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荣晶晶 《社科纵横》2013,(10):153-156
为了提高中国视障人口的整体素质,必须提高他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唯有这样,视障人员才能在现代社会中有所贡献,才能增强自身的生存能力。因此,建立视障阅览室是提高视障群体的文化素质的重要环节。本文就建设视障阅览室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盲人图书馆概况进行简析,提出建设中国公共图书馆视障阅览室服务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2.
近 2 0年来 ,尼泊尔的经济虽然有一定的增长 ,但人口增长的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 ,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不升反降 ,同时在就业、住房、医疗、环境、生态等方面形成巨大压力。严重的失业现象已成为民众对政府不满的起因之一。不过 ,尼泊尔政府正在开始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3.
人口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计划生育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抓好经济工作,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是党的十四大提出的战略任务之一。 1.控制人口增长,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速度。人口增长速度、人口素质高低与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人口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长三角1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部性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给出了城市规模调整的理论参考和规模分布情况,研究发现,规模经济的增加和拥挤效应的降低对城市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长三角城市规模的理论最优值在759万人左右,对规模一位序法则的分析表明人口在各城市之间的分布存在过于集中在少数几个城市的现象.在新一轮促进长三角城市经济增长的目标下,除上海之外的各城市还应增加城市人口规模,同时要实现人口从上海向其他城市的适度转移,使城市规模分布符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  相似文献   

5.
“农村化”现象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伴生的现象.农村化主要表现为进城务工人员的“就业非农化、身份农村化”和“生活市民化、身份农村化”两个特征.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行政单位的流动人口、城镇经济活动人口和非本地户口人口中农村户口人口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化现象不断扩散的结论.同时,本文从人口流动政策、户籍制度、隐性失业和城市化方式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且对农村化现象带来的流动人口与当地居民的融合、市民化问题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秦兴洪 《学术交流》2002,3(6):64-68
世纪之交中国农民增收缓慢 ,其主要原因有农业投入不足 ,基础脆弱 ,经营规模小 ,生产水平落后 ,人口不断增加 ,耕地、水资源等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等。加速农民增收的思路是减少农民 ,取消对农民的各种歧视 ,打破城乡壁垒 ,发展地区经济 ,为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创造更多的岗位  相似文献   

7.
霍秀媚 《探求》2006,(Z1):82-83
一 城市是一个与乡村相对应的概念,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城市作为人类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政治与经济、生产和流通、人口与资本、享乐与需求的集中地和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实践活动,是一个多方面、多领域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的在一定地域的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居民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质量互变过程.城市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整体综合形态,不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而且是整个社会基本形态由农业型社会向工业型社会的转型,更是以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为基础和前提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城市化是一个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更新引起的深层次社会变革的过程.城市化同时又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转型现象,在全球范围内,随着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由农业向非农业转型而引发的生产要素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和集中,在城市体系不断升级的同时,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与城市接轨,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马金龙 《学术交流》2006,(2):103-106
人口流动是古往今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正是通过持续的人口流动,实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在新时期,研究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口流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采取综合管理措施,减少管理的失控面,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流动人口的作用,将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9.
建国四十年来,甘肃经济虽然有较大的发展,然而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人民生活改善不快,尚未彻底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原因之一,就是人口增长得过多过快和人口素质较低,以至于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不得不回过头来认真审视和处理曾一度被忽视了的人本身的生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以后,党和政府重视物质和人口“两种生产”一起抓,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甘肃人口出现了由高出生高增长向低出生低增长转化的趋势。但是,由于人口发展的影响有一个滞后的过程,加之我们工作中还有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从1986年以来,甘肃又连续出现了人口回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背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某种程度上是国民素质的比拼。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党的十六大把"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  相似文献   

