年 10月 2 7日通过 ,本文通过对 1993年《商标法》、《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及《商标法》修正案相关规定的比较 ,论述了“入世”前我国《商标法》与TRIPS协议的差距 ,“入世”后我国商标制度在地理标志及驰名商标的保护、商标的构成要素、禁止恶意抢注、优先权、司法审查等制度方面的调适。  相似文献   

11.
在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条约》)缔结 2 5周年之际 ,重温条约的内容和精神 ,令人深切感到 :坚持条约的宗旨和原则 ,坚持发展和平、友好与合作的中日关系 ,是开拓和发展新世纪中日关系的正确方向。当前 ,中日两国需要共同努力 ,认真、切实地把握和坚持这一正确方向 ,使两国关系继续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一、坚持中日友好 ,共同维护和平《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 2 5年来 ,在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 ,两国关系有了重大发展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总的来说 ,中日关系的发展是健康和良性的。中日关系的发展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12.
论“日台条约”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张茜红1952年4月28日,《旧金山和约》生效前夕,日本与败退台湾的蒋介石集团签订了“日华和平条约”,台称“中日和平条约”,即通称的“日台条约”或“日蒋和约”。该约包括所谓和平条约一件、议订书一件、换文两件、同意记录一...  相似文献   

13.
二战结束后,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旧金山和约》与《美日安保条约》,构建起“旧金山体制”,美日同盟关系由此确立。“旧金山体制”凸显了冷战思维,日本以不对等的身份参与了美国亚太地区的安全规范构建。冷战后期,美日同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其同盟性质更加显著,日本的自主性不断增强。苏联解体后,美日同盟的最大挑战不复存在,但恐怖主义威胁、朝鲜核问题、中国军力增长等成为美日同盟面临的新挑战。安倍二次上台后,先后提出“自由与繁荣的印太”与“自由与开放的印太”概念,日本逐步形成自己的“印太构想”。与此同时,美国也从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转向更为广泛的“印太战略”。在此背景下,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日本正在逐步摆脱战后的种种束缚,深化同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关系,由此形成了美国主导下的印太地区多边体系,其针对中国的意图更为明确。  相似文献   

14.
《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4年 1月 6日 ,在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第 1 2届首脑会会上 ,南盟七国领导人签署了《南亚自由贸易协定框架条约》。本文就这一条约的宗旨、原则、内容、特点、影响等方面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解密的文件证实 :旧日美安保条约在 1 960年修订时岸信介与美方就朝鲜半岛有事时在日美军可不经事前协商向朝鲜半岛出击一事达成秘密协议 ,1 960年修订的日美安保条约有效期 1 0年到期前的 1 967年起 ,佐藤荣作在谈判中以维持并扩大秘密协议的适用范围 ,向美提供更多战略利益以换取冲绳回归。  一、日美安保条约中“事前协商制”的由来  在 1 951年签订的旧日美安保条约规定 :只规定美军驻扎日本的权利 ,但没有明确美国对日本负有防卫义务 ;美国不需与日本商量就可动用驻日美军向第三国出击……。  日本人民不甘心在旧安保体制…  相似文献   

16.
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前后张香山中日两国恢复邦交以后再缔结《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以下简称《和平友好条约》),这是周恩来总理提出来的。周总理在和公明党委员长竹入义胜会谈时提议,我们两国实现正常化是不是分作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田中先生和...  相似文献   

17.
日台关系的新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 0 5年 2月 1 9日 ,美日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在华盛顿举行 ,并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将“鼓励通过对话和平解决台湾海峡相关问题”以及“鼓励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列入美日在亚太地区的共同战略目标。众所周知 ,1 996年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美日安保条约的基础上 ,发表了美日安保共同宣言 ,指出一旦日本周边发生武力争端 ,美国与日本有共同防御的责任。此后 ,美日主管外交和国防的官员几乎每年都举行双边安全磋商委员会会议 ,并发表联合声明 ,但从未就台湾问题是否包含在美日安保的范围内做过明确界定。美日这次发表的…  相似文献   

18.
冷战前期中国对日政策可概括为:以化敌为友为目标,以"民间先行,以民促官"为路径,以打、拉、压为手段。1949—1972年,中国在对日外交实践中逐步形成该政策,并不断丰富其内容。1972年中日化敌为友只是初步的,两国要真正友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复交后的中日关系仍存在两大隐患:一是《日美安全条约》的"远东条款"涉及中国;二是日本若重搞干涉主义,中日友好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9.
二战后,日本的安保法制改革一方面不断背离“和平宪法”的限制,另一方面不断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法律效力。冷战时期、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日本一步步突破“和平宪法”,强化《日美安全条约》适用效力,为安倍推行安保法制改革提供了基础。自民党的执政经验、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加剧、美国自身战略利益的驱动以及中日战略互疑的加深,构成了安倍内阁的安保法制改革的内外成因。为强化自卫队活动范围和力度,加大干预国际安全事务,实现日本国家“正常化”及军事大国化的根本目标,安倍启动修宪进程,通过变更宪法解释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放出“安保三箭”,制定并修改一揽子安保相关法律。安倍的安保法制改革即将在具体法律层面得到全方位实现,从修宪层面来看,在中长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断增大。安倍的安保法制改革是对《日本国宪法》“和平主义”原则和精神的严重背离,不但会对日本的国家发展道路形成根本性的负面影响,还会直接影响亚太乃至世界的安全形势。  相似文献   

20.
1996年9月18日,国际社会历时两年半、经过艰苦的讨价还价,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达成的《全面核禁试条约》终于在联合国开放签署。由尼赫鲁1954年提出的禁止核试验的理想,首次以国际法律文书的形式得以实现。然而,这一理想的倡导国印度,最后却背弃了这一理想。首先,在8月20日的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印度裁军大使高斯对《全面核禁试条约》草案行使否决权,使它无法提交裁谈会通过;随后印度无视158国的赞成,仍不松动其拒绝签署《全面核禁试条约》的强硬立场,致使条约能否生效成为一个巨大的疑问。本文力图透过印度拒绝签署《全面核禁试条约》来剖析其核战略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印度核裁军立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