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建构性社会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凯波 《社会工作》2011,(10):31-33
本文回顾和介绍了社会建构理论及建构性社会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提出、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并着重介绍了建构性社会工作的理念、视角,在经验领域的发展,及其带给社会工作的启发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李钧鹏  杨太文 《社会工作》2023,(3):38-48+103-104
社会工作作为职业化助人活动,从其诞生之初就被定义为治疗过程或医患互动过程,这种应用上的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理论必定不满足于静态的结构理论,必然会大量引入过程导向的理论,例如发展理论、赋权理论和互动理论。然而,过程视角从未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得到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本文以社会工作的认识论为出发点,阐明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往往敛影逃形的过程视角。社会工作理论大致包含了三种过程取向:一是治疗性社会工作,它指涉一种旨在追忆个体既往经历的过程,以精神分析学派为代表;二是建构性社会工作,它指涉一种试图通过互动涌现意义的当下过程,以互动理论、标签理论和现象学理论为代表;三是发展性社会工作,这是一种指向未来的过程,以赋能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为代表。从诸种理论的社会工作化处理中,既可以看到过程取向的理论社会学向应用社会学过渡的具体路径,也可以思考未被充分挖掘的过程社会学理论所具有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思性回顾和梳理现有的中国社会工作发展路径相关理论及研究成果,在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建构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即“双向嵌入”理论视角。现有研究中的“单向嵌入观”与“内在转型观”都存在各自理论解释的限度,难以有效回应现实发展的需要;而秉承“双向嵌入”的理论分析视角,则能有效解决上述两种观点之间的张力和不足,并在解释社会工作发展路径时呈现出更高程度的恰切性。  相似文献   

4.
黄锐 《社会工作》2009,(8):27-29
叙事治疗模式一经提出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之后,总结其叙事隐喻与社会建构理论两大理论脉络,分析其四大基本假设,进而构建出一个对案例进行实际操作的分析框架,并依此分析这样的个案。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特点,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的间接专业方法,也有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本文从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实习的双重功能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伦理困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知识体系及制度架构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建构与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加快社会工作行政高级人才培育;加强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叙事治疗已成为当下比较流行的社会工作实践新范式,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后现代主义的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周围存在着多重的现实,视乎人们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建构。叙事疗法则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使人们解构他们生活现实和关系的意义,并指出现实和内化的自我故事之间的差异,从而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本文首先回顾了叙事治疗的理论渊源,总结叙事治疗理论的主要观点,并介绍了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和家庭社会工作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评析。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深圳市社会工作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大陆社会工作发展的"标兵"。与此同时,深圳市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失比较严重,社会工作者流失率逐年攀升。伴随着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如何看待社会工作者身份的建构过程和遭遇的"重重危机",已成为我们必须追问的问题。本文试图在社会建构理论视角下,去探讨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工作机构、同工、居民等各种社会力量,是如何与社会工作者自身一起建构和形塑了社会工作者群体的身份认同,以期通过这些考察与探讨,去了解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并希望从此角度去理解社会工作行业的发展,提出改善社会工作者身份认同现状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取得颇多成就之际,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是实现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目标的关键路径。基于此,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提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制度自觉”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有关社会工作研究的理论范式主要有实证主义、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各种范式和方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社会工作研究应该遵循多元范式并存的原则。理论范式的发展融合、跨学科合作以及社会工作研究视角的多元化,使社会工作实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本研究将扎根理论和行动研究具体应用到长沙市芙蓉区W社区的社会工作实例中,以获得经验理论、行动模式,并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理论模式,最终建构一套动态的、具体的、符合实际的社会工作理论。  相似文献   

