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用 《社会》1990,(10)
在一个群体中产生内耗,原因是很复杂的,总而括之,有宏观和微观、社会和个体两方面因素。体制、法则、资源等等固然对“内耗”产生负有相当大的责任,但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积淀、人的综合素质和内耗生生不息也是大有关联的。依我所见,平均主义意识、妒嫉、畸形的精神需求等等是许多人不自觉卷入内耗的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2.
社会系统的“内耗”作为客观存在,无处不有,寻常可见。眼下,对于“内耗”应该从宏观组织效率极低,微观个体活力过剩着眼。但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搞清“内耗”产生的特点,并在整顿组织设置,治理运行环境上下功夫,争取把“内耗”降到最小限度,直到可以忽略不计。“内耗”的产生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首先,“内耗”总是在结合部产生的。所谓结合部,就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大到组织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小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是组织与个体之间的联系等等。从宏观组织设  相似文献   

3.
什么叫群体内耗群体内耗是指群体内成员间由于种种原因而使力量相互削弱、损耗,使群体总体力量小于各成员力量之和的群体内部活动状态。1、群体内耗的成因群体内耗是怎样形成的呢群体内耗现象总是在一定经济形态上产生的。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群体内耗起源于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占有性质,群体之间的争斗,目的是为了积累或争夺生产资料,以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4.
“内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社会各个阶层都有所表现。只是因为各阶层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以及某阶层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征,导致了“内耗”现象的复杂化。知识分子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层次、一个组成部分,无论是多么的清高和雅致,也超脱不出客观性社会条件的制约,从而也会在这里或那里表现出程度、  相似文献   

5.
“内耗”——一种客观的物理现象,在人际关系中正演变成人们日益憎恨,但又无法自由摆脱的窝里斗。现实生活中的窝里斗已不再是过去市民意识中所想象的那种赤裸裸的公开争斗,而表现的相当“艺术”,且深度、广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手中的权力,到个人的利益却可以成为内耗的因源。为何这种危害甚大,人们厌恶的“内耗”现象会越演  相似文献   

6.
都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两个中国人是条虫”。那么,十个、百个、千个……呢?人们没有形容,也没有推论。《社会》近期的一些文章对内耗进行了一些探讨,我觉得探讨的范围还可以再广些。至于内耗的效应也不仅仅限于人际关系的恶化,人的平庸等方面,它实实在在是败家亡国的根本。这决非危言耸听。人,都是被自己打倒的。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国家也莫不如此。内耗与内乱其实是孪生兄弟,内  相似文献   

7.
所谓“内耗”,俗称“窝里斗”,是一定社会的一定群体内部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社会现象。唯物辩证法认为,世上万事万物无不是矛盾统一体。“内耗”首先是一种社会的矛盾现象,其双方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共同构成一个矛盾统一体。一方面,“内耗”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二者缺一不可,无此即无彼,无彼亦无此。例如,没有甲方的存在,也无所谓乙方  相似文献   

8.
“内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类生存竞争的一种表现,是必然的社会现象。然而,一旦发展为病态,就不得不令人反思。“内耗”是群体成员不团结的表现,是组织功能正常发挥的一大障碍。从形式上看,可分为显性内耗和隐性内耗。前者是“内耗”最激烈的表现形式,成员间公开敌对,互不相让,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致使整个组织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后者是“内耗”最初的又是最常见的形式,成员间貌合神离,心里作对,在行动上则带有隐蔽性,工作也能互相配合,矛盾不公开,外部人员无法判断,这个组织的功能仍能正常发挥。因此,可以说,“内耗”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又是个体问题。从个体角度看,由于人们的观念没有跟上现代化的步伐,致使一部分人难以适应急骤变化的社会环境。国外有学者研究表明,个体在工作时,70%的精力用于处理人际关系,只有30%的精力用  相似文献   

9.
孙一 《社会》1990,(10)
关于内耗说法种种,差异甚大,但总的说来无非就是在特定的体制条件之下所产生的人际关系恶化,并由此而使得群体运转失常或大量消耗“能量”。人们往往喜欢把内耗与所谓的民族性相联系,似乎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善于搞内耗的。内耗耗的究竟是什么?从表面上看,人们耗的是精力和体力,耗的是群体的效率。但这是内耗的方式和结果,不是内耗的目的,内耗的目的在于对某些既定利益的追逐。比如加工资。晋级。评先进。  相似文献   

