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嘉庆道光年间,银钱比价由原来的银贱钱贵转为银贵钱贱,学者们对这种转变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利用数据对银贵钱贱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众多因素中,只有人口对银钱比价存在显著影响,即人口的迅速增加是银贵钱贱的主要原因。针对银贵钱贱,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主要是减铸铜钱、禁银出洋和禁止鸦片进口。  相似文献   

2.
“屌丝”“国民老公”等网络热词在网络空间爆发,毫无遮拦地表达出网民对权力、声名和金钱的崇拜感、饥渴感.此类网络热词的流行构成了中国媒介文化的新景观——贱文化.该文化现象在网络空间强势崛起,并藉传统媒体的再传播,呈现向现实生活蔓延的趋势.运用话语阐释学的方法,尝试厘清中国媒介贱文化的发展谱系,剖析媒介贱文化的本质内涵,认为这是一种颓废而奴性、媚俗而绝望的后现代文化.基于对媒介贱文化流行原因的多维度分析,提出消解贱文化话语及其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这个被小资们尊称为"祖师奶奶"的女人,1995年9月8日在美国洛杉矶逝世,这位沉没了多年的作家一夜间又浮上水面来,她的逝世使她的名字在文坛上再一次复苏,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轰动.自她逝世14年来."张爱玲热"绵延到了21世纪,从来没有冷却过,<同学少年都不贱>,<郁金香>,<色·戒>.<倾城之恋>等一部部新发掘出来的作品和被大导演改编的影视作品为"张爱玲热"推波助澜.她的作品屡屡再版,汤唯、陈数、吴倩莲、林心如等女明星,都是通过她的同名影视作品而走红的.  相似文献   

4.
"情判"作为中国传统诉讼中颇具特色的审判模式,是指司法官在认定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根据情或情理作出判决.它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相适应,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情判"以和谐为总体价值取向,无讼和追求实体公正则是和谐在情判领域的具体价值取向.在这些取向的指引下,司法官判案时力图做到法顺人情,情法相合.  相似文献   

5.
在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寻找"都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在文学与生活的交融中,村上春树以一种执著的态度默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整体应有的价值取向.当村上春树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找中开拓自己的生活和文学之路的同时,他也逐渐收获了富足的精神家园和自由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价值与实践之间既具有"外在重叠"也具有"内在重叠".二者都是属于"属人世界"或"人化世界"的范畴,价值关系在逻辑上隶属于实践关系,二者这种所属领域上的"重叠"可称之为"外在重叠".二者的"内在重叠"则意指二者都包含着一定的物质利益因素.但无论"外在重叠"还是"内在重叠"都不能淹没"价值"与"实践"之间的分野.马克思主义哲学充分体现了"价值"与"实践"之间的这种"重叠"与"分野"关系.  相似文献   

7.
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构建"商业模式分析"的教学模块体系,旨在满足学生创业项目商业模式分析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在理论教学上,以商业模式画布九大要素为切入点,形成了"商业模式分析"理论教学四个知识体系,即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捕获和价值交付,并介绍了每个知识体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上,以高水平学科竞赛为实践教学载体,注重分析商业模式各要素向顾客传递价值的方式、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并实现价值创造.在教学效果上,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从人的生存条件与发展环境来分析和解决与人相关的一切问题,其核心内容就是尊重人、尊重人的特性和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培养与塑造始终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教育管理思想的实践亦发端于此。以其价值为关节点,透视转型期我国的高等教育,“以人为本”价值失落表现在现象与本质双重层面;“以人为本”价值回归开辟了理念与实践两条通途;“以人为本”价值重塑形成了内容与形式两大体系。  相似文献   

9.
儒家的诚信伦理传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生发出新的意蕴,彰显出其伦理价值与治理功效.诚是人的内心态度,蕴涵着个人的心志专一、正心善意和公共意识.信是诚的外在表现,将主观的诚现之于外产生信的客观效果即为诚信.诚信有其个体价值,于单个个体的价值在于自信从而自成;有其人际价值,于两个并存的个体的价值在于互信从而互利;有其公共价值,于社会群体的价值在于公信从而公益.并且,在政府的主导下,将诚信由伦理规范发展为社会治理规范来管理社会,将产生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实现社会公正的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治理功效.  相似文献   