11.
高明 《学术交流》2003,(8):73-76
发展生态产业对增加郊区的经济承载量、保护郊区的生态环境、提高郊区产品的竞争力、培育郊区居民的生态文化素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是郊区进行生态经济系统优化的必然选择;郊区应从产业规划、市场营销、环境管理、招商引资政策等方面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抽样调查分析,认为目前浦东开发区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社会负担较轻,但人口大部分集中居住在黄浦江东岸市区范围内;人口年龄结构不理想,分布不均,结构老化;全民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行业和职业构成不太合理,特别是劳动力老化,文化素质较低,行业和职业层次相对偏低等。在规划和制定浦东的发展计划时,以上问题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3.
东汉时期东北汉族人口的发展变化,以永寿三年(157年)为界,在前后两个时期里,各种类型的机械增长占有重要地位;大量汉族人口通过不同形式,基于各种目的进入乌桓、鲜卑邑落中,突破了郡县管理汉族人口的传统模式;在人口数量上,扭转了辽西多于辽东的局面,并且文化素质发生可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社会经济过程通过许多中介机制形成人口发展的集约、人口的变化速度及比例。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过程变化的决定性影响决定了诸如这些现象的相互联系机制等问题的现实意义。就人口政策而言,具有特殊意义的问题是:在居民生活水平变化的情况下,人口的集约过程将以怎样的程度以及通过多长时间发生变化?这是经济学家与人口学家经常研究的问题。例如,有人提出关于居民收入增长与家庭儿童人数之间存在着直接或者相反联系的假设。然而,生活表明,这些联系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人口红利期的即将结束,人口现象未来可能将对宏观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同时,中国的退休规定也存在着退休年龄过低、群体之间差异较大、提前退休情况较多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退休年龄延迟可以作为减缓人口转变速率和降低人口转变冲击的政策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运用相关与回归分析理论构建模型来研究人口健康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得知:人口健康素质的改善需要社会的进步,而提升人口健康素质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同时,也应看到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发展过程对国民健康素质有一些不利影响,要消除由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健康素质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就必须大力发展健康素质教育.它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融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于一身的复合体,涵盖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综合素质等教育方向.它能搭建二者相融互动的桥梁,有利于缓解、甚至消除不利影响,其宗旨就是全面提升国民的健康素质.推广健康素质教育对提高人口健康素质来促进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学术界就我国的人口、劳动力过剩等问题展开了讨论,都认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就业将是90年代和下个世纪前一两个年代的大问题,也认识到就业与经济增长、投资等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经济发展方式也密切相关。那么,经济怎样增长和发展,才能使劳动力就业问题解决得好一些呢?有必要从理论上分析经济增长速度、投资、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需求、就业水平、失业率等等之间的关系,同时给其中一些问题的计量实证研究在理论上提供一种方法。劳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劳动力人口的就业水平又是由经济增长和发展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所决定的,其中经济增长决定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即需求水平;而经济发展决定整个国民经济对劳动力人口的需求容量。  相似文献   

18.
刘汉辉 《探求》2013,(6):54-58
从经济稳步、持续发展与人口红利充分兑现的角度出发,广州市人口发展面临着“民工荒”背景下劳动力人口增长逐渐减缓、劳动力人口素质亟待提高、劳动力人口结构日趋老化及劳动力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新形势下为有效应对“民工荒”问题,广州应着力构建面向所有人口的学习型城市,提升吸引并留住优质人才的竞争力,加快构建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市场,积极推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人口对象,促进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竞争 ,归根结底就是人才和科技水平的竞争 ,而它的基础又和人口素质的高低相关。因此 ,上海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取决于上海是否能拥有足够的高素质人口群体。所谓高素质的人口群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全体人口有较高的受教育水平 ,二是就业人口中有数量充裕的、层次齐全的、结构合理的、能适应开放型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上海市当前的人口素质状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80年代以来 ,上海市民总体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的平均文化程度也有显著的提高。从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2011,(19):58-62
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综合国力的较量,在某种程度上是国民素质的比拼。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构成要素,党的十六大把“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明确提出“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对于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