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过去几年间,我们的哲学由“贫困”进入了改革与重建的时期。改革与重建带来一系列争论、分歧和困惑。其中,关于唯物史观的困惑尤为突出。这一困惑主要在于:一方面,大多数人业已认识到,我们长期坚持的哲学的根本缺陷是忽略了人的地位,因而,宏扬人的主体性,确立人作为历史主体的地位是我们哲学的重建和发展的关键;但是,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又只是寻求在某一问题上有所突破,而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理所当然地保留下来。结果,我们面临一个极难克服的矛盾:人如何能成为本质上是无主体的“自然历史过程的主…  相似文献   

2.
张奎良 《求是学刊》2012,39(3):5-12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这两个概念既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又具有重要的差异.文章首先梳理了这两个概念的历史起源,指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加以系统阐释的,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恩格斯为了与经济唯物主义进行理论斗争采用的;随后,文章详尽地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在理论外延、理论性质、思想来源、理论侧重点等方面存在的区别.文章对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具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3.
法国哲学家路易·阿尔都塞为反对当时人本主义者利用人的主体性为现存社会作辩护,借用黑格尔“无主体过程”的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展开了结构主义式分析。应当说,阿尔都塞关于历史发展的“结构因果性”判断有其合理性,“历史无主体”思想也有助于我们从共时性的角度理解社会矛盾的多元存在以及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在唯物史观中,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现实的个人”,人通过合目的性的实践创造了包括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在内的社会结构,也只有付诸实践才能消除无产阶级的异化状态。而阿尔都塞的解读模式遮蔽了历史主体——人——的合目的性原则,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以符号化解读唯物史观的外在反思之中,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也被消解得无影无踪了。  相似文献   

4.
历史决定论和历史的主观因素,历史本身各方面的创造自由,其中包括人们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过程中积极的改革行动的作用和意义,早已成为苏联哲学科学重要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对象.本文试图探讨存在于历史过程的客观决定作用与历史主观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的某些问题.其中还想指出,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观因素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形成中的作用的学说具有何等深刻的含意.唯物史观阐明,为什么历史作为客观的而就其实质讲乃是被决定的过程,同时又是人的主动而积极创造的领域.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决定论的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一大发现——同徐殿久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与探索》1981年第1期发表的徐殿久同志的《马克思主义以前没有唯物史观吗?》一文(以下简称“徐文”。本文凡未注明出处的引文,均引自此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之前就存在唯物史观。对此,我们不敢苟同。在这里,我们打算就“徐文”所提的涉及唯物史观的产生、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一、怎样理解唯物史观我们所理解的唯物史观,是一种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现象的统一的理解和解释。而不只是局限于对个别事物、现象和问题的解答。就是说,它是用唯物主义的原则来解释全部社会生活和历史,是把唯物主义推广、应用于人类  相似文献   

6.
主体性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课题,是萦绕与困扰着近现代以至当代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就中国而言,20世纪70年代末开启的意义深远的改革开放,为主体性问题的探讨和研究在80年代的兴起并达到高潮开辟了道路。进入新的世纪,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郭湛的《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主体性哲学》)一书就是在这一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主体性哲学》一书对人的主体性问题作了多维度、多视角的论述和阐发,涵盖了主体性问题的历史地位,主体性的涵义及其矛盾内涵,个体、群体与人…  相似文献   

7.
对唯物史观的诘难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对它的误读、错解甚至歪曲.在当代.重新阐释和正确理解唯物史观需要借鉴现代科学理论成果.复杂性理论为重新阐释和理解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空间和方式.从整体论出发,在自然一人一社会交互作用的复杂系统中阐明社会历史的实践生成性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决定性作用是唯物史观实现哲学变革的关键.以复杂性思维方式准确理解唯物史观的辩证决定论,不仅有助于有力回应经济决定论、机械决定论和非决定论思想对唯物史观的歪曲和责难,也有助于正确把握社会历史规律的辩证性.  相似文献   

8.
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既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得到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完成了哲学革命,确立了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阐释人类历史的基本原则和理论结构,从而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的创立则使政治经济学批判超越了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而成为一种社会历史批判.从宗教批判到对国家、法和政治的批判,再到政治经济学的批判,构成了青年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第一重逻辑;而从宗教批判开始的对黑格尔和整个近代西方形而上学的批判,则构成马克思批判哲学的第二重逻辑.无论是对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还是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马克思始终是围绕着现实的人及其生存危机展开的.马克思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揭示了人的对象性的本质,将人自身的存在理解为一个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过程,这同时也就是现实的生活世界的生成过程.一般形而上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空想社会主义批判三者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脱离三者任何一个,都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思想.通过批判分析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实现了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系统化,使之成为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的科学理论.马克思在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之中始终贯彻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资本论》的逻辑所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经济结构,而是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基础上对资本主义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全部的历史过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9.
《社科纵横》2015,(12):153-156
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的产物,哲学理应面向现实、反映现实。回顾我国唯物史观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自觉的体系建构,意识到现代问题意识的转变,但对于问题意识的过度强调,也带来了诸如缺乏历史性、历史感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方法论上的自觉,即把唯物史观的体系意识与问题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体表现为:现代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把唯物史观看作一个"艺术整体"等。  相似文献   

