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成为各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世纪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正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公民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从整体上分析公民教育在新世纪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就如何加强公民教育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论争到行动分析:海外中国NGO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紧跟 《社会》2012,32(3):198-123
当代中国NGO的发展一直是海外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由于其复杂性与多样性,海外中国研究学者对改革开放后中国NGO的发展及其日益扩展的影响有着不同的理解,也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将海外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依托公民社会与统合主义理论的结构研究与关注NGO行为的行动研究,力图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海外学者研究中国NGO的整体图式。 本文认为,“结构研究”基于 “国家-社会”的二元分离,在一国的政治与权力配置层面上思考问题,侧重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权力分配状态;“行动研究”则试图在中观和微观层面来洞察与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交融的机制、策略与路径,倡导关注NGO的行动。这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孔小霞 《探求》2009,(5):55-59
全球化发展和境外安全威胁并存、“走出去”战略和国家海外利益维护、国际法的人本化趋势和中国政府的“外交为民”理念共同推动了境外公民保护的发展。鉴于中国境外公民权益保护存在诸多问题,建议从预防机制、一体化应急处理体系、领事保护等国内立法、民间力量参与和多层次国际合作等方面改进和完善我国境外公民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外资规模在中国的不断扩大,FDI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由此展开.但是,鲜有学者就某一具体区域不同行业FDI和碳排放的关系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概述了2000-2010年浙江省引进FDI的规模和结构特征,评估了2000一2010年浙江省的年度碳排放量,并实证分析了浙江省FDI规模与碳排放量之间相关关系及因果关系,以期为浙江省节能减排政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当代西方公民教育思想述评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民教育是目前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国外公民教育思想领域较有代表性的4个思潮 :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论 ,旨在通过对这 4个思潮的简要梳理 ,分析其各自的理论基础 ,概述其公民教育思想的不同特点 ,审视其公民教育的理念 ,以期对中国研究、实施公民教育有所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6.
向玲莉 《社科纵横》2004,19(5):65-66
将尊重人权 ,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是通过宪法来宣告人权 ,以期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和重视。要将写在纸上的权利变成公民实际享有的权利 ,必须让公民对自己应该享有的人权有一个全面、清楚的认识 ;让公民明白当自己的人权受到侵害时 ,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加以救济 ;为了让公民的人权得到有效的保障 ,中国应该完善人权的保障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有其深刻的国际和国内背景。本文从路径依赖的视角,对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个于2005年在中国28个省份进行的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对中国行政纠纷的分布以及中国公民如何有针对性地进行纠纷解决的制度选择进行定量经验研究。研究发现,针对行政纠纷,现阶段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并不淡漠。但现实的制约使得一些公民采取司法程序及准司法程序之外的渠道解决此类纠纷。公民对中国行政纠纷解决存在事实上的"双轨"制度需求,即,公民对通过(准)司法渠道和党政渠道解决纠纷有同等程度的需求。此外,不同社会群体对行政纠纷解决渠道的选择偏好也呈现多元性。基于经验研究,对当前的相关研究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的反思,并呼吁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做到真正了解并尊重公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推出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后,成为国家法律。日本新安保法的推出,目的是为了配合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应对所谓的中国威胁以及朝核、国际恐怖主义等危机。这意味着战后日本安保政策的一次巨大变化。它基本上颠覆了战后日本长期坚持的"专守防卫"政策,解禁了过去一直被禁止的所谓"集体自卫权"。尤其在美国特朗普上台之后对其盟国的政策调整,会更加促使日本积极主动地参与海外军事活动和增强自主防卫能力。这无疑会增加日本对中国的威胁感,中日"安全困境"将进一步加深,同时也会对国际形势尤其是亚太地区的国际形势带来消极影响。新安保法是否真正有机会实际实施以及构成对中国的实际威胁,还要取决于美国以及东亚安全形势和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王发龙 《学术交流》2015,(4):119-124
近年来,中国海外经济利益面临着地区局势动荡、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投资风险上升、海上运输通道受困等多重威胁,敏感性和脆弱性与日俱增而屡遭重损。二战后,欧美大国逐渐构建起完备的海外利益维护机制,为海外经济利益的发展与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中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历史经验,从战略框架搭建、国内立法与政府机构设置、国际机制改革与创建、海外军事力量投射与运用、民间力量培育等层面着力,构建海外利益维护机制以提升维护海外经济利益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大暴发加快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进程。对严重依赖海外资源和市场的日本而言,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受贸易环境不确定性以及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影响,日本政府加大了对供应链安全保障的重视程度,并强化了相关政策和资金投入。鉴于日本在亚洲生产网络中的地位以及此次供应链安全保障政策调整中的价值观取向,日本在供应链安全保障领域的新动向和新调整将给亚洲区域生产网络以及中日两国间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来深远影响,值得关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国内外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日渐增多。然而,大多数学者尤其是西方学者在研究中国模式时,往往会回避中国的政治模式,仅仅把中国模式局限于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但实际上,如果不讨论中国的政治模式,就很难理解中国的经济模式,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经济模式正是中国的政治模式促成的。对很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如何建立稳定的政治社会秩序是其面I艋的艰巨挑战,对此,中国模式的政治和经济内涵都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China has adopted an array of special social security measures in response to the spread of the COVID-19 virus, to mitigate the downside social and economic impacts caused by the pandemic. Measures include the reduction, exemption and deferral of social security contributions by employers, the extension of benefits coverage for employees, and the provision of more accessible e-services by social insurance agencies.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those measures would suggest that they have played a key role in supporting social cohesion and in stabilizing the economy. In a critical manner, the article compares the measures adopted in China with those of other countries, and identifies how China could learn from international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Finally, and based on recent Chinese experience, the article presents proposals that seek to improve the longer-term contribution made by the Chi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social cohesion and inclu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set out in China’s Social Insurance Law of 2010,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hould not only support a fair sharing of benefits of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4.
