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6 毫秒
1.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的力量格局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最突出的特点是美国发生的衰退倾向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美国的衰落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在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政治结构变化和政治衰退;其次,引发"特朗普革命"即政治生态混乱的深层次原因,主要表现为:美国长期实施新自由主义政策导致社会差距的扩大,金融资本主义下的赌博经济和美国作为军事大国的对外扩张。"文化是宿命的",正如这一名言所预示的那样,近二、三十年来新兴亚洲经历了快速的崛起,在这一过程中,儒教、佛教以及伊斯兰教等亚洲文明在传统的意义上得以复兴。亚洲固有的文化与从深层对其给予支持的亚洲文明,在几个世纪的沉默与衰退之后,开始成为地球新的宏大秩序的文化源泉。亚洲固有的文化和文明的复兴,通过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向当今的世界发出了历史性的声音。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亚太世纪,在新的世纪里,亚洲地区的崛起将是世界发展格局中 的新亮点。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所以,亚洲的崛起,将是世界的福音;亚洲 的崛起,将对世界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当然,亚洲的发展本身就是 世界发展的一部分,并且是很大、很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8,(5):79-82
"法学"产生于古罗马有众多原因,但最强大的动力在于古希腊的法哲学探索。它对中国走向法治的启示在于:法治不仅是法律制度技术的改造,更应该是法哲学精神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正>公丕祥,山东蒙阴人,法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院长,江苏高校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等。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中国刑法通史》第一分册(与李光灿先生合著)《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法律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5.
<正>3月的博鳌,又一次以绚烂的国际化色彩,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及商界、学界精英,他们齐聚一堂,围绕"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畅谈合作,共话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中提出:"要加强海上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亚洲海洋合作机制建设,促进海洋经济、环保、灾害管理、渔业等各领域合作,使海洋成为连接亚洲国家的和平、友好、合作之海:"随后,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阐  相似文献   

6.
博鳌亚洲论坛2006年年会于4月21~23日在海南博鳌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机会”。分主题是“经济合作的新远景、新模式;在亚洲构建世界一流的资本市场;创新和企业的可持续成长”。来自亚洲及世界多个国家、地区的领导人及企业界人士、知名专家学者等,共同就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和开放进程、国际能源市场走势、中国所面临的挑战、住房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经济合作的新远景和新模式、国企如何走上创新成长之路、亚洲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与联合国的作用、互联网在中国的未来、加强两岸经济合作等议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儒家主张"德治",其德治思想异常丰富、完整;而法家则主张"法治",因而形成了"德治"与"法治"的理论博弈."德治"思想强调道德在处理人际关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忽视法律重要作用的错误倾向,其结果必然导致"人治".而法家"法治"思想虽然与今天的法治理论有重要区别,但它看到了法律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处理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缺陷是不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因而轻视道德的重要作用.现代社会,道德和法律二者不应是博弈的关系,而应是相互蕴涵、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只有秉持这一理念,我们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日本等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相继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大大增强了非西方国家推进现代化的信心。一些学者和政治家们在寻找东亚社会成功的秘诀时产生了一种浪漫的看法,即:亚洲国家不仅能够在家族、社会、国家优先,不破坏传统的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前提下发展资本主义,而且这种形式的资本主义似乎比西方的资本主义更胜一筹:它既能保持资本主义的效率,又能避免(至少是减轻)它的冷酷无情。所以,有人提出了与西方价值观相抗衡的所谓“亚洲价值观”概念,“21世纪是亚洲人的世纪”之类的预言也盛行一时。但是,当人类进入21世纪之…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0.
铃木敬夫教授在亚洲法领域的重要贡献是他建立了西方法文化和东方法文化相结合的法哲学理论.铃木敬夫教授奠定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法哲学基础包括三方面内容:相对主义、宽容主义和尊严理念的三大基石.铃木敬夫教授一直在亚洲提倡废除死刑,可以说这是他倡导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基本追求.他的亚洲仁学法理论的框架结构是以权力制约为主线的,包括以超实定法制约权力、以平等正义制约权力、以抵抗权制约权力、以仁爱理念制约权力、以良心自由制约权力等.铃木敬夫教授是潮汕新儒家的重要代表,是儒家倡导的典型的中庸之士、中和之士.学习铃木敬夫教授的儒家精神,就是要弘扬大学之道、要立大心、要形成忠于良心的亚洲新儒家的功夫,不断追求真理,成仁成圣,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
东亚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有许多 ,模式危机只是其中之一 ,而且就东亚模式本身来说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当区别对待 ,并划分为失败和成功的模式进行分析 ,以便最终找到适合东亚各国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8月15日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维系东亚和平与安全早已成为各国共识。但是,近年来因为日本 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使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恶化。为了纪念抗日战争 胜利60周年,进一步从学术层面探讨东亚区域安全以及中日新关系,2005年6月18日,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与太平洋学报杂志社共同举办了"东亚安全与中日新关系研讨 会"。来自北京和天津的专家们以及韩国和日本的在京访问学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表 达了"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共同看法。本刊七、八两期刊登部分中外专家学者文章和观 点,有些文章观点不尽一致甚至相左,但却从一个侧面对问题与现状进行了剖析和阐述, 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日本问题,在新形势下构建健康、和谐的新型中日关系具有一定的参 考作用。(欢迎评论,E-mail:pj55@tom.com)  相似文献   

13.
14.
15.
他们身骑战马呼啸而来,一路厮杀,占据了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开创了东晋十六国前燕、后燕和北燕近一个世纪的辉煌。  相似文献   

16.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促使东亚各国认识到它们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害关系 ,从而促进了以“东盟 +中日韩”为地理范围的东亚合作。金融危机后的新现实、东亚国家自主性的提升、“1 0 + 3”领导人会议所提供的政治支持 ,都推动了东亚合作。但是 ,东亚合作的“可持续性”主要取决于其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多边机制与东亚安全秩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冷战后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过程中 ,多边安全机制的迅速发展既是一个显著的特点 ,也是一个亮点 ,它为地区安全秩序提供了一种具有吸引力的模式。本文分析了多边安全机制在东亚地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认为 ,尽管从总体上说 ,东亚地区的多边安全机制是初步和脆弱的 ,但它符合全球化的内在逻辑 ,用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具有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8.
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口号:“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这是一个口号,也是亚洲人的一个理念,更应是亚洲崛起的行动纲领和目标。“亚洲人的亚洲”主张亚洲和解和团结。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应本着“互相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事务。同时站在亚洲,而不仅仅是本国利益的高度来处理亚洲事务:对于历史问题,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面向未来;对于现存争端,有些可在互相妥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王小红 《唐都学刊》2002,18(2):96-100
西方对东亚崛起在“现代意义”上的理论关注 ,最初起始于明治维新后的日本 ,而且主要是从文化和种族的角度去加以关注的。继日本之后 ,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迅速崛起 ,这就客观上促进了东亚文化解释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有 :“现代儒家”文化理论 ,庸俗儒家主义理论 ,东亚现代化“情感模式”理论 ,亚洲价值论等。文化解释理论研究者认为 ,文化因素已成为东亚崛起和发展的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20.
There is a diversity of pension systems in the Asia and Pacific region. A growing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social insurance pension schemes, but many others which have provident funds have not set up any mandatory pension system at all. Demographic, social and economic changes mean the need for a regular income in old age will increase enormously. Existing schemes should be extended to all employees, benefits should meet certain minimum standards, administrative arrangements must adapt to structural change, and the budgeting both of governments and of households must be adjusted to take account of changing age dependency rat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