10.
周保巍 《浙江学刊》2007,2(3):70-77
建立在“普适价值”基础上的“文明”诉求是苏格兰启蒙运动所展现的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核。正是在以“进步”理念为核心的“推测史”框架内,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历史叙事”为手段,通过把苏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野蛮的”,把“英格兰”的传统和历史标识为“文明的”,从而得以在彻底颠覆“苏格兰性”的基础上确立起对“英格兰性和不列颠性”的认同。正是在“民族认同”实现新、旧转换这一特定历史时刻,苏格兰启蒙运动方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11.
表重复持续的“还、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宇冰 《求是学刊》2001,28(6):90-94
“还”与“再”在表示重复与持续时是一对极为接近的副词 ,对二者的区分 ,可以通过分析它们与否定成分、助动词等特殊成分的搭配表现以及它们对句类的适应性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王勇 《唐都学刊》2007,23(4):43-48
鉴真作为唐代中日友好交往的象征,近年备受中日两国学术界关注,但是研究者多侧重于宗教、历史以及艺术、医学等,运用文学资料独辟蹊径者寥寥无几。日本学者藏中进较早注意到唐诗与鉴真的关系,指出唐人皇甫曾《赠鉴上人》实系送别鉴真之诗。这一独创性阐释,不仅对传统的鉴真研究形成冲击,而且也为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增添佳话。本文在吸收和扬弃藏中进成果的基础上,对《赠鉴上人》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认为《全唐诗》列为别题的“赠别筌公”应是正题,并利用唐人佚书《延历僧录》的资料,论证“筌公”或为鉴真名号;同时稽考皇甫曾与鉴真的人际关系,指出灵一、灵祐是皇甫曾与鉴真交往的接点,纠正了藏中进的某些观点,补强了藏中进学说的部分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夷坚志>的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1911年以前只言片语式的评论;20世纪90年代以前,集中在<夷坚志>作为白话小说、戏曲文学的故事本事考证;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范围扩大,从文献、文化、民俗等角度展开,涉及版本、成书、辑佚、作者小说观、故事内容等各方面.整体而言,虽成绩良多,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尚有许多可开拓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4.
郑玄的诗教思想受孟子影响最深的是"以意逆志"法与以史说<诗>.他在笺<诗>的过程中借鉴并吸收了孟子诗教思想的精髓.孟子认为<诗经>是西周王道教化的产物,可以用<诗>来证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理想王道时代.郑玄接受孟子以史说诗的方法,于<毛诗传笺>中在<诗序>和<毛传>的基础之上总结出了成体系的"正变"说以史释诗.郑玄也继承了孟子"以意逆志"的理论,并加入了他自己的创新,将孟子的"以意逆志"法上升为以"美刺"释<诗>.他将<诗经>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置于解诗的过程之中,从而推求和诠释诗人之志,赋予"以意逆志"更为深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杨曾文 《唐都学刊》2007,23(6):61-62
《鉴真东渡》是中国有电视以来第一部从正面反映真实的佛教重大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它的意义之所以重大在于鉴真是古代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杰出人物,且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这也是党和政府对宗教的认识和政策发生重大改进的一个反映。  相似文献   

16.
魏玉川 《唐都学刊》2004,20(1):24-27
柳宗元的《河间传》 ,写一良家女子由贤德而入淫邪的过程 ,剖示了人性固有的弱点 ,描绘了一幅“文化酱缸图” ;同时也寓涵着“朋友之恩难恃 ,君臣之际可畏”的人生感慨 ;对破解现代社会的人性与道德难题亦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05,20(1)
~~靳健教授与中学语文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试论涩泽荣一与张謇研究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和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两国的精神和道德领域都存在“失衡”现象。如何解决这一哲学意义上的困境?回归有道德伦理约束和精神追求的原点,不失为一种选择。中日两国近代实业家的代表涩泽荣一和张謇,将儒家的终极价值理念这一中国文化的原点作为实业经营活动的灵魂而躬行之,对如何突破上述“困境”,具有某种昭示意义。另外,中日关系的未来,与“东亚共同体”不无关系,而这一“共同体”的文化基点何在?涩泽荣一也给我们提供了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9.
四、对于湿婆的赞颂湿婆崇拜远早于教派形成,约始于奥义书时代。楼陀罗作为吠陀神 ,在梨俱吠陀时代末期已经取得了重要地位。在属于《黑夜柔吠陀》系统的《白骡奥义书》(约公元前40 0年)中,他第一次被称作湿婆,并被形容为宇宙的创造者、保持者和毁灭者。《白骡奥义书》将湿婆奉为最高神,在推动湿婆信仰发展,使之最终成为印度教的重要教派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上,湿婆派教义中的根本观念,这部奥义书都提到了,比如三p :pasu(牲畜) ,即为幻象所迷,流转于生死轮回的个体;pasa(套索)即将前者羁于尘世的束缚;pati(主上) ,即控制宇宙并将信徒从…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provides an overview and analysis of 10 studies on violence and in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youth. These articles are contained in the issue of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entitled Youth Perspectives on Violence and Injustice and, in the articles, the authors offer a unique opportunity to go far beyond the current discursive terrains of youth and violence. Through a reinterpretation of what is conceptualized as normative, an expansion of the conceptualization of "youth" and an exploration of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contexts and methods, the issue explores five provocative and significant critical themes. These themes are: methodology is critical; youth as subject, not object; gift and danger of a clinical approach; centrality of school? an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al justice and development . The impact of popular culture on youth and violence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amining what adults value as "entertainment" are discussed als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