10.
历史观是人们从时间角度观察世界而概括世界运动本质和规律形成的对世界历史过程的总体观念,也是人们从纵向观察世界历史活动过程的思维方式。历史观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为人类史观,广义为人类史观和自然史观的总和;历史观还有唯心史观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之分,前者把历史意识化,后者旨在还原历史真相,有马克思的狭义唯物史观与广义的大唯物史观之别,关注狭义唯物史观可知人世生存之道,关注广义的大唯物史观有利于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世界观有旧哲学世界观与马克思新哲学新世界观之分,旧哲学世界观是抽象世界观,旨在解释世界;马克思新哲学新世界观是现实的人实践活动的人物一体化的现实世界观,旨在改变世界。世界观还有普遍世界观、特殊世界观、个别世界观之别,普遍寓于特殊和个别之中,特殊和个别又不能脱离普遍而存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二者都是人们对同一个对象世界的观察、思考、概括、抽象,马克思的"新世界观"和"唯物史观"的本质也是同一的,都是为了认识、把握和改变世界,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为自然与社会的关联提供了现实的中介,可持续发展观确立了从自然审视社会历史、从社会历史审视自然的互动视角.对可持续发展历史观意义的解读,将以新的视角重新阐释人类社会生活和实践,拓展和深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解;运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可持续发展,将在历史观的层面上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历史条件下,坚持唯物史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发展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一 坚持生产力标准,是我们观察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现代唯物史观区别于唯心史观的一个根本界限。从历史上看,唯心史观一种是把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归结为人们之间的政治、精神关系,这是人们都能认识到的“直接了当”的唯心史观,另一种是从理论上承认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关系,但是在具体实践中,却又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
余源培 《浙江学刊》2001,20(2):40-44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存在着双向互动的内在联系.在新的世纪特别需要"返本开新"."返本"主要是坚持和深化对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研究,"创新"在中国主要是服务好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主题.苏联模式的不成功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从两个不同方面说明了这个道理.要创造性地用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全面正确地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并解决好中国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丁立群 《求是学刊》2005,32(5):9-12
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尤其是在生态伦理问题上,过程哲学从机体主义出发,文化哲学从人类中心论出发,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过程哲学与文化哲学也存在一些理论分歧,尤其是在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这一问题上.过程哲学认为自然是具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生态伦理的必要前提;文化哲学则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人类中心论同样可以成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强调采取行动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回顾唯物史现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过程,我们可以发现,顾兆熊、凌霜、李大钊、胡汉民、费觉天等人都分别对唯物史观的观点和立场提出了各自的批评或辩护.当时人们对唯物史观的批评,一开始就沿着两个向度展开:一是对唯物史观本身的批评,二是对唯物史观在中国的适用性的批评.1921年以后,虽然对唯物史观的批评依然存在,但在一定范围内,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已经成为确定无疑的真理.  相似文献   

16.
齐敏 《学术交流》2013,(1):26-29
当今中国社会普遍认为,中国社会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这种观念的流行,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密切的联系。按照这种思维定势,中西方历史上都曾经出现过封建制,但如果我们溯本清源会发现,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在社会实践中有它的历史存在性,与中西方封建制存在着必然联系,与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形态相去甚远。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封建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握马克思所理解的封建制理论精髓,十分必要;同时对中国社会"泛封建化"问题的深刻反思,彰显马克思唯物史观中人类历史发展道路的多维性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对待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问题,学术界往往存在简单化倾向,这样不利于准确完整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这一丰富的理论体系。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现,是一种思想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应作为一个“创立时期”来理解。在这一时期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先是从事历史遗产的批判和继承,在理论的批判中建构自己的历史现体系,并进而主要是通过史学研究实践丰富和完善了这种崭新的历史观体系。从这个角度认识马克思唯物史现的产生,才能得出合乎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历史理性的发展轨迹——评《人类探索自身历史脚步的追寻》卞敏自然与历史自古以来就是哲学家们研究的两大领域,并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自然观与历史观。就历史观而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立,无疑是哲学史上的一次深刻的变革。但唯物史观作为历史理性的一种科学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我国的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持续深入发展,在坚持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同时,学者们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地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当前的历史现实中来,取得了不少有影响的成果。其二,人类历史进程重大理论问题始终是外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赖大仁 《学习与探索》2008,2(2):183-187
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从近来学界的有关讨论来看.人们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这与人们的理论视野不同有关.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理论视野决定文艺观念.比如从审美论的视野,或人生论的视野,或社会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文艺的特性与功能,包括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文艺观念往往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视野看待文艺现象,建构了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念,并由此说明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功能.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反映一定现实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基本特性,在价值功能上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建构性.文艺作品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人生现与价值现,因而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当代文艺研究如何认识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与功能.这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立场和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