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1 毫秒
1.
本文涉猎的比较经济体制学是一门与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关系极为密切的崭新学科。它把经济体制置于分析的中心,并且把它看作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事物来加以纵向与横向地进行比较和评价,从而达到对经济体制进行择优的目标。评价经济体制的优劣,主要是考察经济体制的参与者(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对经济效果的影响。政府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经济政策,经济效果是经济体制、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的函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内在结构都是信息、决策、动力与协调机制的统一。它的形成和运行都与其所处的环境因素有着犬牙交错的关系。所谓经济改革,就是要研究经济体制内在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如何改善其运行的环境因素。作者研究了与这一领域有关的一些重要著述,评述了这一学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导致了企业行为转轨,在转轨过程中出现了新旧两种体制并存的双重体制和企业新旧两种行为并存的双重行为,双重经济体制与企业双重行为的关系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一、经济体制与企业行为规范传统经济体制是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带有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产品经济体制。企业只是单纯做为一个生产技术组织而存在。而在现代化商品经济条件下,这显然与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相矛盾了。经济学家于光远认为,‘一个经济单位要成为企业必须具备其  相似文献   

3.
崔岩 《日本研究》2000,(1):17-24
20世纪 60年代是日本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目标的关键十年。在此期间 ,一方面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 ,另一方面 ,它也基本上完成了由封闭经济体制到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 ,进一步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应国际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建立经济的对外开放体制 ,对于长期实施市场保护的国家来说是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其意义不亚于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要承受来自国外企业对本国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的冲击。因此 ,根据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 ,认真制定和稳步实施有关的开放政策 ,…  相似文献   

4.
九月十日至十二日,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邀请省、市理论工作者和部份企业家,举行经济改革理论和改革实践讨论会。这次会议集中讨论了:1.改革的基本思路和评价;2.企业制度改革;3.价格改革和市场理论。与会同志一致认为,八年来的改革是有成效的。1986年与1978年相比GNP增长102%,国民收入增长94.9%,财政收入增长98%。旧体制正在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转化,企业有了初步的活力。但是,改革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土耳其的经济自由化模式〔俄〕C.阿夫达舍娃徐永平编译近10年来,土耳其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引导下,在经济体制自由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由一个封闭的“国家主义”模式一跃而为摆脱了旧体制的全面市场经济化的自由化模式,国民总产值比10年前增长了...  相似文献   

6.
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十分迫切。 一、转轨期新旧经济体制的矛盾 尽管14年来我国以市场为主要取向的经济改革成绩斐然,但总的来说,改革仍处于由浅层向深层的过渡阶段。由旧经济体制向新的经济运行机制转轨面对的现实经济基础是: (一)不发达的商品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的产物。然而我国现存的商品经济极不发达,而且严重畸形,一些主要的生产资料如资产及劳动力等还没有真正成为商品而进入市场,某些物品特别是生产资料还兼具产品和商品双重性质,竞争处于局部和极不充分的状态,超经济特权侵入商品交易,行政组织参与  相似文献   

7.
经济体制转换时期的竞争就业与失业保障李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换时期、改革原有旧体制.建立新体制,总体上讲必须全方位进行、这就涉及到劳动就业问题。体制转换时期必须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现状出发,充分引入竞争机...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当前所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弊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但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有不少被不适应的行政体制给扼杀了或吞噬了。我国已经到了不大刀阔斧地改革行政体制,经济就无法高速发展的地步。经济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是一种什么关系?我国行政体制到底存在哪些阻碍经济发展的弊病?许多不易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究竟是经济体制造成的还是行政体制造成的?这些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
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是经济管理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其实质来说,是使工业企业的生产关系进一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种变革。这种变革,涉及工业企业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以及整个经济体制的问题。这种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是同整个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的其他方面的改革休戚相关的。工业经济责任制的实行,要以经济体制的一定程度的改革为前提;而实行经济责任制中所采取的措施,又要有利于将来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在全面改革尚未进行之际,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也要适应实行经济责任制的要求,作必要而可能的改革。这两者之间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过程,就是经济机体的各种机能同步运动的过程。只有当工业经济责任制的推行和其他方面的经济改革同步而行的时候,经济责任制才能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0.
论战后日本型企业体制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胡方在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和企业体制的改革过程中,许多人都把日本型经济体制和日本型企业体制作为一种样板和范例来进行宣传。本文的目的在于对这种思潮作出反省,在阐明日本型企业体制的特征的同时,还论证产生这种企业体制的经济...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8年多经济体制改革思路演变过程作了大致回顾,并认为“放权让利”是这8年改革的基本思路。本文分析了根据各种思路所采取的相应的改革措施及其对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阐述了由于改革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游移于社会主义产品经济论与商品经济论之间,使“放权让利”改革没有从根本上否定旧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与基本运行原则。指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是:(1)重新构筑改革的基本理论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2)设计明确的总体目标模式;(3)采取一揽子改革方式,使新模式的基本原则在涉及到的所有领域都同时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战后的日本经济以 70年代中期为界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半期是日本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过渡的转变时期 ,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基本稳定 ,日本经济体制对经济赶超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后半期是日本完成了由后发展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 ,进入工业化经济的成熟期。这一时期经济技术环境波动较大 ,日本经济体制表现出不能灵活应对的僵化性特征 ,这是因为对特定环境能够过度适应的体制 ,通常都具有面对环境变化而反应迟缓的缺陷1 。但是 ,这种缺陷却使日本经济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饱受了“失去的十年”之苦。这表明 ,过去无论运…  相似文献   

