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 0 2年 5月 2 0~ 2 4日 ,“南亚政治经济形势”研讨会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南亚学界的专家、学者 70多人与会。开幕式由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研究员孙士海主持 ,学会会长、研究员孙培钧致开幕词和闭幕词。研讨会的主要议题是 :九一一事件后南亚的反恐形势 ,反恐对南亚各国国内政局、南亚次大陆安全尤其是印巴关系的影响 ,印、巴、中、美、俄等国家双边关系和三角关系的变化 ,南亚安全形势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中国如何在稳定南亚局势方面发挥作用 ,如何促进中国与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巴两国的经贸和技术合作。值得一提的是 ,研讨…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以来,形成于冷战时期的南亚力量结构基本上没有改变。全球范围内冷战的结束并未带来南亚冷战的终止。大国的南亚政策既保持了连续性,又随着形势的发展做了相应的调整,以便适应变化了的情况。大国调整南亚政策的背景大国南亚政策调整的背景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国际背景、地区背景和政策背景。国际背景由于冷战结束和苏联解体,苏印合作对美巴联盟的南亚安全格局不复存在。美中俄均相应地调整了对南亚的政策,特别是对印巴的政策。三大国政策调整呈现出两个趋向:一方面,通过发展与印巴的平衡关系,推动印巴争端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3.
印巴安全两难与中国的南亚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全两难作为国际体系无政府状态的产物 ,包含着敌意和紧张滋生的逻辑必然性 ,并且在没有制约因素的情况下 ,难免升级为对抗或冲突。在南亚 ,印巴关系提供了安全两难的一个典型范例 ,突出地表现在立国理念、外交战略、克什米尔问题和核竞赛等问题上。印巴安全两难导致两国外交政策行为模式化 ,并强烈地表现为主要依据长期的“回忆”来塑造设想中的未来双边关系 ,并在这一框架内发展两国间短期关系 ,结果使得印巴双边外交关系存在一种潜在的危险互动 :对冲突的记忆是长期的 ,合作则是短期的。印巴安全两难还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的南亚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4.
冷战时期,南亚是美苏争霸的重点地区之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局势总的趋向是缓和。然而南亚以克什米尔争端为标志的印巴冷战格局依旧,印巴之间军备竞赛正在升级。美国最担心的是印巴克什米尔争端与两国的军备竞赛交织在一起,“因为这有可能酿成一场核战争”。印巴会不会再次爆发战争,可谓喜忧参半。  相似文献   

5.
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在南亚地区隐退,使印巴矛盾成为南亚地区安全形势中最主要的问题。南亚也曾出现逐步向缓和方向发展的良好势头。然而在1998年5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先后进行的核试验,使得地区安全形势发生重大逆转。印巴关系骤然紧张,地区战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999年4月印巴双方进行的大规模导弹试验和5、6月间在克什米尔双方实际控制线卡吉尔地区爆发的大规模武装冲突,不但使印巴关系陷入低谷,而且也给南亚安全带来了更大的危险。一、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巴两国关系中最棘手的问题,也是两国长期敌对的主要根源。克…  相似文献   

6.
在 2 0世纪末的 15年中 ,南亚地区经济合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取得重要进展 ,一直徘徊在起始阶段。进入新世纪 ,随着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南亚国家领导人审时度势 ,纷纷表示要为地区经济和科技合作做点实事 ,引起人们关注。本文拟就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形成、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详细而严谨的探讨。作者认为 ,南亚区域合作对区内各国都会产生实际利益 ,而且南亚国家间互利合作的潜力很大 ,因此区域合作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 ,由于南亚国家间 ,特别是印巴两国间存在着一些非经济的消极因素 ,区域合作的进程往往受到阻碍。因此 ,只有当南亚各国 ,特别是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区域合作方面具有真诚的政治意愿之时 ,上述消极因素才能得以消除 ,区域合作的事业才能取得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7.
在南亚地区,作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等强国,巴基斯坦面临着新旧战略困境交织的局面,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利益追求。究其根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印巴安全困境的延续、阿富汗反恐战争导致的国家西北边境地区的"塔利班化"趋势、巴美反恐同盟困境的历史再现,以及弱国家特性的显现。由此也决定了巴基斯坦需要放眼地缘政治和国际政治格局的新现实而适时调整自己的战略目标与手段。  相似文献   

