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根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生命更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化思想为精神魂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思路;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化建设经验为历史主线,一脉相承回答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之需;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为理论借鉴,引领人类文明新境界。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强大精神武器。  相似文献   

2.
正承办全国乡村诗歌高峰论坛、荣膺"中国诗歌之乡"、电影《乔迁》首映式、国家级专家编制的文化发展规划完成、文博中心项目列入重点项目、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效果)、争创全国版权示范城市……今年以来,作为全国文化先进市——山东省平度市,文化建设的新事、大事、喜事不断。以获批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契机,平度市大胆革新,强力实施"4511"文化强市战略,按照"文化产业抓发展,文化遗产抓保护,文化市场抓管理,公共文化抓服务"的思路,大力培育"崇德尚文,孝美平度"文化品牌,兵分5条工作线,积极实施11  相似文献   

3.
正6月28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全省思想政治工作暨新时代辽宁精神发布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发布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  相似文献   

4.
邹广文 《创新》2014,(1):5-8,13
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化中国"蓝图构想恰逢其时。文化中国的发展目标首先要"接地气",即以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文化中国建设要在凝聚中国精神,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凝聚社会道德和构建民族信仰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5.
张文祥  张旭 《社科纵横》2020,35(2):10-14
中国共产党是在历史悠久的中华大地上成长起来的,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精华和营养哺育着中国共产党,但其中的一些糟粕也无可避免地制约着党员的思想和行动,对党建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阻碍作用。在党的建设现代化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人民主体"思想转变传统"官本"意识,坚持党员主体地位;以"改革创新"精神转变传统守旧思维,加强党建理论创新;以"求真务实"作风转变传统空谈风气,注重党建思想实践,破解了传统文化对党建的消极影响,丰富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6.
正(2018年7月4日)6月28日,中共辽宁省委召开全省思想政治工作暨新时代辽宁精神发布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发布了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一、关于开展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活动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辽宁必须要有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伟大事业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铸就伟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8,(4):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锋,使文化体系建设成为当前文化工作的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应当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东西方文化的良性互动。探索建构"马魂、中源、西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化全球化视域下增强中国文化自信的思维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科纵横》2018,(3):10-14
一个国家的本来文化是本民族的精神命脉,体现本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外来文化以其独特的交流方式打开中国文化大门,完善中华文化的优秀内核。文化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中华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更好地把握良好机遇,顺应文化潮流,可以从文化传承、文化借鉴、文化创新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等角度入手来加以分析,自觉树立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超越西方主流文化,显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
正这是一座历史名城,文化源远流长;这里山川秀美、民丰物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胶东半岛,这就是平度。平度市抢抓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机遇,锐意创新,突破发展,以"食在平度"旅游目的地品牌打造撬动全域旅游,荣获并擦亮首个"中国养生美食文化之乡"金字招牌。"综合改革""全域旅游""特色小镇""食在平度"……成为发展的关键词,"山水田园"、"休闲宜居"、"德润平度"、"山水大泽平度原乡"……树  相似文献   

10.
唐善梅 《社科纵横》2020,35(2):21-25
本文中的新时代不是一个泛指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特指概念,即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当前时代特征的概括,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中国由经济全球化的后来者变成领跑者,在多极化的世界政治体系中成为重要的一极,中国开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智慧并提供中国方案。新时代宏伟目标的实现即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的精神依托依然扎根于传统文化中。回顾历史,任何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割裂传统,回到当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与民族心理建立现实联系。在判断何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习总书记提到的四条标准,即"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需建立在全面理性、系统批判的实践思维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宝贵经验,建设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体系,发挥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学校系统、杰出个人等传承主体的作用,通过文化场馆、大众传媒、开发利用、数字技术、民间活动、学校系统、师徒教授等方式将中华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伦理精神、社会制度、知识体系、民族艺术、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等传承给青少年一代。  相似文献   

11.
2021年,河南省台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原文化历史传承与时俱进,弘扬中国精神,携手台湾同胞共同抗疫彰显命运共同体,求实创新,取得新时代豫台交流交往的新开局.  相似文献   

12.
《社科纵横》2019,(2):18-20
甘肃是华夏文明名副其实的源头地区。由于甘肃地理位置特殊,这里还形成了富藏活态的藏传佛教文化、华夏民族秦汉民俗文化、内蒙古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国境内的回族文化,它们交相辉映,相映成趣,与当代汉民族文化一道反映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融合与发展变迁,它们都统摄于华夏民族的祖源地文化——华夏文明文化。新时代,为了更好地构建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和精神价值符号,我们需要继续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诠释好中国智慧。重视甘肃的历史文化宝藏,为构筑"华夏文明命运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可供借鉴的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培养具有高度文化自信、深刻民族文化认同和深厚传统文化素养的新时代教师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传统文化培训课程匮乏、标准缺失、支撑不足等问题,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十余年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以"道·学·术·用"为核心的培训课程体系,建立了多元高效的培训保障机制,为职业院校开展传统文化培训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相似文献   

14.
谢进东 《求是学刊》2014,(2):153-159
由"以士释史"所体现出来的钱穆之文化历史观,不仅源于他所持守的"士""是社会的主要中心"、领导"中国史之演进"以及"历史即文化"等观念,还缘起于他对晚清民国史学界"考订派"与"革新派"之弊端的批评与纠偏。钱穆"以士释史"的文化历史观的价值与意义在于,通过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士"来说明中国历史道路、社会性质和文化精神的独特性,以破除那些基于西方观念生硬解释本国历史的不当做法。但钱穆在"以士释史"时,简化了中国历史演进中事实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把"士"作为一个终极因素,夸大了"士",尤其是"士"的精神在国史演进中的解释力。以钱穆为代表的"文化史学"是20世纪中国"新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应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特别是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主要有"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义以为上"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中的精华,都可以供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建设参考、借鉴,以形成中国企业文化中的"自律"、"正己"、"爱人"、"慎独"等思想精神.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7,(10):6-9
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创新问题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习总书记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习总书记关于文化创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正1.一个地区的地域精神的提炼确定是一个很复杂很艰难的过程,请问新时代辽宁精神是怎样提炼确定的?提炼新时代辽宁精神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新时代辽宁精神应该准确概括辽宁的历史文化,真实反映辽宁人民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精神品质,成为新时代凝聚和激励全省人民展现新作为、再创新辉煌的精神力量。新时代辽宁精神是辽宁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应该被广大人民群众赞同、接受并自觉传承发扬。历时半年的提炼工作,过程或者说  相似文献   

18.
《求是学刊》2017,(5):12-20
俄罗斯法治在类型化上,受东正教神学中"权力观念"的影响,形成一种"权力法治"模式,这一模式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有神"的法治。当前中俄两国在法治发展道路选择上有高度的一致性,本土化与自主性特征明显,都经历了从文化自觉到自信的过程。当代俄罗斯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东正教传统精神为纽带,在国家治理中充分发挥传统精神文化的凝结作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理论的提出与阐发,给中国法治发展的精神文化面向指明了方向,它使中国法治在"伦理法治"的目标基础上成为"有魂"的法治。这个"魂"应当以中国文化为源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塑造中国法治的精神之魂。  相似文献   

19.
<正>黄河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不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历史经验和理论基础支撑,而且对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自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分析了黄河文化传播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讲好黄河故事、传播黄河声音等实践路径,以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个性化、多样化需要,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正以人民为中心,开创新时代政法事业新局面,近年来,青岛市各级司法部门,戮力践行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司法行政机关,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形成了一股律政新风。市北法院按照"四个基本"的要求,不断加大执行力度,规范执行行为,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紧紧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不忘初心,迎难而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