13.
雷鸣 《日本研究》2006,(2):10-16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历史学等理论和方法,对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的历史过程进行了考察.文中首次提出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的四阶段说,即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是由战间期、战时统制期、战后改革期和战后复兴期四个历史时期所共同组成;同时,在梳理既往研究和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对日本第二次经济体制变革过程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析经济体制变革的理论框架;在对日本战后经济体制性质的认识上本文亦首次提出"组织化"的提法,即存在于政府、财界、企业、银行间的"组织化"才是日本战后经济体制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人们提出了对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的改革,有一部分人主张实行股份制,认为股份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模式。有的则主张国有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制或租赁制,以此把经营管理权同所有权适当分开。通过这些措施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程度上,实行对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改革,以便从这一根本问题上冲破旧的经济体制,把政企职责分开,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广大职工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把原来的国有企业搞活,这是经济理论界…  相似文献   

15.
一、新的运行机制体现了国家、市场、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是国家直接经营和控制企业的机制,市场被排除在经济运行机制之外,或者处于消极被动地位。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附属物,既缺乏内在的经济动力,又没有外部的竞争压力,致使国家和企业之间都失去了直接来自市场的可靠信息,于是市场也就不能为国家和企业提供用于决策的可靠依据。通过改革,计  相似文献   

16.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文艺走向穆文荣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这是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这一变革.不仅对经济,而且对社会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就文艺来说,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并打破了原有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平衡的态势。这种对...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是指引全党和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加快发展的行动纲领。这个决定把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和原则具体化、系统化,勾画了新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对有关的重大问题,都做出了明确的原则规定,有比较完整的总体设想,便于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有很强的指导性。《决定》明确提  相似文献   

18.
这里所说的腐败仅仅指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无须讳言,在这场伟大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股侵吞公有财产的逆流,对此,党和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探讨产生腐败的各种原因,可以为制定反腐败措施提供理论根据。本文仅就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作些初步的分析。1.政府干预与腐败把腐败定义为经济活动领域中以公权谋私利的行为意味着政府权力进入经济活动是产生腐败的前提条件。我们假定在一个经济体制中,政府的职能只在于提供有限的法律,维持社会市场竞争秩序,经济活动主体都是分散的各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企业的…  相似文献   

19.
现代经济发展史表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在这过程中,总量与结构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关联在一个较短时期或近期的经济运动中可能表现得不明显,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或中长期来展望则较显著。产业结构的变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和印度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都深受封建主义、殖民主义之害,又在相近的时间里获得独立。建国以后,印度实施了由公营经济和私营经济组成的混合经济体制,我国则采取以计划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各自的经济体制内,两国都  相似文献   

20.
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引起了区域经济及经济体制等方面的一系列的变化,引起了多方面的关注和议论,留下了一些值得探索的问题,也给了我们某些启示。一小商品市场是削弱了公有制经济,还是巩固和强化了公有制经济? 发展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人认为:市场发展多了,市场机制的作用强化了,就会削弱计划调节,削弱公有制经济。考察义乌小商品市场,我们不难发现:进入小商品市场的国营、集体工业企业都得到了发展。市场是工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义乌小商品市场由于具有容量大、幅射面广、经营灵活等特点,能起到国营流通企业不能起到的作用,对国营、集体工业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表现在: 首先,为国营、集体企业的产品(包括积压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