10.
自从有的文章提出了“窝里斗”这个词后,曾使多少正直善良的中国人拍案叫绝。然而,“窝里斗”不过是杂文家笔下一个形象的说法而已,用来形容国人之间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相互拆台等情形。从严格意义上说,“窝里斗”应该是指人际内耗。人际内耗属于社会心理学人际关系的范畴,是心理冲突的一种。它主要指人们在心理不相容的基础上,群体内各成员彼此离心离德、明争暗斗,以损害双方共同利益为代价,使目标不能实现的人际形态。人际内耗是全人类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1.
常听人说:“我活得很累”。这除了指日常生活的劳累外,其弦外之音主要是指人际关系中的内耗。尤其是在机关,或在基层单位的上层领导机构工作的人,发出这样的喟叹,确实为数不少。人人都痛恨、讨厌、躲避内耗,然而又非常不小心地陷进去,在内耗中又处于十分无奈的境地,这实在是人类的一种悲哀。那么是什么因素诱导人们进入这只大魔匣的呢?恐怕还得从人的自身中寻找。  相似文献   

12.
有人认为,“内耗”是毫无必要的破坏性的人际冲突与社会冲突,从而断言”内耗只具有负功能。这种定义无疑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并且以此为出发点,进行了“内耗”的探讨。无疑,研究者的绝对“价值中立”是不存在的,对问题的研究总有一定倾向性。笔者也反对“内耗”。但对于“内耗”毫无社会必要性,只具有负功能这一观点,觉得有必要提出讨论。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安分守己”、“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念被打破,竞争的观念得到了强化。企业的招标承包,“优胜劣汰”的优化劳动组合得以推行,人  相似文献   

13.
内耗是人际关系中没有理顺的那一部分人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令人遗憾的事。就具体当事人而言,只要有诚意,有信心,出于公心,克服私念,并且运用行为科学中的一些有效方法,内耗是可以避免的。一、宽容法。也可称谦让、谅解、忍耐法。此法最适宜消除同僚之间的内耗(因为这一类内耗多为权力之争)。历史上采用此法获得成功的著名例子,就是战国时的“将相和”这个故事。赵国大将廉颇,战场上屡建奇功,拜为上卿。蔺相如本是食客,仅以两次出使秦国,使赵不辱于强秦,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大怒,宣称“我见相如,必辱之”。文相武将,势不两立,内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对企业领导班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较高的个体素质,而且要求有领导班子群体素质的最佳组合,要重视领导班子的整体效能。就一个领导群体来说,不论哪个层次,首先要革命化,要讲政治,这是贯穿领导班子群体各个方面的一条红线,对每一个领导班子成员都要有这样的要求,以保证党对企业的领导权。此外,对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优化,还应有以下具体要求:一、知识结构的优化是企业领导班子群体优化的重点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是指领导班子成员的知识构成状况。一个班子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决策的科…  相似文献   

15.
刘竞翔 《社科纵横》2008,23(10):168-169
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始终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除刚性制度鞭长莫及外,人文关怀的缺失也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带来瓶颈性制约,本文以提出问题为主旨,探讨新形势下人文关怀对高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影响和意义,以及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过程中制度、决策对人文关怀的凸显.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建设一个好的支部领导班子,特别是选一个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年富力强、能带领群众致富的支部书记,是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在实现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中发挥核心领导作用的首要任务。”最近,我们到白云区、增城市、花都市部分  相似文献   

17.
谈及“内耗”,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种“东方式嫉妒”的产物,它所产生的后果是:社会群体的活力被遏制,力量被削弱;社会个体闲散无为,不图奋进,致使整个国家缺乏生气,整个民族萎靡难振。笔者在赞同这些看法之后,联想到中国历史上的种种迹象,深感与“内耗”似乎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遥想孩提时代因所谓“年老不得看《三国》”因而  相似文献   

18.
谈“内耗”     
在我们社会中,“内耗”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不仅是因为它的普遍性所造成,更重要的是它所产生的一系列后果,对我们整个社会生活过程影响极大。它使得社会凝聚力降底,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不信任感增加,社会各职能部门效率衰退,其长期泛滥的结果必将结使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中被注入一种可怕的毒素,导致民族的活力衰退。  相似文献   

19.
浅谈合理的高校领导班子结构问题张润水一、从我国高校的领导体制和基本任务来看建立合理的高校领导班子结构的重要性.领导干部是我们各行各业、各个单位的主导力量,是各个单位的支撑者、领导者,是我们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的组织者、指挥者.若干个领导结合在一起,组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和力量的源泉.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而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又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干部、职工团结的关键和基础.只有搞好领导班子的团结,才能产生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才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开拓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实践反复证明,团结出智慧、出力量、出成效、出人才、出生机活力.(一)领导班子的团结问题,是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大问题.从总的来看,不少单位、企业的领导班子是团结的、坚强的、有战斗力的.但也有一些单位、企业和部门的领导班子不团结、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还相当严重.例如:思想认识不统一,各吹各的号,各打各的锣;搞“一言堂”、唯我独尊、自恃高明;个人意见第一;对集体通过的决议不服从、不执行,或者采取实用主义;从个人利益出发,争权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