10.
现时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发展可谓如火如荼。了解当时美国专业化的进程及其对社工理论造成的影响,必定可为内地的社会工作建构提供宝贵的借鉴和参考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晓霞 《社会工作》2014,(3):49-53,85
素质模型理论深入探讨了高绩效者应具备的素质及其组合结构,其逻辑框架对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思路和方法上的启示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素质模型理论在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了在建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基于素质模型的社会工作人才选拔、培训、绩效等管理机制,逐步提升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反压迫性社会工作,在个体层面上,是解决当前精神康复实践困境的一种有益的回答。基于反压迫性理论导向的批判性反思(社会建构及充权视角),此文旨在明晰如下方面:第一,阐明中国精神康复的制度性设计现状与社会工作的内在逻辑以及反压迫性实践原理;第二,理清反压迫性社会工作的复杂性,探讨为何反压迫性实践应被视为专业人员所忽略的重要内容;第三,整合焦点解决模式与反压迫性实践框架,建构新的精神康复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6,(3):83-85
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实质上是一种嵌入性的发展。即在宏观层面体现的是一种包括制度、组织、资源等体制性嵌入;在专业发展和具体的工作领域则体现着"本土化"特点的理论与实务模式建构。而在这一进程中,文化因素是一个重要方面,涉及社会工作本土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笔者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理想、社会关系结构以及社会资源的动员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我国本土化进程中的社会工作理想、行动策略及其资源的支持性问题。并指出嵌入式发展将是促进社会工作本土化进程中文化兼容及其本土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综观中国当代社会工作的实践,社会责任始终是社会工作的重要议题,但在相关理论研究上,大多只谈到社会工作的哲学、使命、价值观等这些源于西方的意识形态方面,少有直接提及社会责任问题。本文认为,社会责任不仅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因此,社会工作背景下的社会责任需要积极建构。因此,从公民社会的视角出发,以在海南开展的戒毒社会工作等社会实践为例,在理论基础、现实需求和实现途径这三个方面对建构本土化社会工作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全面梳理英美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的历史形成、发展轨迹和界定取向,系统总结英美代表性人物和机构社工实务概念框架的范围内容和实务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本研究发现,英美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的历史性主题是直接服务、协调与沟通、教学与教育服务、咨询服务、倡导性服务、研究性活动、社会工作干预评估研究和行政管理,共八大类。英美社会工作实务概念界定存在"非专业、非社工"的慈善公益服务,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专门服务领域,以及社会工作实务概念的内涵外延界定五种最主要模式。在描述社工实务概念结构、层次与相互关系基础上,总结社会工作实务范围内容结构性演变规律。社会工作实务由非专业到专业服务,由直接服务到间接服务,由点面性服务到系统性服务,全面性、过程性、专业性、系统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框架形成,反映社会工作专业成熟程度。在此基础上,笔者首次界定现代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概念框架内涵,建构现代社会工作实务体系,目的是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与实务体系提供历史智慧,为构建健康福祉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新生活贡献社工专业智慧,指明中国特色社工实务与专业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郭明霞  扶庆松 《社科纵横》2009,24(12):87-88,96
法律和社会伦理是社会工作组织及社会工作者必须遵守的两种行为准则。社会工作实践中,人们高度重视社会伦理,却忽视了社会工作法律。为了更好地促进社会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社会工作法治秩序的建构不可忽视,同时也存在着现实障碍,要从社会工作者及服务对象法律信仰的建构、法律意识的重塑、社会工作法律资源的补给和法治秩序与社会伦理的整合着手,构建符合中国社会工作现实情况的现代法治秩序。  相似文献   

17.
郭景萍 《探求》2006,(6):16-20
社会工作制度化、社会工作专业化和社会工作社会化,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三重理想境界,也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三者的逐渐递进发展,反映出中国社会工作的不断深化、普及和成熟的过程。如果说,社会工作制度化着眼的是社会工作的自上而下的建构,社会工作社会化则强调社会工作的发展要走自下而上的路径,那么,社会工作专业化就是沟通两者、协调两者的中介和桥梁。  相似文献   

18.
叙事治疗模式一经提出在家庭治疗、青少年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领域得到广泛运用,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工作实践的新范式。本文在简要介绍该模式的兴起与发展之后,总结其叙事隐喻与社会建构理论两大理论脉络,分析其四大基本假设,进而构建出一个对案例进行实际操作的分析框架,并依此分析这样的个案。  相似文献   

19.
文军 《社会工作》2023,(6):5-8+97-98
“不确定性”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整体性特征,其给社会工作教育、实务、伦理、研究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对此,必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立面向未来发展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一是持续推进反思性社会工作教育,提高社会工作者的不确定性应对能力;二是打造社会工作情境性服务模式,提高社会工作实务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三是构筑包容型社会工作伦理体系,提供不确定性时代的行动准则和参照;四是打破传统“确定性”思维桎梏,建构与“不确定性”共生的研究体系。社会工作教育者更是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来提升社会工作的应对能力,以推动社会工作学科体系深度融入不确定性的治理结构之中。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女子院校高职高专层面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经验,在对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进行5年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尝试着对课程体系的建构进行了行动性反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专业课程发展的趋向及后续研究的跟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