8.
一、90年代的南亚政治格局笔者曾在《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一文(91年第1期《南亚研究》)中指出,80年代,南亚区域合作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其原因主要在政治方面。因此,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首先取决于政治因素,即主要取决于印度及其邻国之间政治关系得到实质性的改善,那么,我们首先应当看看进入90年代后印度与其邻国关系的发展。印巴关系印巴不和的根源较深,它可追溯到分治前的民族、宗教、社会和政治方面的种种因素。贝·布托执政初期,印巴两国关系出现好转,但是1989与1990年交接之际在克什米尔爆发的动乱又使两国关系趋于紧张。巴基斯坦强调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接受联合国关于在克什米尔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该地区人民意愿的决议,力促印度按照联合国决议和《西姆拉协定》的精神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印度则极力强调印巴必须根据1972年达成的《西姆拉协定》,通过双方谈判解决分歧。两国的立场差距甚大。使问题更加复杂化的是印巴两国政府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重要陆地邻国,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尼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于1955年8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56年9月20日签订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双边关系的《中尼友好条约》.中尼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及友好条约的签订,为促进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全面调整阿富汗政策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富汗战争已历时十年之久,美国因深陷阿战国力严重消耗,其振兴国内经济的目标也未实现.鉴于此,奥巴马政府再度大幅调整阿富汗政策,在阿战略重点由“反恐至上”转为“地缘优先”,并出台“新丝绸之路”计划,采取措施推进中亚、南亚一体化,召开多轮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加速阿富汗重建进程.在美国推动下,阿富汗形势面临重大拐点,并将对该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黄莺  张严冰 《南亚研究》2011,(3):100-115
印度的地区和自身经济发展政策深刻影响了南亚经济合作进程。近20年来,印度对南亚经济合作的重视逐渐超过对政治、安全问题的顾虑。在其积极推动下,南亚经济联系有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不断完善。但经济融合的整体水平仍不尽如人意,表现出内聚力弱、外向性强的特点。总体而言,印度在地区贸易和投资合作中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印度与南亚其他国家产业基础差距较大,贸易互补性不强;贸易成本较高;南亚其他国家对印度的投资吸引力较弱,以及地区政治、安全因素干扰等。  相似文献   

12.
经济一体化与地区安全之间有何关系?安全关系原本比较紧张的国家之间能否进行地区经济一体化合作?经济一体化对地区安全有怎样的影响?很多地区一体化的实践对此都难以做出回答。然而通过分析南方共同市场的已有经验,我们发现,安全关系相对紧张的国家之间不仅能够进行经济一体化合作,而且这种合作对改善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南方共同市场成功实现了经济关系对安全关系的"外溢",使成员国之间的安全关系得到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进入21世纪后,日本开展"价值观外交",提出"自由与繁荣之弧"构想,更加重视发展与印度在政治、安全保障、经济合作等各领域的"全球战略伙伴关系"。日本以经济合作促进其与印度的政治和安全保障合作的发展,增强了其在南亚次大陆和印度洋地区的影响力,维护了海上通道的安全,使中国的战略空间受到挤压,日本在亚洲的战略态势显著改善。中日印三国要管控相互间的分歧,加强相互间的各种战略对话,增强战略互信与合作,进而形成互信基础上的协商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外国帮助下,印度的太空事业得到发展,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冷战结束后,印美双方形成战略伙伴关系,其中太空合作成为其支柱之一。印度希望通过与美国的太空合作提高大国地位,赶超中国太空发展,提升军事实力。两国太空合作加速了亚洲太空竞赛和太空军备竞赛,使印度战略弹道导弹得到发展,由此加剧南亚紧张局势,形成东亚安全困境,并恶化太空安全局势,增加核战风险。  相似文献   

15.
杨思灵  徐理群 《南亚研究》2020,(1):21-52,148,149
印度是中国在亚洲最大的邻国,在中国周边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处理好与印度的关系一直是中国外交战略中的重要课题.洞朗对峙之后,中印两国高层保持了频繁紧密的交往,两国关系得到极大改善.客观来看,鉴于中国在印度地区安全知觉意象中的复杂性,中印关系的发展仍然面临不容忽视的挑战.在中印关系中,双方的安全知觉是错位的,即在周边安全环境中,中国并不认为印度是中国安全环境面临的主要威胁,印度则认为中国是其周边安全环境中最首要的因素.在这点上,从2002~2003年度至2018~2019年度印度国防报告中均有体现.毋庸置疑,历年的印度国防报告形成于印度安全知觉与实践的基础之上,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印度在全球与地区层面对中国的安全知觉意象,涉及中国的内容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印度对中国在其地区安全架构中的看法与知觉.厘清这些印度对华安全知觉意象对于思考未来中印关系的走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根据历年印度国防报告及其综合的外交实践,大致可以勾勒出印度对华安全战略的形态.研究认为,如何稳妥地促进印度地区安全知觉中中国意象的转变是中印关系健康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terrorism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for its impact and potential determinants in Pakistan, the answer to the policy question regarding the role of external factors in influencing specifically the sectarian terrorism is not empirically well researched. The study, particularly, analyses the role of Pakistan’s regional foreign policy towards neighbouring India, Afghan wars, and the relations with bi-polar fundamental Muslim Block, the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KSA) and Iran, on sectarian (religious) terrorist incidents for the period 1973–2017.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 India which drive peace-making relations increases the sectarian terrorism. Both the bilateral loans disbursed by the KSA and trade relations with Ir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sectarian terrorism in Pakistan by activating extremist (proxy) groups. However, the Afghan Wars that call for Pak-US strategic partnership helps Pakistan to control the religious terrorism.  相似文献   

17.
马孆 《创新》2008,2(2):48-52
"9·11"以来南海通道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海上袭击比以往更有组织性和协调性,东南亚水域的海盗、有组织犯罪和潜在的海上恐怖主义三股势力存在着合流的可能,南海周边地区存在的武装分离主义运动与恐怖组织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美、日、印等区外大国纷纷藉此插足南海,东南亚国家在南海及其周边水域的海上安全合作方面对中国存在着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和印度加强了在反恐方面的合作。双方的合作在一系列机制的基础上取得了进展,充实了美印战略伙伴关系。但是,美印反恐合作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双方在反恐问题上的利益和战略不同;双方对一些安全问题的看法不同以及印度国内反恐体系存在弊端等。2008年11月的孟买恐怖袭击案发生后,虽然美印双方都表示应加强反恐合作,但仍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将会影响合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