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既包含物质文明建设的目标,也包含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取决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最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社会主义现代化最终要落实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六中全会《决议》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表明,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  相似文献   

2.
如何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正在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而进行的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本文拟就此谈一点粗浅看法。一、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现代化的社会必须通过现代化的人来实现,因为经济建设现代化是伴随着人的素质的现代化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外在表现为经济力量、国防力量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内在则表现为人才素质的竞争。谁在人的素质上占优势,谁就获取了国…  相似文献   

3.
杜淑冰 《探求》2002,(Z1):86
一、正确理解“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之所以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就在于它能最终创造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社会主义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 ,也是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工人阶级是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社会化大生产又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装备的 ,因而工人阶级代表着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也就必须忠实地代表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内涵的十大论点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全面、系统、辩证地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是党执政兴国、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和重要保证。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要从内涵上把握十大论点,即发展首位论、发展全面论、发展协调论、发展持续论、发展人本论、发展方式论、发展阶段论、发展目标论、发展节约论和发展和谐论。这十大论点互为支撑,构成有机的整体,使科学发展观的架构成为一个全面、和谐、与时俱进的理论系统。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市场经济的历史价值及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公有制内在质的规定性使它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内涵,它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确立,市场经济方向的选择以及经济基础的巩固具有巨大的作用。同时,公有制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所有制结构模式和经济发展模式有其重要的历史价值。根据中国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社会发展、现实体制等方面来考察,选择公有制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略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丽 《学术交流》2002,17(3):9-11
通过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分析 ,说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 ,为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预见的目标———人的现代化 ,从而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杨颖  贾劝宝 《社科纵横》2006,21(5):12-13
经济伦理问题是一种必然存在,是由经济主体本身存在伦理关系所决定的。研究经济伦理问题,对于贯彻中央关于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当前研究这一问题应关注的几个方面是:明确学科性质;界定研究对象,确定研究原则;选择研究方法,定准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8.
孟立芳 《探求》2002,(Z1):92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渐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统一的现实的历史过程。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们既要加快发展经济 ,推进现代化建设 ,迅速增强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 ,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同时又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只有在我们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进行的现代化建设 ,才能够实现经济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它领域的发展相协调 ,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带动和实现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因为社…  相似文献   

9.
现代性与人的全面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内在地包括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其中,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失衡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造成社会发展不平衡,导致社会公平严重缺失和轻视社会建设,进而阻碍人的发展。只有在人学的层面,才能对增长与发展的关系作出透彻的阐释。就是说,只有以人的发展引领社会发展,才能超越"排他性发展"而实行"包容性发展",才能在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尺度的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步伐,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保证这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法律保障.一、市场经济体制对法律的呼唤首先,经济变革要有法律保障.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由特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的整体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经济基础产生变革时,它首先是要求上层建筑为其变革呜锣开道;当变革一旦成功之后,它又必然要求上层建筑为其提供巩固和发展的保证.这种内在的客观要求必然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进程中反映出来.其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主要是通过对市场的宏观调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着重探讨了科技进步、人的科学素质与现代教育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现代社会,科技进步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标志,同时科技进步又是以人的科学素质的提高为核心内容的,即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与人的科学素质的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前提条件的。而现代教育不仅是实现人的科学素质现代化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科学技术从知识形态转化为现实社会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是推动现代科技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海华 《探求》2002,(Z1):85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党更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表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生产力发展的规律。在我们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就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通过我们党的领导及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促进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代表中…  相似文献   

14.
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诉求,并将其贯穿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推进人的社会生活内涵的不断丰富,统筹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山 《探求》1998,(Z1)
当今的中国,存在着两大社会现实:一是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厂是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时期。面对经济、社会的转型,文化建设如何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辩证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所具有的外生后发型的特点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再加之中国社会转轨时期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 ,决定了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 ,必须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转轨时期政府的经济职能包括宏观调控、保障运行和监督管理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万斌 《浙江学刊》2000,(1):154-155
中国的现代化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归结为人的现代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趋势下,人的素质问题又成了思想文化界的热门话题。人的素质问题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并具有多重视角的话题,它不仅可以从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方面去把握,而且应该就传统民族道德精神来塑造。广义地讲,前者从普遍性的层面论人的现代性,后者则就特殊性的视角谈社会历史对某类人格的造就。所以,研究和讨论人的素质问题与其说是一个理论分析的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按照一定的价值观来塑造和培养理想人格的实践问题,即所谓的“成人之道”。祁茗田同志有鉴于此,凭借他多年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8.
王钢 《社科纵横》2002,17(1):27-29
道德是一定社会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建设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生活全面健康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体系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的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 ,必将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大大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变化 ,随着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及由此决定的经济体制的变化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莉 《唐都学刊》2004,20(1):68-70
当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的时候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内容之一的人格 ,必须适应社会的要求 ,适应时代的趋势、适应现代化的过程 ,适当地调整内涵 ,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张巧艳 《社科纵横》2006,21(6):35-3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是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新局面的重大任务。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