方刚 《阅江学刊》2013,(5):58-65
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表现出了双重国际化模式,即传统的生产国际化和新兴的资本国际化。前者包括自有产品与技术的直接出口企业、对外合资或独资的企业和开展跨国并购的企业;后者包括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境内上市外资股的公司和其他具有外资股的中国境内企业。中国企业应结合业务特征和产品市场结构,寻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模式。一方面,积极扩大产品的海外市场,特别是开辟具有增长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市场,追寻全球生产链中的最佳位置;另一方面,引进战略机构投资者或寻求境外上市,加快企业内部重组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15.
施雪琴 《创新》2013,7(1):12-18,126
东南亚作为中国的近邻,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点地区,同时东南亚也是华侨华人聚居的主要地区,如何利用华侨华人开展中国在东南亚的公共外交,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热点课题。通过在跨国移民与国际关系互动的框架下,探讨移民在公共外交中的地位、角色与优势;以中国在东南亚开展侨务外交与公共外交的历史为鉴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在东南亚以侨务为轴心的公共外交方式、特点、效果与局限;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挖掘并整合东南亚华社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中国在东南亚促进公共外交的新方式、新媒介、新平台的现状,可为中国政府如何依靠公共外交来塑造中国形象,提升软实力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6.
胡安宁  周怡 《社会》2013,33(4):60-82
本文基于“市场”与“国家再分配”两种不同制度环境的讨论,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处理潜在的选择性误差,考察了不同部门中个体的一般信任水平。结果显示,相比私有部门(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呈现了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政治参与水平和相对剥夺感作为中介于工作部门与一般信任水平之间的解释机制是显著的,在公共部门中工作的个体不仅在态度上对内在政治效能感有更高的认定,而且也能积极参与居委会社区的选举。这些特征极大提升了他们的一般信任水平。此外,公共部门中的个体在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上所持有的较低的相对剥夺感也有助于其建立更高的一般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7.
社区照顾最早产生于英国,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新型的理念与模式日益受到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社区照顾作为一种专业化的照顾模式,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试图将社区照顾的制度安排应用于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并探析我国残疾人社区照顾的模式,以推动我国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向人性化、社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Child abuse or child maltreatment has been a worldwide concern. In China, however, it receives scant attention from both academic communities and government. Chinese society has little awareness of child abuse as it is known in the West and there are apparently different conceptions and treatments of the problem.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lineate how the problem is now understood and treated in Mainland China. The reasons why child abuse has not yet been recognized as a social problem worthy of public concern in China are explored. It is argued that as a signatory of the UN 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 there is a need for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he academic community and professionals to reflect on their concep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 abuse so as to achieve more effective child protection for all children who are victims of child abuse.  相似文献   

19.
“南京大屠杀”是中外战争史上骇人听闻的暴虐事件,诸多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之进行了书写。然而,目前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文学研究却相当薄弱,还停留在单个作品分析的阶段。因此,有必要从民族国家观念出发,对中外小说中的南京大屠杀进行整体研究。中国作家、日本作家、华裔和西方作家以不同的话语立场参与了南京大屠杀的讲述,他们对日军暴行的解读或侧重“大屠杀”,或侧重“强奸”;在写法上则有“将军写法”和“士兵写法”两种。中国作家把大屠杀当作中国人的劫难和抗争来叙述,在观念上存在整体民族主义和阶级、政党民族主义的区分;日本人的小说既包含真实呈现和历史反省的成分,又对中华民族进行精神虐杀;美籍华人和西方作家的小说充盈着宗教情怀和对人性、生命的反思,但受制于西方中心主义,把大屠杀演绎成西方拯救中国的故事。近年来,为秦淮河妓女立传、为外国传教士大唱赞歌的故事模式,引领了南京大屠杀叙事的潮流,值得我们注意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党芳莉 《唐都学刊》2013,29(5):82-86
2009年7月15日广州黑人冲击派出所,以及随后网上对《东方天使》的参赛者“黑女孩”娄婧的一些讨论,使得黑人群体受到全国媒体乃至世界媒体的关注,境外媒体称“中国首次爆发了有关种族歧视的不同寻常的公开讨论”,“中国人对黑人抱有天真的种族主义”。与此同时,移民大国——英国国内关于移民的讨论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移民报道在文化与政治领域的重要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通过分析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媒体的移民报道策略、成因和危害,并与中国媒体的黑人报道做简单比较,以期为正在走向世界的中国传媒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